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并联电池组唤醒控制系统及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并联电池组唤醒控制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为应对用户对储能电池的功率及续航时间的需求增长,若仍采用单电池组方案,势必增加电池组电芯的能量密度及电芯容量,从而增加电池组的体积及重量,并增加电池组的研发、制造、运输及安装成本。而采用电池组并联方案,从研发角度来讲,只需要设计一套低容量方案,减少了开发商研发及安规认证成本。目前,现有储能系统的唤醒方式为通过多级并联的系统储能逆变器(PCS)的功率端输出,再传递到与之相连接的单机系统的动力线PACK+、PACK-端,PACK系统自身的激活电路检测到PACK端有输出后再激活自身PACK系统,或者通过系统自身的物理按键逐一激活系统。此种唤醒方式简单可靠,易于实现,被广泛应用于储能电站的多机并联系统。然而,现有技术中在多组PACK并联使用的条件下,使用PACK功率端输出来唤醒其余PACK的方式只能唤醒负载端无检测的情况。当负载端的PCS需要检测PACK状态后才能正常输出的情况时,无法满足该应用场景,此外负载输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并联电池组唤醒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并联连接的第一电池组及第二电池组;/n所述第一电池组包括第一控制单元,所述第二电池组包括第二控制单元;/n所述第一电池组用于接收第一触发信号,以唤醒所述第一控制单元;/n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用于在被唤醒后输出第一驱动信号;/n所述第二电池组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电池组发送的第二驱动信号,并将所述第二驱动信号处理后传输给所述第二控制单元,以唤醒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其中,所述第二驱动信号为经所述第一电池组对所述第一驱动信号处理后输出的信号。/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并联电池组唤醒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并联连接的第一电池组及第二电池组;
所述第一电池组包括第一控制单元,所述第二电池组包括第二控制单元;
所述第一电池组用于接收第一触发信号,以唤醒所述第一控制单元;
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用于在被唤醒后输出第一驱动信号;
所述第二电池组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电池组发送的第二驱动信号,并将所述第二驱动信号处理后传输给所述第二控制单元,以唤醒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其中,所述第二驱动信号为经所述第一电池组对所述第一驱动信号处理后输出的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联电池组唤醒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池组还包括:
第一信号处理单元,包括第一驱动模块、第一隔离元件及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驱动信号处理后得到所述第二驱动信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并联电池组唤醒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模块电连接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一隔离元件之间,所述第一处理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一隔离元件,所述第一驱动模块用于接收第一驱动信号,并对所述第一驱动信号驱动放大后导通所述第一隔离元件,所述第一隔离元件用于在导通后控制所述第一处理模块输出所述第二驱动信号。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并联电池组唤醒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池组还包括:
第二信号处理单元,包括第二驱动模块、第二处理模块及第二隔离元件,所述第二驱动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二驱动信号,并根据第二驱动信号控制所述第二隔离元件导通,所述第二隔离元件用于导通后输出电压信号给所述第二处理模块,所述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电压信号后唤醒所述第二控制单元。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并联电池组唤醒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模块包括第一开关,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三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一隔离元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并联电池组唤醒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离元件包括第一发光单元及第一开关单元,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包括发射极和集电极,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的第一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三端,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的第二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集电极电连接于所述第一处理模块。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并联电池组唤醒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模块包括第二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好明,王万甲,张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