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池夹具,属于电池固定装置类。它主要由底板、定极板、动极板、支撑块及电极构成,定极板安装于底板的一端,底板上带有滑槽,动极板上带有与底板上所带的滑槽相配合的滑块,动极板通过滑块与滑槽配合安装于底板的另一端,滑块可在滑槽内移动,使动极板沿滑槽方向相对于定极板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通用性强,调节迅速、方便,应用范围广。(*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方便使用及检测用的电池夹具,属于电池固定装置类。目前,现有的用于电池检测设备、充电装置或其它带电池的装置中的电池夹具多为固定结构,即不同型号的电池对应有与之尺寸相匹配的电池夹具加以固定,这就使电池在检测及应用过程中受到限制。如在电池充电时,不同型号的电池就需要使用不同规格的电池夹具固定,因此为使充电器适用范围广,就需要在充电器中设置不同规格尺寸的电池夹具,使充电器结构复杂;通过电池检测设备进行检测时,由于电池的型号不同,则需不同规格的电池检测设备,设备成本高。另外,现有的电池夹具多采用弹簧或弹簧片为正极或负极,当电池放置于电池夹具中时,电池的正、负极与电池夹具中的正、负极之间相互挤压,会使电池的正极或负极摩擦受损,并且由于接触面积大,使接触电阻大,影响电池的检测精确度或电池的使用寿命。中国技术专利公报上公开了一种“电池架(专利申请号94246497.7)”,其结构为在电池架上的电极能够调节,以适应固定不同型号的电池。虽然这种电池架通用性强,但调节、固定较复杂,花费时间长,应用不方便。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电池夹具,其结构简单,能够适用于固定多种型号的电池,且调整方便,有利于检测或连线。本技术所设计的电池夹具主要由底板、定极板、动极板、支撑块及电极构成,定极板安装于底板的一端,底板上带有滑槽,滑槽的长度方向垂直于定极板,动极板上带有与底板上所带的滑槽相配合的滑块,动极板通过滑块与滑槽配合安装于底板的另一端,滑块可在滑槽内移动,动极板的滑块与底板相接触的底部带有单向斜齿,底板上与滑块所带的单向斜齿相对应部位带有锯齿形齿条,单向斜齿与锯齿形齿条相啮合,动极板与定极板平行,定极板和动极板的上部分别带有相对应的电极,定极板和动极板的下部带有纵向滑道,在定极板和动极板所带的纵向滑道内分别安装有用于支撑、固定电池用的支撑块,支撑块可在纵向滑道内上、下移动。本技术所设计的电池夹具的支撑块与定极板或动极板相接触的底面上带有单向斜齿,定极板或动极板上带有与之相啮合的锯齿形齿条,支撑块上带有螺纹孔,通过螺栓与螺纹孔配合将支撑块安装于定极板或动极板的纵向滑道内,位于定极板或动极板外侧的靠近螺栓头部的螺杆上带有弹簧和防止弹簧滑脱的垫圈,支撑块可沿锯齿形齿条单向向上移动。本技术所设计的电池夹具的支撑块为带有V型或圆弧型凹槽的支撑块。本技术所设计的电池夹具的底板上的滑槽位于底板两侧,两条滑槽沿底板的长度方向平行。本技术所设计的电池夹具的动极板所带的滑块位于动极板的两侧,滑块的下部的内侧带有限位挡块、弹簧片及定位轴,弹簧片的一端位于限位挡块的上方,另一端固定于定位轴上,定位轴的直径小于底板上的滑槽的宽度,弹簧片、限位挡块及定位轴均位于滑槽内与滑槽配合,弹簧片位于限位挡块上方的一端压入滑槽内,具有预紧力,弹簧片与限位挡块配合起导向作用,滑块的底部靠近限位挡块的一边带有单向斜齿,另一边为光滑的平面。本技术所设计的电池夹具的动极板上的电极由极针、绝缘套、电极帽、主电极弹簧、电极体、极针压簧及电极螺母构成,极针、电极帽、主电极弹簧、电极体、极针压簧及电极螺母为导电体,极针固定于绝缘套内,其两端露出绝缘套外,绝缘套一端带有凸台,电极体的内部带有台阶孔,外部的两端带有外螺纹,电极体的外表还带有用于限制主电极弹簧的挡环,极针和绝缘套安装于电极体所带的台阶孔中,在电极体内的绝缘套的凸台与台阶孔的台阶端面之间安装有带有预紧力的极针压簧,电极帽的前端带有中心通孔,后部带有内螺纹孔,电极帽的内螺纹孔与电极体一端的外螺纹配合将极针与电极体固定在一起,极针和绝缘套的前端伸出电极帽外,电极体安装于动极板上与电极体相配合的通孔中,在电极体的外围,动极板的内侧与电极体的挡环之间安装有主电极弹簧,动极板外侧的电极体与电极螺母配合拧紧,将主电极弹簧压紧,使电极体固定安装于动极板上。