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纤维生产的干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2998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聚酯纤维生产设备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纤维生产的干燥装置,包括机架和与机架转动连接的干燥转鼓,干燥转鼓分为内外两层设置,内外层之间设置有加热管;所述干燥转鼓的周侧壁上开设有加料口,干燥转鼓与加料口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加料门,加料门与加料口抵接;机架上设置有驱动干燥转鼓转动的驱动组件。通过设置机架、干燥转鼓、加热管、加料口、加料门和驱动组件,在使用干燥装置对小碎块进行干燥时,将多种类型的小碎片通过加料口倒入干燥转鼓内,使得加料门与加料口抵接,对加热管进行通电,启动驱动组件,干燥转鼓与机架之间发生相对转动,使得加热管对多种类型的小碎块进行干燥处理,提高了生产聚酯纤维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纤维生产的干燥装置
本技术涉及聚酯纤维生产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纤维生产的干燥装置。
技术介绍
聚酯纤维是合成涤纶的重要组成部分,合成聚酯纤维的原料通常为废弃塑料瓶,工作人员将废弃塑料瓶分拣好后,放在粉碎机中,切成小碎块。然后用烧碱对小碎块进行清洗,从而将原本脏兮兮的小碎块变得干净,然后需要工作人员将小碎块进行烘干。对小碎块烘干完成后,需要将小碎块运输至集料仓中进行集中收集,然后再对小碎块进行加热、拉丝处理,最终完成聚酯纤维的合成。在现有技术中,对小碎块进行烘干时,一般使用流化床烘干装置,将小碎块通过加料器均匀加入流化床的加热室,与热空气充分接触,经过加热室的小碎块基本呈松散状态,保证了整个干燥过程的质量,最终达到小碎块干燥的要求。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使用流化床对小碎块进行烘干时,需要工作人员对各种类型的小碎块进行单独加热,小碎块加热完成后需要工作人员再对其进行混匀,降低了生产聚酯纤维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纤维生产的干燥装置,从而使得小碎块被干燥的更加彻底,将多种小碎块同时进行干燥,提高了生产聚酯纤维的效率。本技术的上述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纤维生产的干燥装置,包括机架和与机架转动连接的干燥转鼓,所述干燥转鼓分为内层、外层设置,内层、外层之间设置有加热管;所述干燥转鼓的周侧壁上开设有加料口,干燥转鼓与加料口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加料门,加料门与加料口卡接;所述机架上设置有驱动干燥转鼓转动的驱动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干燥装置对小碎块进行干燥时,将多种类型的小碎片通过加料口倒入干燥转鼓内,然后使得加料门与加料口卡接,对加热管进行通电,启动驱动组件,使得干燥转鼓与机架之间发生相对转动,进而使得加热管对多种类型的小碎块进行干燥处理,提高了生产聚酯纤维的效率。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干燥转鼓包括第一半球部、第二半球部和圆筒,第一半球部和第二半球部分别固定连接在圆筒的两端,且第一半球部、第二半球部和圆筒连通设置;所述加料口开设在圆筒的周侧面上,且加料口贯穿圆筒的轴向。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多种类型的小碎块干燥完后,使得加料口朝向地面,打开加料门,使得小碎块掉入工作人员事先放的收集箱内,小碎块可以沿着第一半球部、第二半球部和圆筒的内壁滑移到出料口,减少小碎块留在干燥转鼓内的可能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半球部和第二半球部沿圆筒的中轴线朝向互相远离的方向均设置有转轴,转轴与机架转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干燥转鼓与机架发生相对转动时,干燥转鼓绕转轴发生转动,从而增加干燥转鼓转动时的稳定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和齿轮,齿轮和其中一个转轴同轴固定连接,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设置有第一齿轮,齿轮和第一齿轮啮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干燥装置对小碎块进行干燥时,启动驱动电机,使得驱动电机带动齿轮转动,进而使得干燥转鼓与机架发生相对转动,增加干燥转鼓转动时的便利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另一所述转轴开设有通孔,通孔与干燥转鼓连通设置,转轴远离齿轮的一端设置有真空泵。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干燥装置对小碎块进行干燥时,真空泵将干燥转鼓内小碎块产生的湿气通过通孔排出干燥转鼓外,进而提高干燥装置的工作效率。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干燥转鼓的内外两层之间形成空腔,且空腔内装有导热液。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干燥装置多小碎块进行干燥时,空腔内通入沸点较高的液体,使得加热管对液体进行加热,进而增加干燥转鼓内小碎块的受热均匀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干燥转鼓的外层与空腔连通设置有加液管,加液管远离干燥转鼓的一端开设有外螺纹,与加液管螺纹连接有螺纹盖。