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灭菌杀毒空气净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2953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灭菌杀毒空气净化器,包括:箱体,箱体顶部设有进气口,箱体内腔中安装有第一抽风组件,第一抽风组件下方设有电源组件;位于所述第一抽风组件下方的依次设有一级净化腔和与一级净化腔连通的二级净化腔,一级净化腔顶部设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上装有第一过滤组件;二级净化腔顶部设有第二开口,第二开口装有斗状的第二过滤组件,二级净化腔下方设有第二抽风组件,第二抽风组件下方设有箱体内腔一侧设有出气口;第一过滤组件的下侧设有紫外线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灭菌杀毒空气净化器其存在配置在出风口的紫外线对于过滤板之间空气不能有效地消毒的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灭菌杀毒空气净化器
本技术涉及空气净化器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灭菌杀毒空气净化器。
技术介绍
目前,每到春季及冬季,社会上经常出现通过空气、气溶胶等传播的新冠病毒和SARS病毒等冠状病毒。这类病毒的传播对公共卫生安全产生了巨大的危害。由于现有的空气净化设备或温控设备在抑制病毒或杀毒性能过低,卫生部门建议民众减少甚至不要开启空调或净化器,以减少病毒由高风险区域向低风险的扩散。例如,现有的公开号为CN205481371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紫外线低温等离子空气净化器,所述空气净化器包括一箱体,在所述箱体的两端分别设置箱体进风口与箱体出风口,从所述箱体进风口一端到所述箱体出风口一端依次设置低温等离子反应通道与臭氧去除腔室,所述低温等离子反应通道由2-4个低温等离子反应腔连接组成,在所述臭氧去除腔室中,从靠近所述低温等离子反应通道一端到所述箱体出风口一端依次设置有臭氧吸附单元以及臭氧分解单元。其采用多块并列布置的板状的过滤板依次对空气进行过滤,且紫外线配置在进风口出,其紫外线用于对进风口处外侧的空气进行杀毒,对于已经吸入箱体内的空气并不能起着杀毒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灭菌杀毒空气净化器,解决了现有灭菌杀毒空气净化器其存在配置在出风口的紫外线对于过滤板之间空气不能有效地消毒的缺陷。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灭菌杀毒空气净化器,包括:箱体,所述箱体顶部设有进气口,位于进气口下方的箱体内腔中安装有第一抽风组件,所述第一抽风组件下方设有电源组件;<br>位于所述第一抽风组件下方的依次设有一级净化腔和与一级净化腔连通的二级净化腔,所述一级净化腔顶部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上装有第一过滤组件,所述第一过滤组件的外径均由顶部向底部逐渐收敛,所述二级净化腔顶部设有连通一级净化腔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装有斗状的第二过滤组件,所述第二过滤组件的外径由顶部向底部逐渐收敛,且第二过滤组件的外壁向箱体的轴心线凹陷形成内凹的弧面,所述二级净化腔下方设有第二抽风组件,所述第二抽风组件下方设有箱体内腔一侧设有出气口;所述第一过滤组件下方设有紫外线灯,所述紫外线灯用于固定第一过滤组件,所述紫外线灯通过硬质导电线电性连接电源组件。现有空气净化器采用多块并列布置过滤板,其过滤面积小,且箱体内部空间被过滤板切割成独立的区域,难以配置紫外线灯。本技术采用可伸缩的斗状第一过滤组件和斗状的第二过滤组件,增大了整个过滤内部空腔的体积,保证了存储在一级净化腔和二级净化腔内经过初级过滤的空气的体积,使得内部空气可以被消毒,而不是快速地流出净化器(空气快速的流进流出降低病毒灭活效果),并增大了过滤面积,并在可伸缩的斗状第一过滤组件内侧配置紫外线灯,其可以保证长时间地照射一级净化腔内空气使得初级过滤后的空气的冠状病毒得以有效的灭活(而其紫外线杀毒对冠状病毒的杀毒效果必然要保持照射近1小时,才能有效地杀毒)。本技术采用由上部吸取空气,向外排出,提高了粉尘或气溶胶沉降效果,这些粉尘或气溶胶中粘附有大量的病毒,避免由下吸取空气时吸取积聚在地面的灰尘影响过滤效果。本技术采用可伸缩的斗状第一过滤组件和斗状的第二过滤组件,其上大下小,根据伯努利效应,其空气通过第一过滤组件后流速加快,避免了由于过滤面积过大,空气流速太低,而且避免进入一级净化腔和二级净化腔的空气出现向上反向流通。可选的,所述一级净化腔包括位于上部的弧形反射部,所述弧形反射部具有向内凹陷的紫外线反射面,所述紫外线反射面的用于将部分紫外线反射至第二过滤组件。第一方面,本技术采用紫外线反射面的用于将部分紫外线反射至第二过滤组件,其避免了紫外线灯无法照射至二级净化腔中,提高了紫外线灯的照射范围。由于存在部分紫外线穿透箱体向外辐射,设置紫外线反射面避免大量的紫外线浪费在一级净化腔的顶部区域。可选的,所述第一抽风组件上方装有第一过滤板,所述第一抽风组件与第一过滤板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第一过滤板中装有干燥剂。可选的,所述第二抽风组件上方装有第二过滤板。第二过滤板采用活性炭。