本技术所设计的电池夹具的定极板上的电极由极针、绝缘套、电极帽、极针压簧、电极体及电极螺母构成,极针、电极帽、极针压簧、电极体及电极螺母为导电体,极针固定于绝缘套内,其两端露出绝缘套外,绝缘套一端带有凸台,电极体的内部带有台阶孔,外部的两端带有外螺纹,极针和绝缘套安装于电极体所带的台阶孔中,在电极体内的绝缘套的凸台与台阶孔的台阶端面之间安装有带有预紧力的极针压簧,电极帽的前端带有中心通孔,后部带有内螺纹孔,电极帽的内螺纹孔与电极体一端的外螺纹配合将极针与电极固定在一起,极针和绝缘套的前端伸出电极帽外,电极体安装于定极板上与电极体相配合的通孔中,定极板外侧的电极体与电极螺母配合拧紧,使电极体固定安装于定极板上。为减小接触电阻,本技术所设计的电池夹具的电极中的电极帽的前端为锥形。本技术所设计的电池夹具的定极板和动极板上的电极中的极针在同一平行于底板的轴线上。为方便测量,本技术所设计的电池夹具的电极上还固定安装有主电极接线片,主电极接线片的一端固定于电极螺母处,另一端延伸至底板外部。为便于同时完成多项检测,本技术所设计的定极板和动极板的外侧面固定有付电极接线片,付电极接线片的一端通过导线与外露的极针相连,另一端延伸至底板外部。为安装时定位方便,本技术所设计的电池夹具的底板沿长度方向的两侧面带有刻度线。本技术所设计的电池夹具在应用时,根据电池的直径,移动定极板和动极板上的支撑块,使电池支撑固定于支撑块上,电池的两极与定极板和动极板上的电极在同一直线上,移动动极板,在动极板上的滑块与底板上的滑槽的配合作用下,动极板沿滑槽导向的方向向定极板靠近,将电池夹紧,电池的两极与定极板和动极板上的电极紧密接触,并且压缩电极的极针压簧及主电极弹簧,使极针与电极帽的端部与电池的电极压紧接触。露在电池夹具的定极板和动极板外部的极针可通过导线与充电器或电池检测设备连接。在对电池进行多项检测时,还可将检测仪器或冲电设备与动极板和定极板两端的主电极接线片或付电极接线片连接形成导电回路。由于支撑块与定极板或动极板为单向斜齿和锯齿形齿条啮合接触,因此支撑块仅能单向向上移动,向下垂落的趋向被锁止,电池放入支撑块上时,支撑块在电池的垂压下不会下滑。若需向下调整支撑块,可从定极板或动极板外侧按压用于安装支撑块的螺栓的头部,使螺栓的弹簧压缩,螺栓向定极板或动极板的内侧移动,使固定于螺栓另一端部的支撑块的单向斜齿与定极板或动极板上所带的锯齿形齿条脱离配合,此时可向下移动支撑块。除去螺栓端部的按压力后,在弹簧的作用下,螺栓回位,支撑块上的单向斜齿又重新和定极板或动极板上的锯齿形齿条相啮合,仅可以单向向上移动。因此支撑块调整和固定锁紧方便,节省调整时间。动极板与底板亦通过单向斜齿和锯齿形齿条相啮合,因此动极板仅能向定极板单方向移动,在齿和齿条相啮合的情况下,不能后退,因此可以较好地将电池夹紧。若需要向反方向移动动极板时,可扳动动极板上部,压缩动极板的滑块上的弹簧片,弹簧片沿固定轴偏转一定角度,将动极板的滑块底部带有单向斜齿的一端翘起,使滑块上的单向斜齿与底板上的锯齿形齿条脱离配合,滑块底部一边的平面可在锯齿形齿条上滑动。当消除动极板上部的扳动力时,弹簧片回位,使滑块底部的单向斜齿重新和底板上的齿条相啮合,恢复单向移动,返向止退的状况。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夹具,其特征是:主要由底板、定极板、动极板、支撑块及电极构成,定极板安装于底板的一端,底板上带有滑槽,滑槽的长度方向垂直于定极板,动极板上带有与底板上所带的滑槽相配合的滑块,动极板通过滑块与滑槽配合安装于底板的另一端,滑块可在滑槽内移动,动极板的滑块与底板相接触的底部带有单向斜齿,底板上与滑块所带的单向斜齿相对应部位带有锯齿形齿条,单向斜齿与锯齿形齿条相啮合,动极板与定极板平行,定极板和动极板的上部分别带有相对应的电极,定极板和动极板的下部带有纵向滑道,在定极板和动极板所带的纵向滑道内分别安装有用于支撑、固定电池用的支撑块,支撑块可在纵向滑道内上、下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