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隐球菌荚膜多糖检测试剂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3148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隐球菌荚膜多糖检测试剂盒,包括盒体和检测条,所述盒体上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有加样孔,且所述第一凹槽内放置取样装置,所述第二凹槽内放置样本稀释液包,所述盒体内放置检测条;所述取样装置包括取样管,所述取样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管塞和吸样管;所述检测条包括反应板,所述反应板连接有反应膜,所述反应膜两端分别连接有荧光结合物垫和粗纤维滤纸,所述反应膜上设有检测线和质控线,所述荧光结合物垫连接有样品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成本低廉、特异性好、灵敏度高的特点,且有与试剂盒配套使用的取样装置,使得试剂盒使用更加简便、结果更加准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隐球菌荚膜多糖检测试剂盒
本技术属于体外真菌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隐球菌荚膜多糖检测试剂盒。
技术介绍
隐球菌(Cryptococcus)为条件致病性深部真菌,其广泛的存在于世界各地的土壤及干燥的鸽粪中,可侵犯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肺脏、骨、皮肤、茹膜或其它内脏。近年由于环境变化、激素应用、肿瘤发病人群增多及生存期延长等原因,隐球菌病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且由于其各系统感染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无特异性,常被误诊为其它疾病,延误治疗时机增加病死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真菌直接涂片及培养此为传统的检测方法,临床上取脑脊液、痰、脓、尿等标本均可检测,最常用的是脑脊液墨汁涂片检查,其阳性率<70%,常需要反复多次涂片及对标本进行离心来提高阳性率,但是髓小球、脂肪小滴、组织细胞及淋巴细胞溶解产生的伪粒子可以造成假阳性的结果。真菌培养仍是确诊的金标准,但是其培养周期长,且受菌量及其活力影响,易出现假阴性的结果。且其它标本如痰、尿液等常受到其它微生物的污染,隐球菌的生长受到杂菌的抑制而干扰结果。免疫学检测法的检测原理主要为检测隐球菌的荚膜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隐球菌荚膜多糖检测试剂盒,包括盒体(1)和检测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上设有第一凹槽(2)和第二凹槽(6),所述第一凹槽(2)内设有加样孔(21),且所述第一凹槽(2)内放置取样装置,所述第二凹槽(6)内放置样本稀释液包(20),所述盒体(1)内放置检测条;/n所述取样装置包括取样管(5),所述取样管(5)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吸样管(15)和管塞(16);/n所述检测条包括反应板(7),所述反应板(7)连接有反应膜(10),所述反应膜(10)两端分别连接有荧光结合物垫(8)和粗纤维滤纸(13),所述反应膜(10)上设有检测线(11)和质控线(12),所述荧光结合物垫(8)连接有样品垫...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隐球菌荚膜多糖检测试剂盒,包括盒体(1)和检测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上设有第一凹槽(2)和第二凹槽(6),所述第一凹槽(2)内设有加样孔(21),且所述第一凹槽(2)内放置取样装置,所述第二凹槽(6)内放置样本稀释液包(20),所述盒体(1)内放置检测条;
所述取样装置包括取样管(5),所述取样管(5)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吸样管(15)和管塞(16);
所述检测条包括反应板(7),所述反应板(7)连接有反应膜(10),所述反应膜(10)两端分别连接有荧光结合物垫(8)和粗纤维滤纸(13),所述反应膜(10)上设有检测线(11)和质控线(12),所述荧光结合物垫(8)连接有样品垫(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隐球菌荚膜多糖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上设有滑槽(4),所述滑槽(4)连通有限位槽(22),所述限位槽(22)内卡接有滑块(23),所述滑块(23)上连接有弹性带(2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隐球菌荚膜多糖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管(5)和吸样管(15)上分别设有刻度线(19),且所述取样管(5)内径小于吸样管(15)的内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隐球菌荚膜多糖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塞(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晓永周晟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健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