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风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2942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风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其中新风装置包括:第一蜗壳,第一蜗壳具有进风口;第二蜗壳,第二蜗壳与第一蜗壳连接,第二蜗壳和第一蜗壳之间限定出相互连通的进风通道和敞开口,敞开口位于进风口和排风口之间;过滤模块,过滤模块适于穿过敞开口插设在进风通道内以使从进风口流向进风通道内的气流流经过滤模块后流向排风口;传感器模块;挡板,挡板与第一蜗壳的内壁连接,挡板和传感器模块位于过滤模块的同一侧,且挡板位于传感器模块的邻近敞开口的一端。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新风装置,挡板对人手具有阻挡的作用,由此用户无法通过敞开口触摸到传感器模块,从而可以提升新风装置的安全性以及传感器模块工作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风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本技术涉及空气调节
,尤其是涉及一种新风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新风装置内设有可拆卸的过滤模块,当过滤模块抽出时,用户可能通过过滤模块的插口触碰到新风装置内的传感器模块,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新风装置,所述新风装置具有安全性高的优点。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上述新风装置。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新风装置,包括:第一蜗壳,所述第一蜗壳具有进风口;第二蜗壳,所述第二蜗壳与所述第一蜗壳连接,所述第二蜗壳和所述第一蜗壳之间限定出相互连通的进风通道和敞开口,所述第二蜗壳具有排风口,所述进风口和所述排风口均与所述进风通道连通,所述敞开口位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排风口之间;过滤模块,所述过滤模块适于穿过所述敞开口插设在所述进风通道内以使从所述进风口流向所述进风通道内的气流流经所述过滤模块后流向所述排风口;传感器模块,所述传感器模块与所述第一蜗壳的内壁连接,且所述传感器模块位于所述过滤模块的邻近所述进风口的一侧;挡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蜗壳,所述第一蜗壳具有进风口;/n第二蜗壳,所述第二蜗壳与所述第一蜗壳连接,所述第二蜗壳和所述第一蜗壳之间限定出相互连通的进风通道和敞开口,所述第二蜗壳具有排风口,所述进风口和所述排风口均与所述进风通道连通,所述敞开口位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排风口之间;/n过滤模块,所述过滤模块适于穿过所述敞开口插设在所述进风通道内以使从所述进风口流向所述进风通道内的气流流经所述过滤模块后流向所述排风口;/n传感器模块,所述传感器模块与所述第一蜗壳的内壁连接,且所述传感器模块位于所述过滤模块的邻近所述进风口的一侧;/n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第一蜗壳的内壁连接,所述挡板和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蜗壳,所述第一蜗壳具有进风口;
第二蜗壳,所述第二蜗壳与所述第一蜗壳连接,所述第二蜗壳和所述第一蜗壳之间限定出相互连通的进风通道和敞开口,所述第二蜗壳具有排风口,所述进风口和所述排风口均与所述进风通道连通,所述敞开口位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排风口之间;
过滤模块,所述过滤模块适于穿过所述敞开口插设在所述进风通道内以使从所述进风口流向所述进风通道内的气流流经所述过滤模块后流向所述排风口;
传感器模块,所述传感器模块与所述第一蜗壳的内壁连接,且所述传感器模块位于所述过滤模块的邻近所述进风口的一侧;
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第一蜗壳的内壁连接,所述挡板和所述传感器模块位于所述过滤模块的同一侧,且所述挡板位于所述传感器模块的邻近所述敞开口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敞开口所在的平面定义为参考面,所述挡板在所述参考面上的投影面积大于等于所述传感器模块在所述参考面上的投影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敞开口的长度方向和/或宽度方向上,所述挡板的尺寸大于等于所述传感器模块的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模块在所述参考面上的投影位于所述挡板在所述参考面上的投影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装置还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与所述第一蜗壳的内壁连接,所述传感器模块包括:
传感器;
支架,所述传感器固定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支架与所述固定座通过紧固件连接或卡接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CO2传感器、甲醛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先送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