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激光照明光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42903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激光照明领域,提供一种激光照明光学系统,包括激光发光装置、聚焦入射模组、波长转换装置、反光杯、变焦出射模组,反光杯具有第一焦点和第二焦点,所述波长转换装置位于所述第一焦点上;所述聚焦入射模组接收来自激光发光装置的光线并通过通光孔将光线汇聚到波长转换装置上,经波长转换装置转换后的光线由波长转换装置反射到反光杯上,再经反光杯反射且汇聚到第二焦点,并由变焦出射模组发射出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反光杯双焦点的反射特性,将激光聚集进入波长转换装置,经波长转换装置转换过的激光经过反光杯反射后,汇聚到反光第二焦点,再由变焦出射模组出射,根据需求,通过调整变焦透镜的位置实现超远距离或较近距离的照明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激光照明光学系统
本技术涉及激光照明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激光照明光学系统。
技术介绍
传统照明领域使用的光源多为卤素灯泡,此类光源显色性好,但由于其光电转换效率低、使用寿命短的特点严重限制了其在照明领域的应用与发展。近年来,新兴的半导体光源LED由于其发光效率高、稳定性好、寿命长的特点,其被广泛应用到各类照明设备中。LED为具有一定发光面积的扩展光源,其发光面积也随着功率增大而增大。但由于LED并非理想的点光源,在特定的结构空间下,光学系统尺寸将严重受限制,基于扩展光源光学设计的难度会大大增加;且由于LED面光源的属性,在小尺寸光学系统的限制下,无法实现超高亮度的聚光,即出射发散角相比点光源光学系统的更大,因此点光源的使用对于照明设备内部空间的压缩及光学性能的提升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LED作为点光源而使光学系统尺寸受到限制,导致增大光学设计的难度和无法实现超高亮度的聚光,提供一种激光照明光学系统,达到降低光学设计难度和实现超高亮度聚光的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激光照明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光发光装置(101)、聚焦入射模组、波长转换装置(301)、带有通光孔的反光杯(401)、变焦出射模组,所述反光杯(401)具有第一焦点(801)和第二焦点(802),所述波长转换装置(301)位于所述第一焦点(801)上;所述聚焦入射模组接收来自激光发光装置(101)的光线并通过所述通光孔将所述光线汇聚到波长转换装置(301)上,经波长转换装置(301)转换后的光线由波长转换装置(301)反射到反光杯(401)上,再经反光杯(401)反射汇聚到第二焦点(802),并由变焦出射模组发射出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激光照明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光发光装置(101)、聚焦入射模组、波长转换装置(301)、带有通光孔的反光杯(401)、变焦出射模组,所述反光杯(401)具有第一焦点(801)和第二焦点(802),所述波长转换装置(301)位于所述第一焦点(801)上;所述聚焦入射模组接收来自激光发光装置(101)的光线并通过所述通光孔将所述光线汇聚到波长转换装置(301)上,经波长转换装置(301)转换后的光线由波长转换装置(301)反射到反光杯(401)上,再经反光杯(401)反射汇聚到第二焦点(802),并由变焦出射模组发射出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激光照明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杯(401)为椭球面反光杯或类椭球面反光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激光照明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椭球面反光杯(401)的长轴和短轴的比例为1.1:1~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激光照明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焦出射模组包括小透镜(501)、变焦调节透镜(502),所述小透镜(501)和变焦调节透镜(502)的组合焦点与所述第二焦点(802)重合;所述小透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虎胡世雄黄成陈国平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光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