可选的,所述箱体底部设有底座。(三)有益效果1、本技术采用可伸缩的斗状第一过滤组件和斗状的第二过滤组件,增大了整个过滤内部空腔的体积,保证了存储在一级净化腔和二级净化腔内经过初级过滤的空气的体积,使得内部空气可以被消毒,而不是快速地流出净化器(空气快速的流进流出降低病毒灭活效果),并增大了过滤面积,并在可伸缩的斗状第一过滤组件内侧配置紫外线灯,其可以保证长时间地照射一级净化腔内空气使得初级过滤后的空气的冠状病毒得以有效的灭活。2、本技术采用由上部吸取空气,向外排出,提高了粉尘或气溶胶沉降效果,这些粉尘或气溶胶中粘附有大量的病毒,避免由下吸取空气时吸取积聚在地面的灰尘影响过滤效果。3、本技术采用可伸缩的斗状第一过滤组件和斗状的第二过滤组件,其上大下小,根据伯努利效应,其空气通过第一过滤组件后流速加快,避免了由于过滤面积过大,空气流速太低,而且避免进入一级净化腔和二级净化腔的空气出现向上反向流通。4、第一方面,本技术采用紫外线反射面的用于将部分紫外线反射至第二过滤组件,其避免了紫外线灯无法照射至二级净化腔中,提高了紫外线灯的照射范围。由于存在部分紫外线穿透箱体向外辐射,设置紫外线反射面避免大量的紫外线浪费在一级净化腔的顶部区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灭菌杀毒空气净化器剖面图;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灭菌杀毒空气净化器的电源组件电路图。图中各附图标记为:1、箱体,2、进气口,3、第一抽风组件,4、电源组件,5、一级净化腔,6、二级净化腔,7、第一开口,8、第一过滤组件,9、第二开口,10、第二过滤组件,11、第二抽风组件,12、出气口,13、第一过滤板,14、第二过滤板,15、底座,16、紫外线灯,17、弧形反射部,18、硬质导电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各附图,对本技术做详细描述。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灭菌杀毒空气净化器,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顶部设有进气口2,位于进气口下方的箱体内腔中安装有第一抽风组件3,所述第一抽风组件下方设有电源组件4;位于所述第一抽风组件下方的依次设有一级净化腔5和与一级净化腔连通的二级净化腔6,所述一级净化腔顶部设有第一开口7,所述第一开口上装有第一过滤组件8,所述第一过滤组件的外径均由顶部向底部逐渐收敛,所述二级净化腔顶部设有连通一级净化腔的第二开口9,所述第二开口装有斗状的第二过滤组件10,所述第二过滤组件的外径由顶部向底部逐渐收敛,且第二过滤组件的外壁向箱体的轴心线凹陷形成内凹的弧面,所述二级净化腔下方设有第二抽风组件11,所述第二抽风组件下方设有箱体内腔一侧设有出气口12;所述第一抽风组件上方装有第一过滤板13,所述第一抽风组件与第一过滤板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第一过滤板中装有干燥剂。所述第二抽风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灭菌杀毒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所述箱体顶部设有进气口,位于进气口下方的箱体内腔中安装有第一抽风组件,所述第一抽风组件下方设有电源组件;/n位于所述第一抽风组件下方的依次设有一级净化腔和与一级净化腔连通的二级净化腔,所述一级净化腔顶部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上装有第一过滤组件,所述第一过滤组件的外径均由顶部向底部逐渐收敛,所述二级净化腔顶部设有连通一级净化腔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装有斗状的第二过滤组件,所述第二过滤组件的外径由顶部向底部逐渐收敛,且第二过滤组件的外壁向箱体的轴心线凹陷形成内凹的弧面,所述二级净化腔下方设有第二抽风组件,所述第二抽风组件下方设有箱体内腔一侧设有出气口;/n所述第一过滤组件下方设有紫外线灯,所述紫外线灯用于固定第一过滤组件,所述紫外线灯通过硬质导电线电性连接电源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灭菌杀毒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所述箱体顶部设有进气口,位于进气口下方的箱体内腔中安装有第一抽风组件,所述第一抽风组件下方设有电源组件;
位于所述第一抽风组件下方的依次设有一级净化腔和与一级净化腔连通的二级净化腔,所述一级净化腔顶部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上装有第一过滤组件,所述第一过滤组件的外径均由顶部向底部逐渐收敛,所述二级净化腔顶部设有连通一级净化腔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装有斗状的第二过滤组件,所述第二过滤组件的外径由顶部向底部逐渐收敛,且第二过滤组件的外壁向箱体的轴心线凹陷形成内凹的弧面,所述二级净化腔下方设有第二抽风组件,所述第二抽风组件下方设有箱体内腔一侧设有出气口;
所述第一过滤组件下方设有紫外线灯,所述紫外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国夫
申请(专利权)人:慈溪市贝联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