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与保护开关防尘灭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3308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控制与保护开关防尘灭弧装置,包括底板;壳体设置在底板上,且壳体与底板配合形成连通的触头腔、灭弧腔和灭弧通道;触头组件设置在触头腔内,且触头组件用于控制电路开关初灭弧组件设置在灭弧腔内;格栅设置在灭弧通道内密封灭弧通道,且格栅用于二次处理衰减电弧和防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弧和热气通过灭弧通道排出,通道断面宽敞、流畅,消除了可能发生的开关炸裂现象,使得开关整体的排气散热得到根本性改善;电弧经过初灭弧组件进行初处理衰减后进入灭弧通道内,被格栅进行二次衰减处理后由灭弧通道逸出,有效提高了灭弧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控制与保护开关防尘灭弧装置
本技术涉及保护开关
,具体涉及一种控制与保护开关防尘灭弧装置。
技术介绍
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将断路器、接触器、热继电器及隔离器功能融为一体,合理地做好了各元器件间保护与控制配合的协调工作,其中触头系统是开关电器的必要组成部分,负责接通、承载和分断开关电器工作时的电流。不仅要接通、承载和分断正常条件下的包括规定的运行过载条件下的电流,还要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接通、承载和分断规定的非正常条件下的电流,如短路电流。在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中,动触头与静触头在分断时会产生电弧,因此触头系统的灭弧功能的设计便尤为重要。在现有技术中动触头与静触头分离电弧绽出后,首先经过灭弧室衰减,之后经过通道排出,其中通道为夹板与底板之间的间隙,并且在间隙内会设置错开的塑料钉起到防尘作用,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发现如下问题:(1)夹板与底板的间隙受结构限制,断面小,热气逸出的效果差,严重时,甚至造成开关的整体爆裂;(2)由于夹板与底板间隙处于底部,并且间隙宽度较小,导致灭弧室与通道配合形成了“Z”型的电弧热气通道,导致整体逸出不畅;(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控制与保护开关防尘灭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板;/n壳体,所述壳体设置在底板上,且壳体与底板配合形成连通的触头腔、灭弧腔和灭弧通道,所述灭弧腔设置在触头腔两侧,所述灭弧通道设置在所述灭弧腔外侧,且灭弧通道连通灭弧腔和壳体外侧;/n触头组件,所述触头组件设置在所述触头腔内,且触头组件用于控制电路开关;/n初灭弧组件,所述初灭弧组件设置在所述灭弧腔内,且初灭弧组件用于初处理衰减电弧;/n格栅,所述格栅设置在所述灭弧通道内密封灭弧通道,且格栅用于二次处理衰减电弧和防尘。/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与保护开关防尘灭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
壳体,所述壳体设置在底板上,且壳体与底板配合形成连通的触头腔、灭弧腔和灭弧通道,所述灭弧腔设置在触头腔两侧,所述灭弧通道设置在所述灭弧腔外侧,且灭弧通道连通灭弧腔和壳体外侧;
触头组件,所述触头组件设置在所述触头腔内,且触头组件用于控制电路开关;
初灭弧组件,所述初灭弧组件设置在所述灭弧腔内,且初灭弧组件用于初处理衰减电弧;
格栅,所述格栅设置在所述灭弧通道内密封灭弧通道,且格栅用于二次处理衰减电弧和防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与保护开关防尘灭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灭弧组件为灭弧排气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与保护开关防尘灭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为U型格栅,且格栅包括两侧的侧板和中间的连接板,所述侧板与所述灭弧通道匹配,且侧板上均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杰乔飞周健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优品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