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仲昱专利>正文

墙壁插座用插头防脱夹持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3358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38
墙壁插座用插头防脱夹持件,涉及电器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墙壁插座长时间使用,容易出现松动,进而影响用电安全的问题。主框架通过两个连杆与副框架相连,使得二者构成一边开口的矩形框架;2个夹持杆的一端均从夹杆滑道的下侧开口深入至夹杆滑道内部、并与夹杆滑道的顶部相接触,两个螺杆分别与两个夹持杆一一对应,螺杆的末端从螺杆滑道的开口穿过对应夹持杆的螺纹孔并伸入至螺杆滑道内部,螺杆的前端面设有夹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墙壁插座用插头防脱夹持件适用于所有墙壁插座中,为插头进行定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墙壁插座用插头防脱夹持件
本技术属于电器附件

技术介绍
插座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都会接触到的电器设备,为人们提供电源。然而,现有的触头为固定的U型状铜片,在使用过程中,当插头与插座的触头连接时,必然会使触头的铜片伸张。而由于铜片的可伸张性很弱,长时间使用会出现金属疲劳,触头的间隙变大,而导致接触不良等现象。同时,由于插座在墙壁上,一旦插头松动,会随着自身重力而进一步的造成脱落或产生虚接。而虚接会造成电阻增大,进而引起电阻生热,温度升高,严重时引发火灾,给生活和工作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墙壁插座长时间使用,容易出现松动,进而影响用电安全的问题,现提供墙壁插座用插头防脱夹持件。墙壁插座用插头防脱夹持件,包括:主框架、副框架和2个夹持杆和两个螺杆,主框架为“L”形结构,主框架的两条边横截面均为矩形,主框架的长边沿其长度方向开有两个一端开口的连杆滑道、且开口端位于长边的自由端面上,连杆滑道的开口处设有收口、使得开口的面积小于连杆滑道的横截面积;副框架的一端侧壁上设有两个连杆,两个连杆的末端分别伸入两个连杆滑道内,连杆上套有弹簧,连杆的末端设有挡片,弹簧的一端与挡片相接触、弹簧的另一端与连杆滑道收口的内壁相接触,弹簧呈自由状态时,弹簧伸长使得副框架与主框架长边的自由端面紧密接触、且主框架与副框架共同构成一边开口的矩形框架结构;主框架长边内沿其长度方向还开有螺杆滑道和夹杆滑道,螺杆滑道为前开口结构、且开口位于主框架长边的前表面,夹杆滑道为下侧开口结构、且该下侧开口位于主框架长边的下表面,夹杆滑道与螺杆滑道相互垂直且贯通;夹持杆的一端开有螺纹孔,2个夹持杆的一端均从夹杆滑道的下侧开口深入至夹杆滑道内部、并与夹杆滑道的顶部相接触,两个螺杆分别与两个夹持杆一一对应,螺杆的末端从螺杆滑道的开口穿过对应夹持杆的螺纹孔并伸入至螺杆滑道内部,螺杆的前端面设有夹片。螺杆滑道包括螺杆腔和限位腔,螺杆腔的前侧为螺杆滑道的前开口,螺杆腔的后侧与限位腔的前侧相连通,限位腔的高度大于螺杆腔的高度;螺杆的末端设有挡块,挡块的横截面为圆形、且其直径等于限位腔的高度,挡块位于限位腔内。本技术所述的墙壁插座用插头防脱夹持件,在不改变插座本身的条件下,能够将插在墙壁上的插头进行位置的固定,防止震动或插座本身的老化给插头带来的松动问题,降低了由于插头松动虚接所带来的安全风险。本技术所述的墙壁插座用插头防脱夹持件适用于所有墙壁插座中,为插头进行定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墙壁插座用插头防脱夹持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和图3均为本技术所述的墙壁插座用插头防脱夹持件的主视图,其中,图2为副框架从主框架拉出状态,图3为副框架与主框架夹紧状态;图4为图1的A-A向剖视图;图5为图4中嵌入夹持杆和螺杆时的示意图;图6为定位螺杆的示意图;图7为夹持杆的示意图;图8为图7中的B部放大图;图9为墙壁插座用插头防脱夹持件夹持在墙壁插座上时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参照图1至图9具体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的墙壁插座用插头防脱夹持件,包括:主框架1、副框架2和2个夹持杆3和两个螺杆4,如图1至3所示,主框架1为“L”形结构,主框架1的两条边横截面均为矩形,主框架1的长边沿其长度方向开有两个一端开口的连杆滑道13、且开口端位于长边的自由端面上,连杆滑道13的开口处设有收口、使得开口的面积小于连杆滑道13的横截面积。副框架2的一端侧壁上设有两个连杆5,两个连杆5的末端分别伸入两个连杆滑道13内,连杆5上套有弹簧6,连杆5的末端设有挡片7,弹簧6的一端与挡片7相接触、弹簧6的另一端与连杆滑道13收口的内壁相接触,弹簧6呈自由状态时,弹簧6伸长使得副框架2与主框架1长边的自由端面紧密接触、且主框架1与副框架2共同构成一边开口的矩形框架结构。上述结构在实际应用时,将副框架2向外拉出,使得弹簧6被压缩。然后将主框架1与副框架2构成的矩形框架放置在墙壁插座的外框处,松开副框架2,在弹簧6的伸长作用下会带动副框架2向主框架1方向移动,使得主框架1短边和副框架2将墙壁插座外框夹持在中间,从而将墙壁插座用插头防脱夹持件本体固定在插座上,如图9所示。由于连杆滑道13具有收口,与连杆5的挡片7配合能够防止连杆从连杆滑道13中脱离。如图1、4和5所示,主框架1长边内沿其长度方向还开有螺杆滑道11和夹杆滑道12,螺杆滑道11为前开口结构、且开口位于主框架1长边的前表面,螺杆滑道11包括螺杆腔和限位腔,螺杆腔的前侧为螺杆滑道11的前开口,螺杆腔的后侧与限位腔的前侧相连通,限位腔的高度大于螺杆腔的高度,夹杆滑道12为下侧开口结构、且该下侧开口位于主框架1长边的下表面,夹杆滑道12与螺杆滑道11相互垂直且贯通。如图7和8所示夹持杆3的一端开有螺纹孔31,2个夹持杆3的一端均从夹杆滑道12的下侧开口深入至夹杆滑道12内部、并与夹杆滑道12的顶部相接触。如图6所示,两个螺杆4分别与两个夹持杆3一一对应,螺杆4的末端从螺杆滑道11的开口穿过对应夹持杆3的螺纹孔31并伸入至螺杆滑道11内部,螺杆4的前端面设有夹片41,螺杆4的末端设有挡块42,挡块42的横截面为圆形、且其直径等于限位腔的高度,挡块42位于限位腔内。在实际应用时,将插头插入插座内,旋转两个螺杆4使得夹片41与主框架1长边前表面产生距离,螺杆4松动后,沿螺杆滑道11滑动两个螺杆4,进而带动相应的夹持杆3沿夹杆滑道12滑动,调整两个夹持杆3分别夹持在插头的两侧,使得插头被夹紧在两个夹持杆3的中间,此时通过旋转螺杆4,使得夹片41压紧在主框架1长边前表面,使得夹持杆3的位置被锁定,从而实现对插头的夹紧定位,达到防止插头脱落的目的。进一步的,如图7和8所示,夹持杆3伸入夹杆滑道12的部分厚度小于位于外部的部分,夹持杆3位于外部的部分顶端与主框架1长边下表面紧密接触,由于二者相互紧贴,能够防止夹持杆3摆动,起到对夹持杆3的限位作用,使得夹持更稳定。进一步的,夹持杆3的外表面包裹有橡胶垫,当两个夹持杆3夹持插头时,由于有橡胶垫的存在,使得夹持杆3与插头的接触面更加贴合,夹持力度更强。同时,2个夹持杆3相互正对的表面设有防滑条,能够增大摩擦力,降低插头脱落风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墙壁插座用插头防脱夹持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框架(1)、副框架(2)和2个夹持杆(3)和两个螺杆(4),/n主框架(1)为“L”形结构,主框架(1)的两条边横截面均为矩形,主框架(1)的长边沿其长度方向开有两个一端开口的连杆滑道(13)、且开口端位于长边的自由端面上,连杆滑道(13)的开口处设有收口、使得开口的面积小于连杆滑道(13)的横截面积;/n副框架(2)的一端侧壁上设有两个连杆(5),两个连杆(5)的末端分别伸入两个连杆滑道(13)内,连杆(5)上套有弹簧(6),连杆(5)的末端设有挡片(7),弹簧(6)的一端与挡片(7)相接触、弹簧(6)的另一端与连杆滑道(13)收口的内壁相接触,弹簧(6)呈自由状态时,弹簧(6)伸长使得副框架(2)与主框架(1)长边的自由端面紧密接触、且主框架(1)与副框架(2)共同构成一边开口的矩形框架结构;/n主框架(1)长边内沿其长度方向还开有螺杆滑道(11)和夹杆滑道(12),螺杆滑道(11)为前开口结构、且开口位于主框架(1)长边的前表面,夹杆滑道(12)为下侧开口结构、且该下侧开口位于主框架(1)长边的下表面,夹杆滑道(12)与螺杆滑道(11)相互垂直且贯通;/n夹持杆(3)的一端开有螺纹孔(31),2个夹持杆(3)的一端均从夹杆滑道(12)的下侧开口深入至夹杆滑道(12)内部、并与夹杆滑道(12)的顶部相接触,两个螺杆(4)分别与两个夹持杆(3)一一对应,螺杆(4)的末端从螺杆滑道(11)的开口穿过对应夹持杆(3)的螺纹孔(31)并伸入至螺杆滑道(11)内部,螺杆(4)的前端面设有夹片(41)。/n...

