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市政用给排水排污管道,包括内管道和外管道,外管道位于内管道的外侧,且与内管道固定连接,内管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水泵,内管道的外侧开设有第一进水口,且第一进水口与水泵的进水管相连通,内管道的内侧开设有第一出水口,且第一出水口与水泵的出水管相连通,第一出水口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喷头,内管道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摄像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排污管道技术领域,具体是提供了一种市政用给排水排污管道,本方案通过设置有水泵和第一进水口等,使得本市政用给排水排污管道可以通过水泵和喷头对管道内部经常冲洗,有效防止了管道内部出现堵塞现象,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排污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市政用给排水排污管道
本技术涉及排污管道
,具体是指一种市政用给排水排污管道。
技术介绍
给排水是任何建筑都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给排水系统中,排污管道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现有的市政用给排水排污管道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管道内部容易出现堵塞的现象,这不仅降低了排污效率,而且容易对排污管道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市政用给排水排污管道。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一种市政用给排水排污管道,包括内管道和外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道位于内管道的外侧,且与内管道固定连接,所述内管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内管道的外侧开设有第一进水口,且所述第一进水口与水泵的进水管相连通,所述内管道的内侧开设有第一出水口,且所述第一出水口与水泵的出水管相连通,所述第一出水口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喷头,便于对内管道内部存留的污泥进行冲刷,防止杂物过多,造成管道内部的堵塞,影响排污效率,所述内管道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摄像头,便于对内管道内部的疏堵情况进行观察,所述外管道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当污水流量较大时,可以起到一定的分流作用,一定程度上,对内管道起到了较好的保护作用,延长了本市政用给排水排污管道的使用寿命,所述第二进水口的内部和第二出水口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电磁阀,便于对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的开合进行控制。进一步地,所述内管道的一侧开设有两个安装槽,两个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所述水泵与摄像头电性连接,所述水泵和电磁阀分别与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便于对水泵和摄像头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进一步地,所述内管道的两侧均卡合连接有固定块,且两个所述固定块与外管道卡合连接,使得内管道与外管道结合的更为牢固。进一步地,所述外管道的中部位置开设有第三进水口,所述第三进水口的一端螺纹连接有盖子,便于工作人员向外管道的内部添加清水。进一步地,所述内管道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透明防水罩,所述摄像头位于透明防水罩的内部,对摄像头起到了较好的防护作用。进一步地,所述内管道与外管道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强柱,所述内管道与喷头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强台,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喷头的稳定性。采用上述结构本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方案通过设置有水泵、第一进水口、第一出水口、喷头、摄像头、第一继电器、第三进水口和盖子,使得本市政用给排水排污管道可以通过水泵和喷头对管道内部经常冲洗,有效防止了管道内部出现堵塞现象,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排污效率。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一种市政用给排水排污管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市政用给排水排污管道加强台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内管道,2、外管道,3、水泵,4、第一进水口,5、第一出水口,6、喷头,7、摄像头,8、第二进水口,9、第二出水口,10、电磁阀,11、第一继电器,12、第二继电器,13、固定块,14、第三进水口,15、加强柱,16、加强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如图1-2所示,本技术一种市政用给排水排污管道,包括内管道1和外管道2,所述外管道2位于内管道1的外侧,且与内管道1固定连接,所述内管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水泵3,所述内管道1的外侧开设有第一进水口4,且所述第一进水口4与水泵3的进水管相连通,所述内管道1的内侧开设有第一出水口5,且所述第一出水口5与水泵3的出水管相连通,所述第一出水口5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喷头6,所述内管道1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摄像头7,所述外管道2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二进水口8和第二出水口9,所述第二进水口8的内部和第二出水口9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电磁阀10。所述内管道1的一侧开设有两个安装槽,两个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继电器11和第二继电器12,所述水泵3与摄像头7电性连接,所述水泵3和电磁阀10分别与第一继电器11和第二继电器12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11和第二继电器12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内管道1的两侧均卡合连接有固定块13,且两个所述固定块13与外管道2卡合连接,所述外管道2的中部位置开设有第三进水口14,所述第三进水口14的一端螺纹连接有盖子,所述内管道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透明防水罩,所述摄像头7位于透明防水罩的内部,所述内管道1与外管道2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强柱15,所述内管道1与喷头6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强台16。具体使用时,摄像头7对内管道1内部情况的信息进行采集,当内管道1内部的污泥或杂物较多时,则会将信号传递给第一继电器11,第一继电器11控制水泵3的工作,水泵3则会将内管道1与外管道2之间的水用来对内管道1的内部进行冲洗,喷头6的设置,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冲洗能力和冲洗效率,当内管道1与外管道2之间水较少或者没水时,相关人员可以打开盖子,通过第三进水口14向内管道1与外管道2之间加入适量的清水,当流过内管道1内部的水较大时,第二继电器12则会控制电磁阀10工作,将第二进水口8和第二出水口9打开,起到一定的分流作用,一定程度上,对内管道1起到了较好的保护作用,延长了本市政用给排水排污管道的使用寿命,内管道1两侧均卡合连接的固定块13,使得内管道1与外管道2结合的更为牢固,内管道1内侧固定连接的透明防水罩,对摄像头7起到了较好的防护作用,内管道1与喷头6之间固定连接的加强台16,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喷头6的稳定性。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市政用给排水排污管道,包括内管道和外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道位于内管道的外侧,且与内管道固定连接,所述内管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内管道的外侧开设有第一进水口,且所述第一进水口与水泵的进水管相连通,所述内管道的内侧开设有第一出水口,且所述第一出水口与水泵的出水管相连通,所述第一出水口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喷头,所述内管道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摄像头,所述外管道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二进水口的内部和第二出水口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电磁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用给排水排污管道,包括内管道和外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道位于内管道的外侧,且与内管道固定连接,所述内管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内管道的外侧开设有第一进水口,且所述第一进水口与水泵的进水管相连通,所述内管道的内侧开设有第一出水口,且所述第一出水口与水泵的出水管相连通,所述第一出水口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喷头,所述内管道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摄像头,所述外管道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二进水口的内部和第二出水口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电磁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用给排水排污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道的一侧开设有两个安装槽,两个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所述水泵与摄像头电性连接,所述水泵和电磁阀分别与第一继电器和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美姣,
申请(专利权)人:刘美姣,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