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型布局冰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2988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T型布局冰箱,包括箱体,箱体内设有风冷制冷系统;箱体内左上部设有变温室,左下部设有冷冻室,箱体内右部设有冷藏室,变温室的后侧壁的上部分布有变温出风口,变温室后侧壁的底部设有变温回风口;冷冻室的后侧壁的上部分布有冷冻出风口,冷冻室后侧壁的底部设有冷冻回风口;冷藏室的后侧壁的中部及上部分布有冷藏出风口,冷藏室后侧壁的底部设有冷藏回风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冰箱各间室的容量分配能够与人们的实际使用需求更为匹配,在各间室形成均匀送风,避免间室内部出现温度不均匀的状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更便于使用操作,并且具有良好的除菌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T型布局冰箱
本技术涉及冰箱
,尤其是一种T型冰箱。
技术介绍
传统冰箱的箱体内设有冷藏室和冷冻室,冷藏室由于经常使用,通常位于冷冻室上方,方便人们不需要下蹲即可向冷藏室取放物品。随着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三温冰箱,在冰箱的箱体内设有冷藏室、冷冻室和变温室共计三个间室,相应的冰箱的箱体出现了T型。T型冰箱在传统上左边是冷冻室,右边上部是冷藏室,右边下部是变温室。现在T型冰箱只能实现超大冷冻室的布局,而现实中家庭更多使用冷藏室和变温室,人们更多在冷冻室中放入并非很快就会使用的食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大容量冷藏室的T型布局冰箱,各间室内均能够形成均匀稳定的循环供风,间室内温度更为均匀。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T型布局冰箱包括箱体,箱体内设有风冷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箱体内左上部设有变温室,左下部设有冷冻室,冷冻室和变温室由位于箱体上下方向的中部的水平结构分隔;箱体内右部设有冷藏室,冷藏室顶部与变温室顶部齐平,冷藏室底部与冷冻室底部齐平;冷藏室与变温室之间以及冷藏室与冷冻室之间均由竖向结构分隔,该竖向结构位于箱体左右方向的中部位置;变温室的后侧壁的上部均匀分布有若干变温出风口,变温室后侧壁的底部沿变温室的左右宽度方向设有长条形的变温回风口;风冷制冷系统通过变温出风口向变温室内供冷风,并通过变温回风口回收冷风;冷冻室的后侧壁的上部均匀分布有若干冷冻出风口,冷冻室后侧壁的底部沿冷冻室的左右宽度方向设有长条形的冷冻回风口;风冷制冷系统通过冷冻出风口向冷冻室内供冷风,并通过冷冻回风口回收冷风;冷藏室的后侧壁的中部及上部均匀分布有若干冷藏出风口,冷藏室后侧壁的底部沿冷藏室的左右宽度方向设有长条形的冷藏回风口;风冷制冷系统通过冷藏出风口向冷藏室内供冷风,并通过冷藏回风口回收冷风;变温回风口和冷冻回风口的高度相同,冷藏回风口的高度是变温回风口和冷冻回风口的高度的2-3倍。变温回风口处、冷冻回风口处和冷藏回风口处分别设有抽拉式滤网。变温出风口、冷冻出风口和冷藏出风口出分别设有二氧化钛光触媒膜;冷藏室上部、冷冻室上部以及变温室上部分别设有紫外灯。本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本技术中,变温室和冷冻室占据箱体左侧空间,冷藏室占据箱体右侧空间,为实现超大容量的冷藏室提供了基础,使冰箱各间室的容量分配能够与人们的实际使用需求更为匹配。本技术各间室均为上供下回的供冷风的方式,各间室的出风口均设有多个,有利于冷风到达间室内各处空间,形成更为均匀地送风。对应于超大容量的冷藏室,出风口均匀分布在冷藏室的中部及上部,出风口分布面积占比更大,与其超大容量更为匹配,能够在冷藏室内各处形成均匀的冷风,避免温度不均匀的状况。站立使用冰箱相比蹲下使用冰箱更为方便,冷冻室在家庭使用中相对使用频率较低,因而将其设置于箱体下部;变温室和冷藏室的上部均可以站立操作,使用更加方便。冰箱内各间室为封闭空间,其内的灰尘只能是开门取放物品时由外界进入,没有内生性灰尘。因此,抽拉式滤网设置在各回风口处,用来防止外界带入间室的灰尘由各间室进入风冷制冷系统,进而缓解蒸发器(制冷系统及其蒸发器均为现有常规技术)处积灰而在长期使用中降低换热效率的现象。抽拉式滤网便于拆卸清洗或更换。二氧化钛光触媒膜在紫外线的照射下,能够产生除菌效果极强的氢氧基离子,在间室内部形成杀菌效果。本技术通过在出风口处设置二氧化钛光触媒膜,配合紫外灯,能够对全部循环风进行杀菌,随着循环风的运行在冰箱各间室内形成均匀的杀菌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去掉冰箱门体后的结构示意图。图1中箭头所示方向为气流流动方向。