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对空腔内的液体进行更换或加液时,将螺纹盖拧下,然后通过加液管向空腔内加入液体,进而方便工作人员对空腔内的液体进行更换和添加。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加料门设置有与加料口抵接的凸块,所述凸块内设置有与干燥转鼓内相同的加热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不同类型的小碎块加入干燥转鼓内后,将加料门上的凸块与加料口抵接,给加热管通电,减少小碎块掉入加料口和加料门之间的情况发生,使得小碎块转动加料门处时也可对其进行加热,进而提高干燥装置的工作效率。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加料门远离圆筒的一侧设置有转动片,干燥转鼓与转动片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卡板,卡板与转动片卡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得加料门与加料口抵接后,转动转动片,使得转动片与卡板卡接,从而实现加料门的锁止,增加干燥装置工作时的稳定性。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设置机架、干燥转鼓、加热管、加料口、加料门和驱动组件,在使用干燥装置对小碎块进行干燥时,将多种类型的小碎片通过加料口倒入干燥转鼓内,然后使得加料门与加料口抵接,对加热管进行通电,启动驱动组件,使得干燥转鼓与机架之间发生相对转动,进而使得加热管对多种类型的小碎块进行干燥处理,提高了生产聚酯纤维的效率;2.通过设置第一半球部、第二半球部和圆筒,在对多种类型的小碎块干燥完后,使得加料口朝向地面,打开加料门,使得小碎块掉入工作人员事先放的收集箱内,小碎块可以沿着第一半球部、第二半球部和圆筒的内壁滑移到出料口,减少小碎块留在干燥转鼓内的可能性;3.通过设置转轴,在干燥转鼓与机架发生相对转动时,干燥转鼓绕转轴发生转动,从而增加干燥转鼓转动时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剖面图。附图标记,100、机架;110、内层;120、外层;200、干燥转鼓;210、加料口;220、加料门;221、凸块;222、转动片;230、第一半球部;240、第二半球部;250、圆筒;260、转轴;261、通孔;270、卡板;300、驱动组件;310、驱动电机;320、齿轮;330、第一齿轮;400、空气泵;500、空腔;510、导热液;520、加液管;530、螺纹盖;540、加热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一种用于纤维生产的干燥装置,包括机架100和与机架100转动连接的干燥转鼓200,干燥转鼓200分为内层110、外层120设置,且内层110、外层120之间形成空腔500(参照图2),空腔500内安装有加热管540,加热管540的管壁与干燥转鼓200的内层110、外层120壁抵接,空腔500内加注有沸点较高的导热液510,比如煤油。干燥转鼓200的周侧壁上开设有加料口210,干燥转鼓200与加料口2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纤维生产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00)和与机架(100)转动连接的干燥转鼓(200),所述干燥转鼓(200)分为内层(110)、外层(120)设置,内层(110)、外层(120)之间设置有加热管(540);所述干燥转鼓(200)的周侧壁上开设有加料口(210),干燥转鼓(200)与加料口(210)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加料门(220),加料门(220)与加料口(210)卡接;所述机架(100)上设置有驱动干燥转鼓(200)转动的驱动组件(30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纤维生产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00)和与机架(100)转动连接的干燥转鼓(200),所述干燥转鼓(200)分为内层(110)、外层(120)设置,内层(110)、外层(120)之间设置有加热管(540);所述干燥转鼓(200)的周侧壁上开设有加料口(210),干燥转鼓(200)与加料口(210)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加料门(220),加料门(220)与加料口(210)卡接;所述机架(100)上设置有驱动干燥转鼓(200)转动的驱动组件(3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纤维生产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转鼓(200)包括第一半球部(230)、第二半球部(240)和圆筒(250),第一半球部(230)和第二半球部(240)分别固定连接在圆筒(250)的两端,且第一半球部(230)、第二半球部(240)和圆筒(250)连通设置;所述加料口(210)开设在圆筒(250)的周侧面上,且加料口(210)贯穿圆筒(250)的轴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纤维生产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球部(230)和第二半球部(240)沿圆筒(250)的中轴线朝向互相远离的方向均设置有转轴(260),转轴(260)与机架(100)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纤维生产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300)包括驱动电机(310)和齿轮(320),齿轮(320)和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林卢玲谢莉张涛
申请(专利权)人:莱芜富新纤维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