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连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2715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轴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轴连轴承,包括:外圈、中心轴、设于所述外圈与所述中心轴之间的两个滚子轴承和设置在两个滚子轴承之间的双向推力轴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轴连轴承通过在中心轴和外圈之间的安装腔的两端设置滚子轴承承受径向载荷,在两个滚子轴承之间设置双向推力轴承承受轴向载荷提高了轴连轴承承受轴向载荷的能力也避免了装配时过定位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轴连轴承
本技术属于轴承
,具体涉及一种轴连轴承。
技术介绍
本部分提供的仅仅是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并不必然是现有技术。现有的三列轴连轴承是两侧圆柱滚子,中间球的结构,依靠圆柱滚子承受径向载荷,球承受轴向载荷。但因为三列滚子,会带来过定位的问题,且中间球能承受的轴向载荷有限。故该轴承用在径向载荷大且轴向载荷大的工况时,容易出现中间球滚子故障,影响轴承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轴连轴承承受载荷能力有限的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轴连轴承,包括:外圈;与所述外圈同轴设置的中心轴,所述外圈套设于所述中心轴的外侧,并且所述中心轴与所述外圈之间形成安装腔;设于所述安装腔内的两个滚子轴承,所述两个滚子轴承套设于所述中心轴的外侧,其中一个所述滚子轴承设于所述安装腔的一端,另一个所述滚子轴承设于所述安装腔的另一端;设于所述安装腔内的双向推力轴承,所述双向推力轴承设于所述两个滚子轴承之间,并且所述双向推力轴承套设于所述中心轴的外侧。本技术提出的轴连轴承通过在中心轴和外圈之间的安装腔的两端设置滚子轴承承受径向载荷,在两个滚子轴承之间设置双向推力轴承承受轴向载荷提高了轴连轴承承受轴向载荷的能力也避免了装配时过定位的问题。另外,根据本技术的轴连轴承,还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双向推力轴承为双向球推力轴承或双向圆柱推力轴承。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双向推力轴承包括与所述外圈固定连接的第一座圈和第三座圈、与所述中心轴固定连接的第二座圈,设于所述第一座圈和所述第二座圈之间的第一保持架和设于所述第二座圈和所述第三座圈之间的第二保持架,所述第一座圈朝向所述第二座圈的一侧、所述第二座圈的两侧和所述第三座圈朝向所述第二座圈的一侧均环设有球道,所述第一保持架和所述第二保持架均设有若干球槽,所述推力轴承还包括以可转动的方式设于所述若干球槽内的若干金属球,所述金属球能够沿所述球道滚动。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座圈与所述外圈一体成型,所述第二座圈与所述中心轴一体成型。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圈的内侧对应所述第三座圈的内侧的位置设有限位台阶,所述第三座圈与所述外圈过盈连接。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轴连轴承还包括设于所述安装腔的第一端口处的第一密封圈和设于所述安装腔的第二端口处的第二密封圈。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圈为与所述外圈固定连接的外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为与所述中心轴固定连接的内密封圈。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密封圈包括与所述外圈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的第一密封部,所述内密封圈包括与所述中心轴连接的第二连接部和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垂直的第二密封部,所述第一密封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抵接。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部呈Y型,所述Y型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均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不同部位抵接。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方式的剖视示意图;附图中各标记表示如下:10:轴连轴承;20:外圈;30:中心轴;40:滚子轴承;50:双向推力轴承、51:第一座圈、52:第二座圈、53:第三座圈、54:第一保持架、55:第二保持架、56:金属球;61:第一密封圈、611:第一连接部、612:第一密封部、62:第二密封圈、621:第二连接部、622:第二密封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文中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特定示例实施方式的目的,而无意于进行限制。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地指出,否则如文中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所述”也可以表示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含有”以及“具有”是包含性的,并且因此指明所陈述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存在或者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文中描述的方法步骤、过程、以及操作不解释为必须要求它们以所描述或说明的特定顺序执行,除非明确指出执行顺序。还应当理解,可以使用另外或者替代的步骤。尽管可以在文中使用术语、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多个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不应被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可以仅用来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与另一区域、层或部段区分开。除非上下文明确地指出,否则诸如“”、“第二”之类的术语以及其它数字术语在文中使用时并不暗示顺序或者次序。因此,以下讨论的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在不脱离示例实施方式的教导的情况下可以被称作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为了便于描述,可以在文中使用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来描述如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者特征相对于另一元件或者特征的关系,这些相对关系术语例如为“内部”、“外部”、“内侧”、“外侧”、“下面”、“下方”、“上面”、“上方”等。这种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意于包括除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者操作中装置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在图中的装置翻转,那么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方”的元件将随后定向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术语“在……下方”可以包括在上和在下的方位。装置可以另外定向(旋转90度或者在其它方向)并且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对关系描述符相应地进行解释。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轴连轴承10,包括:外圈20;与外圈20同轴设置的中心轴30,外圈20套设于中心轴30的外侧,并且中心轴30与外圈20之间形成安装腔;设于安装腔内的两个滚子轴承40,两个滚子轴承40套设于中心轴30的外侧,其中一个滚子轴承40设于安装腔的一端,另一个滚子轴承40设于安装腔的另一端;设于安装腔内的双向推力轴承50,双向推力轴承50设于两个滚子轴承40之间,并且双向推力轴承50套设于中心轴30的外侧。本技术提出的轴连轴承10通过在中心轴30和外圈20之间的安装腔的两端设置滚子轴承40承受径向载荷,在两个滚子轴承40之间设置双向推力轴承50承受轴向载荷提高了轴连轴承10承受轴向载荷的能力也避免了装配时过定位的问题。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轴连轴承,其特征在于,包括:/n外圈;/n与所述外圈同轴设置的中心轴,所述外圈套设于所述中心轴的外侧,并且所述中心轴与所述外圈之间形成安装腔;/n设于所述安装腔内的两个滚子轴承,所述两个滚子轴承套设于所述中心轴的外侧,其中一个所述滚子轴承设于所述安装腔的一端,另一个所述滚子轴承设于所述安装腔的另一端;/n设于所述安装腔内的双向推力轴承,所述双向推力轴承设于所述两个滚子轴承之间,并且所述双向推力轴承套设于所述中心轴的外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连轴承,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圈;
与所述外圈同轴设置的中心轴,所述外圈套设于所述中心轴的外侧,并且所述中心轴与所述外圈之间形成安装腔;
设于所述安装腔内的两个滚子轴承,所述两个滚子轴承套设于所述中心轴的外侧,其中一个所述滚子轴承设于所述安装腔的一端,另一个所述滚子轴承设于所述安装腔的另一端;
设于所述安装腔内的双向推力轴承,所述双向推力轴承设于所述两个滚子轴承之间,并且所述双向推力轴承套设于所述中心轴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连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推力轴承为双向球推力轴承或双向圆柱推力轴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连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推力轴承包括与所述外圈固定连接的第一座圈和第三座圈、与所述中心轴固定连接的第二座圈,设于所述第一座圈和所述第二座圈之间的第一保持架和设于所述第二座圈和所述第三座圈之间的第二保持架,所述第一座圈朝向所述第二座圈的一侧、所述第二座圈的两侧和所述第三座圈朝向所述第二座圈的一侧均环设有球道,所述第一保持架和所述第二保持架均设有若干球槽,所述双向推力轴承还包括以可转动的方式设于所述若干球槽内的若干金属球,所述金属球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大伟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