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球物理勘探用人工震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3175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球物理勘探用人工震源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顶端固定有顶板,所述顶板的顶壁上安装千斤顶和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固定有牵引绳,所述千斤顶的驱动端一个定滑轮,所述支架的顶壁上安装有两个定滑轮,所述牵引绳远离固定块的一端依次与三个定滑轮绕设配合,且牵引绳的底端贯穿延伸至顶板的下侧,所述顶板的底壁上安装有立筒,所述立筒设有电磁铁、十字形定位杆和冲击锤。本方案的人工震源装置利用液压千斤顶提供动力,通过电磁铁实现冲击锤的提升,且提升时拉动弹簧蓄能,电磁铁电源断开时,使夯击锤下落并与激发钢板发生撞击,产生脉冲,为野外地球物理勘探提供了方便快捷,能量充足的震源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球物理勘探用人工震源装置
本技术涉及地球物理勘探技术
,尤其涉及一种地球物理勘探用人工震源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浅层地震勘探技术是在野外进行浅层地球物理勘探中最为广泛的一种技术,具有经济、便捷、快速、适应性强等优点,被广泛运用于工程地质前期勘察以及区域断层调查中。通常勘察震源有炸药震源、人工锤击震源、可控震源这三种为主。炸药震源中炸药属于国家管控物品,在使用过程中材料获取限制多,同时可控性差;人工锤击震源具有操作简单、灵活的优点,但是锤击能量小,获取深度不足;可控震源主要以震源车为代表,虽然数据品相好,控制性优良,但是在价格昂贵,同时野外、山区等环境中难以操作。现有的利用夯击锤自重的落锤法虽然较人工锤击法有了进步,但是还是存在能量不足,设备架设过高等弊端;利用电力驱动夯击的方法虽然能量适宜,但是对于远离人类活动的区域无法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而提出的一种地球物理勘探用人工震源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r>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球物理勘探用人工震源装置,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的顶端固定有顶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2)的顶壁上安装千斤顶(5)和固定块(9),所述固定块(9)固定有牵引绳(4),所述千斤顶(5)的驱动端安装有一个定滑轮(3),所述支架(1)的顶壁上安装有两个定滑轮(3),所述牵引绳(4)远离固定块(9)的一端依次与三个定滑轮(3)绕设配合,且牵引绳(4)的底端贯穿延伸至顶板(2)的下侧,所述顶板(2)的底壁上安装有立筒(8),所述立筒(8)设有电磁铁(10)、十字形定位杆(11)和冲击锤(7),所述立筒(8)的底端敞开,且其外侧通过支撑板与支架(1)的底端固定,所述立筒(8)的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球物理勘探用人工震源装置,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的顶端固定有顶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2)的顶壁上安装千斤顶(5)和固定块(9),所述固定块(9)固定有牵引绳(4),所述千斤顶(5)的驱动端安装有一个定滑轮(3),所述支架(1)的顶壁上安装有两个定滑轮(3),所述牵引绳(4)远离固定块(9)的一端依次与三个定滑轮(3)绕设配合,且牵引绳(4)的底端贯穿延伸至顶板(2)的下侧,所述顶板(2)的底壁上安装有立筒(8),所述立筒(8)设有电磁铁(10)、十字形定位杆(11)和冲击锤(7),所述立筒(8)的底端敞开,且其外侧通过支撑板与支架(1)的底端固定,所述立筒(8)的下侧设有激发钢板(13),所述电磁铁(10)的顶部与牵引绳(4)的底端固定,所述电磁铁(10)的底部与十字形定位杆(11)的顶壁固定,所述十字形定位杆(11)的底壁与冲击锤(7)的顶端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罗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