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锚固钢筋拉拔仪锚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31042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测试锚固钢筋锚固力的拉拔仪的锚具,涉及建设工程质量现场检测技术领域,包括锚具主体,钢筋卡头和顶进螺母,所述锚具其特征在于钢筋卡头在锚具内部,可通过调节顶进螺母的位置,调整卡槽的大小,控制锚具与钢筋的咬合。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锚固钢筋拉拔仪锚具,卡头设置在主体内,有效避免了锚具卡头的丢失,并且需要调控的卡头仅一片,简化操作程序,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试验效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钢筋卡头与顶进螺母的组合模式,可支持两种及以上锚固钢筋的拉拔力检测使用,提高了锚具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锚固钢筋拉拔仪锚具
本技术涉及建设工程质量现场检测
,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测试锚固钢筋锚固力的拉拔仪的锚具。
技术介绍
近年来,后植钢筋常作为连接填充墙与承重的墙、柱、梁、板之间的拉结钢筋,施工方法简单易行,较预埋钢筋而言,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施工进度的同时,简化的施工的程序。后植钢筋在抗震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后植钢筋拉拔力的施工和现场检测要求十分严格,GB50203-2011《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第9.2.3条规定了检验批抽检锚固钢筋样本最小容量,其中,当检验批的容量小于或等于90个时,样本最小容量为5个;当检验批的容量为1201-3200个时,样本容量多达50个。JGJ145-2013《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附录C.2中规定:现场破坏性检验选择锚固区以外的同条件位置,应取每一检验批锚固件总数的0.1%且不少于5件进行检验,锚固件为植筋且数量不超过100件时,可取3件进行检验;植筋锚固质量的非破坏损检验:1.对重要结构构件及生命线工程的非结构构件,应取每一检验批植筋总数的3%且不少于5件进行检验;2.对一般结构构件,应取每一检验批植筋总数的1%且不少于3件进行检验;3.对非生命线工程的非结构构件,应取每一检验批锚固件总数的0.1%且不少于3件进行检验。综上所述,锚固钢筋锚固承载力现场检测的抽样数量多,检测频次高。锚固钢筋锚固承载力现场检测试验加载繁琐,持续时间长。锚固拉拔承载力的检测分为连续加载和分级加载JGJ145-2013《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附录C.4中规定,非破损检验连续加载操作时间(包括加载时间和持荷时间)为4min-6min;非破损检验分级加载操作时间(包括加载时间和持荷时间)至少为12min;破坏性检验连续加载操作时间(仅含加载时间)为2min-7min;破坏性检验分级加载操作时间(包括加载时间和持荷时间)至少为8min。因此,通过改善试验仪器,缩短试验准备时间是十分必要的。现有拉拔仪锚具卡头片与卡头分离,其中卡头片一般分为2-3片,操作不方便,且卡头片体积小、易丢失。卡头片一旦丢失需要定制或从厂家处配送,成本虽然不高,但是耗时长。此外,多瓣的卡头片不便于将钢筋准确地卡在卡头片之间,且在卸锚具的过程中,卡头片较易被蹦飞,一是不安全,二是卡头片体积小,易丢失。为此,本技术专利技术了一种将卡头片设置在卡头主体内部,并通过顶进螺母协助卡头片工作的拉拔仪锚具。现有拉拔仪锚具规格使用单一,一种规格锚具仅限于一种锚固钢筋拉拔力检测时使用,自,6至C40,约十几种规格锚具。本技术设计一种规格锚具可支持两种及以上锚固钢筋的拉拔力检测使用,提高了锚具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以上技术缺陷,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锚固钢筋拉拔仪锚具,所述拉拔仪锚具包括锚具主体、钢筋卡头和顶进螺母,其特征在于钢筋卡头在锚具内部,可通过调节顶进螺母的位置,调整大小,控制锚具与钢筋的咬合。所述锚具主体侧面开有卡头孔和沿锚具端面一至锚具端面二的通孔,所述通孔截面呈拱形且自锚具端面一至锚具主体卡头孔右端处截面均匀增加,卡头孔长度范围内通孔等截面,自卡头孔左端至锚具端面二通孔等截面且截面与锚具端面一处通孔截面相同,所述通孔底部开有凹槽,所述凹槽自锚具端面一至开孔左端为带咬纹凹槽,自开孔左端至锚具端面二为光滑凹槽,所述锚具主体沿开孔处至锚具端面二的外径上设有螺纹,起到咬合钢筋的作用。