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T型布局冰箱包括箱体1,箱体1内设有风冷制冷系统;箱体1内左上部设有变温室2,左下部设有冷冻室3,冷冻室3和变温室2由位于箱体1上下方向的中部的水平结构5(如内胆结构)分隔;箱体1内右部设有冷藏室4,冷藏室4顶部与变温室2顶部齐平,冷藏室4底部与冷冻室3底部齐平;冷藏室4与变温室2之间以及冷藏室4与冷冻室3之间均由竖向结构6(如内胆结构)分隔,该竖向结构6位于箱体1左右方向的中部位置;变温室2的后侧壁的上部均匀分布有若干(优选两列,每列两个)变温出风口7,变温室2后侧壁的底部沿变温室2的左右宽度方向设有长条形的变温回风口8;风冷制冷系统通过变温出风口7向变温室2内供冷风,并通过变温回风口8回收冷风;冷冻室3的后侧壁的上部均匀分布有若干(优选两列,每列两个)冷冻出风口9,冷冻室3后侧壁的底部沿冷冻室3的左右宽度方向设有长条形的冷冻回风口10;风冷制冷系统通过冷冻出风口9向冷冻室3内供冷风,并通过冷冻回风口10回收冷风;冷藏室4的后侧壁的中部及上部均匀分布有若干(优选两列,每列四个)冷藏出风口11,冷藏室4后侧壁的底部沿冷藏室4的左右宽度方向设有长条形的冷藏回风口12;风冷制冷系统通过冷藏出风口11向冷藏室4内供冷风,并通过冷藏回风口12回收冷风;变温回风口8和冷冻回风口10的高度相同,冷藏回风口12的高度是变温回风口8和冷冻回风口10的高度的2-3(包含两端值)倍。风冷制冷系统为现有常规结构,既可以采用三循环制冷系统(即冷藏室4、变温室2和冷冻室3分别对应设置一套循环机构),也可以采用双循环制冷系统和单循环制冷系统。采用双循环制冷系统时,冷藏室4独立使用一套制冷循环送风系统,冷冻室3和变温室2共用一套制冷循环送风系统,变温室2通过冷冻室3和变温室2之间的风门由冷冻制冷系统向变温室2送风达到制冷目的。采用单循环制冷系统时,变温室2和冷冻室3之间设有变温风门,冷藏室4和冷冻室3之间设有冷藏风门,通过控制各风门的开关状态实现冷冻室3、冷藏室4和变温室2的独立温度控制。图未示风冷制冷系统。风门为风冷冰箱的常规结构,图未示变温风门和冷藏风门及相关结构。变温回风口8处、冷冻回风口10处和冷藏回风口12处分别设有抽拉式滤网。抽拉式滤网为常规装置,图未示。冰箱内各间室为封闭空间,其内的灰尘只能是开门取放物品时由外界进入,没有内生性灰尘。因此,抽拉式滤网设置在各回风口处,用来防止外界带入间室的灰尘由各间室进入风冷制冷系统,进而缓解蒸发器(制冷系统及其蒸发器均为现有常规技术)处积灰而在长期使用中降低换热效率的现象。抽拉式滤网便于拆卸清洗或更换。变温出风口7、冷冻出风口9和冷藏出风口11出分别设有二氧化钛光触媒膜;冷藏室4上部、冷冻室3上部以及变温室2上部分别设有紫外灯13(尤其适合设置短波紫外灯)。二氧化钛光触媒膜在紫外线的照射下,能够产生除菌效果极强的氢氧基离子,在间室内部形成杀菌效果。本技术通过在出风口处设置二氧化钛光触媒膜,配合紫外灯,能够对全部循环风进行杀菌,随着循环风的运行在冰箱各间室内形成均匀的杀菌效果。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而非限制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 T型布局冰箱,包括箱体,箱体内设有风冷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箱体内左上部设有变温室,左下部设有冷冻室,冷冻室和变温室由位于箱体上下方向的中部的水平结构分隔;箱体内右部设有冷藏室,冷藏室顶部与变温室顶部齐平,冷藏室底部与冷冻室底部齐平;冷藏室与变温室之间以及冷藏室与冷冻室之间均由竖向结构分隔,该竖向结构位于箱体左右方向的中部位置;/n变温室的后侧壁的上部均匀分布有若干变温出风口,变温室后侧壁的底部沿变温室的左右宽度方向设有长条形的变温回风口;风冷制冷系统通过变温出风口向变温室内供冷风,并通过变温回风口回收冷风;/n冷冻室的后侧壁的上部均匀分布有若干冷冻出风口,冷冻室后侧壁的底部沿冷冻室的左右宽度方向设有长条形的冷冻回风口;风冷制冷系统通过冷冻出风口向冷冻室内供冷风,并通过冷冻回风口回收冷风;/n冷藏室的后侧壁的中部及上部均匀分布有若干冷藏出风口,冷藏室后侧壁的底部沿冷藏室的左右宽度方向设有长条形的冷藏回风口;风冷制冷系统通过冷藏出风口向冷藏室内供冷风,并通过冷藏回风口回收冷风;/n变温回风口和冷冻回风口的高度相同,冷藏回风口的高度是变温回风口和冷冻回风口的高度的2-3倍。/n

【技术特征摘要】
1.T型布局冰箱,包括箱体,箱体内设有风冷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箱体内左上部设有变温室,左下部设有冷冻室,冷冻室和变温室由位于箱体上下方向的中部的水平结构分隔;箱体内右部设有冷藏室,冷藏室顶部与变温室顶部齐平,冷藏室底部与冷冻室底部齐平;冷藏室与变温室之间以及冷藏室与冷冻室之间均由竖向结构分隔,该竖向结构位于箱体左右方向的中部位置;
变温室的后侧壁的上部均匀分布有若干变温出风口,变温室后侧壁的底部沿变温室的左右宽度方向设有长条形的变温回风口;风冷制冷系统通过变温出风口向变温室内供冷风,并通过变温回风口回收冷风;
冷冻室的后侧壁的上部均匀分布有若干冷冻出风口,冷冻室后侧壁的底部沿冷冻室的左右宽度方向设有长条形的冷冻回风口;风冷制冷系统通过冷冻出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冬梅李想林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新飞制冷器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