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地暖用的电热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2936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地暖用的电热膜,所述电地暖用的电热膜包括温控器和电热膜本体,所述电热膜本体包括至少三个结构相同电热膜组件,所述电热膜组件包括第一电热板、第二电热板和第三电热板,所述第一电热板、第二电热板和第三电热板上端两侧均设置有连接端子,所述第一电热板包括隔热板、设置在隔热板上的复合铝板、设置在复合铝板上的钢丝网、铺设在钢丝网上电缆线和铺设在电缆线上的塑料绝缘层,第二电热板和第三电热板的结构与第一电热板的结构相同,电缆线的两端与连接端子相连接,第一电热板上下两端设置有绝缘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电地暖用的电热膜能够达到减少热量向下传导、减少热量损耗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地暖用的电热膜
本技术涉及电地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地暖用的电热膜。
技术介绍
随着国内居住要求逐步提升,电地暖作为一种高效舒适的取暖方式,在国内逐步得到推广,地面电采暖系统是国际上最为舒适、健康并且日益普及的采暖方式。目前电地暖所采用的电热膜存在热量大量向下传导,在这种情况下,房间内升温不够,而楼下房间却会温暖起来,影响用户使用,也造成了资源浪费,热量损耗严重,房间内温度不够的问题,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目前电热膜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地暖用的电热膜,能够达到减少热量向下传导、减少热量损耗的效果。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地暖用的电热膜,所述电地暖用的电热膜包括温控器和电热膜本体,所述电热膜本体包括至少三个结构相同电热膜组件,所述电热膜组件包括第一电热板、第二电热板和第三电热板,所述第一电热板、第二电热板和第三电热板上端两侧均设置有连接端子,所述第一电热板包括隔热板、设置在隔热板上的复合铝板、设置在复合铝板上的钢丝网、铺设在钢丝网上电缆线和铺设在电缆线上的塑料绝缘层,所述第二电热板和第三电热板的结构与第一电热板的结构相同,所述电缆线的两端与连接端子相连接,所述第一电热板上下两端设置有绝缘板。依照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电热板通过导线和连接端子与第二电热板串联,所述第二电热板与第三电热板串联,所述三个电热膜组件之间通过导线和连接端子与温控器并联。这种连线方式便于温控器控制电地暖的功率。依照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电热膜组件上设置有温度探头,所述温度探头通过导线与温控器相连接。通过温度探头能够实时检测电地暖的温度。依照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电热板、第二电热板与第三电热板长2600mm-2700mm、宽300-340mm。依照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电缆线通过之字形设置在钢丝网上。依照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绝缘板通过焊接设置在第一电热板的上下两端。本技术实施的优点:本技术通过一种电地暖用的电热膜,所述电地暖用的电热膜包括温控器和电热膜本体,所述电热膜本体包括至少三个结构相同电热膜组件,所述电热膜组件包括第一电热板、第二电热板和第三电热板,所述第一电热板、第二电热板和第三电热板上端两侧均设置有连接端子,所述第一电热板包括隔热板、设置在隔热板上的复合铝板、设置在复合铝板上的钢丝网、铺设在钢丝网上电缆线和铺设在电缆线上的塑料绝缘层,所述第二电热板和第三电热板的结构与第一电热板的结构相同,所述电缆线的两端与连接端子相连接,所述第一电热板上下两端设置有绝缘板。能够达到减少热量向下传导、减少热量损耗的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电地暖用的电热膜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电地暖用的电热膜第一电热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注:1、温控器;2、连接端子;3、绝缘板;4、温控探头;5、第一电热板;6、第二电热板;7、第三电热板;8、隔热板;9、复合铝板;10、钢丝网;11、电缆线;12、塑料绝缘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电地暖用的电热膜,所述电地暖用的电热膜包括温控器1和电热膜本体,所述电热膜本体包括至少三个结构相同电热膜组件,所述电热膜组件包括第一电热板5、第二电热板6和第三电热板7,所述第一电热板5、第二电热板6和第三电热板7上端两侧均设置有连接端子2,所述第一电热板5包括隔热板8、设置在隔热板8上的复合铝板9、设置在复合铝板9上的钢丝网10、铺设在钢丝网10上电缆线11和铺设在电缆线11上的塑料绝缘层12,所述第二电热板6和第三电热板7的结构与第一电热板5的结构相同,所述电缆线11的两端与连接端子2相连接,所述第一电热板5上下两端设置有绝缘板3。在实际使用中,所述的隔热板可采用玻璃纤维、石棉、岩棉、硅酸盐等材料制成,以保障其充足的隔热性能。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热板5通过导线和连接端子2与第二电热板6串联,所述第二电热板6与第三电热板7串联,所述三个电热膜组件之间通过导线和连接端子2与温控器1并联。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热膜组件上设置有温度探头4,所述温度探头4通过导线与温控器1相连接。在实际使用中,所述的温度探头为一种温度传感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热板5、第二电热板6与第三电热板7长2600mm-2700mm、宽300-340mm。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缆线11通过之字形设置在钢丝网10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绝缘板3通过焊接设置在第一电热板5的上下两端。本技术实施的优点:本技术通过一种电地暖用的电热膜,所述电地暖用的电热膜包括温控器和电热膜本体,所述电热膜本体包括至少三个结构相同电热膜组件,所述电热膜组件包括第一电热板、第二电热板和第三电热板,所述第一电热板、第二电热板和第三电热板上端两侧均设置有连接端子,所述第一电热板包括隔热板、设置在隔热板上的复合铝板、设置在复合铝板上的钢丝网、铺设在钢丝网上电缆线和铺设在电缆线上的塑料绝缘层,所述第二电热板和第三电热板的结构与第一电热板的结构相同,所述电缆线的两端与连接端子相连接,所述第一电热板上下两端设置有绝缘板。能够达到减少热量向下传导、减少热量损耗的效果。这种连线方式便于温控器控制电地暖的功率。这种连线方式便于温控器控制电地暖的功率。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技术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公开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地暖用的电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地暖用的电热膜包括温控器和电热膜本体,所述电热膜本体包括至少三个结构相同电热膜组件,所述电热膜组件包括第一电热板、第二电热板和第三电热板,所述第一电热板、第二电热板和第三电热板上端两侧均设置有连接端子,所述第一电热板包括隔热板、设置在隔热板上的复合铝板、设置在复合铝板上的钢丝网、铺设在钢丝网上电缆线和铺设在电缆线上的塑料绝缘层,所述第二电热板和第三电热板的结构与第一电热板的结构相同,所述电缆线的两端与连接端子相连接,所述第一电热板上下两端设置有绝缘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地暖用的电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地暖用的电热膜包括温控器和电热膜本体,所述电热膜本体包括至少三个结构相同电热膜组件,所述电热膜组件包括第一电热板、第二电热板和第三电热板,所述第一电热板、第二电热板和第三电热板上端两侧均设置有连接端子,所述第一电热板包括隔热板、设置在隔热板上的复合铝板、设置在复合铝板上的钢丝网、铺设在钢丝网上电缆线和铺设在电缆线上的塑料绝缘层,所述第二电热板和第三电热板的结构与第一电热板的结构相同,所述电缆线的两端与连接端子相连接,所述第一电热板上下两端设置有绝缘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地暖用的电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热板通过导线和连接端子与第二电热板串联,所述第二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村充宏
申请(专利权)人:发速金属制品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