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本技术涉及空气处理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在空调器的使用过程中,由于室内环境通常处在较为封闭状态。为了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在空调器上增加新风功能,通过将室外新风引入室内。然而,通常室外温度与室内温度存在温差,在空调器将室外空气引入室内的同时,影响了空调器的制冷/制热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空调室内机,该空调室内机在实现通过引进新风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同时,可以保证制冷/制热效果,并且该空调室内机的空气处理单元的气流换热均匀且工作噪音较低。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空调室内机的空调器。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内限定出相互隔开的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所述机壳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容纳腔连通的第一回风口和第一出风口,所述机壳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二容纳腔连通的第二出风口及新风进口;室内换热单元,所述室内换热单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机壳,所述机壳内限定出相互隔开的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所述机壳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容纳腔连通的第一回风口和第一出风口,所述机壳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二容纳腔连通的第二出风口及新风进口;/n室内换热单元,所述室内换热单元设在所述第一容纳腔内,所述室内换热单元包括第一风机组件和第一换热器部件,所述第一风机组件可驱动气流从所述第一回风口进入所述第一容纳腔内与所述第一换热器部件换热后从所述第一出风口吹出;/n空气处理单元,所述空气处理单元设在所述第二容纳腔内,所述空气处理单元包括第二风机组件和第二换热器部件,所述第二风机组件设在所述第二换热器部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所述机壳内限定出相互隔开的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所述机壳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容纳腔连通的第一回风口和第一出风口,所述机壳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二容纳腔连通的第二出风口及新风进口;
室内换热单元,所述室内换热单元设在所述第一容纳腔内,所述室内换热单元包括第一风机组件和第一换热器部件,所述第一风机组件可驱动气流从所述第一回风口进入所述第一容纳腔内与所述第一换热器部件换热后从所述第一出风口吹出;
空气处理单元,所述空气处理单元设在所述第二容纳腔内,所述空气处理单元包括第二风机组件和第二换热器部件,所述第二风机组件设在所述第二换热器部件在气流流动方向上的下游,所述第二风机组件可驱动气流从所述新风进口进入所述第二容纳腔内与所述第二换热器部件换热后从所述第二出风口吹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机组件包括轴流风轮、对旋风轮和斜流风轮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二风机组件包括离心风轮、轴流风轮或斜流风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部件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换热器部件沿竖直方向延伸,或者所述第二换热器部件在由上至下的方向上朝向后倾斜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机组件包括轴流风轮或斜流风轮,所述第二换热器部件沿竖直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机组件包括离心风轮,所述第二换热器部件在由上至下的方向上朝向后倾斜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容纳腔内设有隔板,所述第二换热器部件的底部设置第二接水盘,所述隔板位于所述第二接水盘的水平方向上的一侧,所述隔板和所述第二接水盘共同将所述第二容纳腔分隔为进风腔和出风腔,所述新风进口形成在所述进风腔的侧壁上,所述第二出风口形成在所述出风腔的侧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二容纳腔连通的第二回风口,所述第二风机组件可驱动气流从所述第二回风口进入所述第二容纳腔内与所述第二换热器部件换热后从所述第二出风口吹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二容纳腔连通的第三回风口,所述第二风机组件可驱动气流从所述第三回风口进入所述第二容纳腔内与所述第二换热器部件换热后从所述第二出风口吹出,所述第三回风口处设有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第三回风口的开关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回风口设在所述新风进口的上方,所述第三回风口设在所述新风进口的左右两侧。
10.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杰,黄愉太,张滔,陈志航,周何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