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纤维增强片状模塑料的硬度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3112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纤维增强片状模塑料的硬度检测装置,包括支撑部件、承载部件和上压部件,承载部件包括承载底板、左承载架、右承载架、上压条和下承载条,承载底板上设置有两根下承载条,左承载架、右承载架相对设置,且在左承载架、右承载架之间还安装有相对的前承载板、后承载板,左承载架与前承载板、后承载板之间留有空腔,右承载架与前承载板、后承载板之间留有另一空腔,且在每个空腔中均放置有待测试件,待测试件的上方还设置上压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检测装置设计新颖,结构设计合理,制作成本低,采用该检测装置对片状模塑料进行硬度检测,操作方便,测试结果准确;使用通用的万能拉伸试验机进行设置,测试更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纤维增强片状模塑料的硬度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片状模塑料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纤维增强片状模塑料的硬度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片状模塑料是一种由可增稠的树脂、短切(和/或连续的)玻璃纤维增强材料、填料、助剂等材料组成,上下两面覆盖承载薄膜的片状复合物。纤维增强片状模塑料在熟化后、压制前需要对片状模塑料的硬度进行测试。通常的测试方法采用GB3398.1《塑料硬度测定》,该方法适用于热塑性塑料的测试方法,而片状模塑料属于热固性塑料的中间体,存在的问题表现在:1、片状模塑料具有一定的粘弹性,如果不能将片状模塑料测试样的四周固定,其压入值就难以得到正确的测试值。2、测试样件的最大厚度30mm,且测试样处于自由状态,如果进行压入测试,叠层的样品就会自由移动,从而使测试数据失真。3、测试样品尺寸过小,其样品尺寸20×20mm,推荐厚度4mm,在该样品尺寸及厚度的情况下,不能正确评价片状模塑料的硬度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片状模塑料无法准确进行硬度测试的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纤维增强片状模塑料的硬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纤维增强片状模塑料的硬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部件,固定安装于支撑部件上的承载部件,加载载荷用的上压部件,所述承载部件包括承载底板、左承载架、右承载架、上压条和下承载条,所述承载底板上设置有两根下承载条,所述左承载架、右承载架相对设置,且左承载架、右承载架之间安装有相对的前承载板、后承载板,所述左承载架与前承载板、后承载板之间留有空腔,所述右承载架与前承载板、后承载板之间留有另一空腔,且在每个空腔中均放置有待测试件,所述待测试件的上方还设置上压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纤维增强片状模塑料的硬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部件,固定安装于支撑部件上的承载部件,加载载荷用的上压部件,所述承载部件包括承载底板、左承载架、右承载架、上压条和下承载条,所述承载底板上设置有两根下承载条,所述左承载架、右承载架相对设置,且左承载架、右承载架之间安装有相对的前承载板、后承载板,所述左承载架与前承载板、后承载板之间留有空腔,所述右承载架与前承载板、后承载板之间留有另一空腔,且在每个空腔中均放置有待测试件,所述待测试件的上方还设置上压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纤维增强片状模塑料的硬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试件为矩形,由若干层去掉薄膜后的片状模塑料叠加制成。


3.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蒙蒙叶柏菊张保帅刘海波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威奥时代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