【技术特征摘要】
1.墙壁插座用插头防脱夹持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框架(1)、副框架(2)和2个夹持杆(3)和两个螺杆(4),
主框架(1)为“L”形结构,主框架(1)的两条边横截面均为矩形,主框架(1)的长边沿其长度方向开有两个一端开口的连杆滑道(13)、且开口端位于长边的自由端面上,连杆滑道(13)的开口处设有收口、使得开口的面积小于连杆滑道(13)的横截面积;
副框架(2)的一端侧壁上设有两个连杆(5),两个连杆(5)的末端分别伸入两个连杆滑道(13)内,连杆(5)上套有弹簧(6),连杆(5)的末端设有挡片(7),弹簧(6)的一端与挡片(7)相接触、弹簧(6)的另一端与连杆滑道(13)收口的内壁相接触,弹簧(6)呈自由状态时,弹簧(6)伸长使得副框架(2)与主框架(1)长边的自由端面紧密接触、且主框架(1)与副框架(2)共同构成一边开口的矩形框架结构;
主框架(1)长边内沿其长度方向还开有螺杆滑道(11)和夹杆滑道(12),螺杆滑道(11)为前开口结构、且开口位于主框架(1)长边的前表面,夹杆滑道(12)为下侧开口结构、且该下侧开口位于主框架(1)长边的下表面,夹杆滑道(12)与螺杆滑道(11)相互垂直且贯通;
夹持杆(3)的一端开有螺纹孔(31),2个夹持杆(3)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建伟魏忠徐天时刘伟张富柱董中圆姜俐王遥朱博
申请(专利权)人:刘仲昱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