所述钢筋卡头底部设有卡头片支撑,卡头片支撑截面呈矩形,布置在钢筋卡头底部的两侧,所述钢筋卡头的底部中心位置开有带咬纹凹槽,所述钢筋卡头底部截面呈拱形且自右端至左端截面均匀增加,所述钢筋卡头上部截面呈矩形,形成钢筋卡头可移动空间。所述顶进螺母自左端一半长度范围内设有内螺纹,另一半内径略小且内部不设置螺纹。本技术通过顶进螺母右进,将钢筋卡头通过底部带咬纹凹槽和锚具主体通孔内底部带咬纹凹槽契合,将贯穿通孔内的锚固钢筋锁死,协助钢筋拉拔仪检测锚固钢筋的拉拔力。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体通孔底部直接设置凹槽,所述凹槽自锚具端部一至卡头开孔左端处设置咬纹,自卡头开孔左端起,至锚具端部二设置光滑凹槽。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钢筋卡头设置在锚具主体内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进螺母自左端一半长度范围内设有内螺纹,另一半内径略小且内部不设置螺纹。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锚固钢筋拉拔仪锚具,卡头设置在主体内,有效避免了锚具卡头的丢失,并且需要调控的卡头仅一片,简化操作程序,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试验效率。本技术通过钢筋卡头与顶进螺母的组合模式,可支持两种及以上锚固钢筋的拉拔力检测使用,提高了锚具的利用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左视立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右视立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结构剖视图。图中:1-锚具主体,2-钢筋卡头,3-顶进螺母,4-带咬纹凹槽,5-光滑凹槽,6-螺纹,7-卡头片支撑,8-通孔,9-锚具端面一,10-锚具端面二,11-卡头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锚固钢筋拉拔仪锚具,包括锚具主体1、钢筋卡头2和顶进螺母3。所述锚具主体1侧面开有卡头孔11和沿锚具端面一9至锚具端面二10的通孔8,所述通孔8底部开有带咬纹凹槽4和光滑凹槽5,所述锚具主体1沿卡头孔11左端处至锚具端面二10的外径上设有螺纹6;所述钢筋卡头2底部设有卡头片支撑7,所述钢筋卡头2的底部中心位置开有带咬纹凹槽4;所述顶进螺母3自左端一半长度范围内设有内螺纹,另一半内径略小且内部不设置螺纹。本技术在进行锚固钢筋拉拔力检测时,首先在锚固钢筋上安装拉拔仪千斤顶,再将顶进螺母3后退至适当位置,将锚固钢筋从锚具端面一9的通孔8穿入,穿入钢筋后,将锚具主体1的锚具端面一9抵在千斤顶的顶端,将钢筋卡头2向锚具端面一9拨动,将钢筋放至锚具主体1的通孔8的底部带咬纹凹槽4(或者光滑凹槽5)内,抵紧钢筋卡头2后,旋转顶进螺母3向钢筋卡头2顶进直至钢筋卡头2将锚固钢筋锁死,再进行拉拔力检测,测力完成后,将顶进螺母3后旋,用锤子轻击锚具端面二8,使钢筋卡头2与锚固钢筋分离,取出锚具。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
的普通技术人在本技术范围内做出的技术方案的修改,或者对其中的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的等同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的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锚固钢筋拉拔仪锚具,包括锚具主体,钢筋卡头和顶进螺母,其特征在于钢筋卡头在锚具内部,可通过调节顶进螺母的位置,调整大小,控制锚具与钢筋的咬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锚固钢筋拉拔仪锚具,包括锚具主体,钢筋卡头和顶进螺母,其特征在于钢筋卡头在锚具内部,可通过调节顶进螺母的位置,调整大小,控制锚具与钢筋的咬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锚固钢筋拉拔仪锚具,其特征在于锚具主体侧面开有卡头孔和沿锚具端面一至锚具端面二的通孔,通孔截面呈拱形且自锚具端面一至锚具主体卡头孔右端处截面均匀增加,卡头孔长度范围内通孔等截面,自卡头孔左端至锚具端面二通孔等截面且截面与锚具端面一处通孔截面相同,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双艳何晨阳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