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紧螺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2706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锁紧螺母,包括下螺母体,下螺母体的中心设下螺纹孔,下螺母体的上端面一体连接有薄壁套筒,其特征在于:薄壁套筒内活动装入上螺母体,上螺母体在装入薄壁套筒的内孔后由薄壁套筒的上端口翻边进行限位,上螺母体的中心设上螺纹孔,上螺母体与下螺母体之间可进行相对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装配在一起的上下螺母体的相互并紧来实现锁紧螺母的自锁紧功能,使锁紧螺母产品能够具有更可靠的紧固防松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锁紧螺母
本技术涉及一种紧固件产品,具体涉及一种锁紧螺母。
技术介绍
在紧固件的螺母产品中,锁紧螺母因其具有自锁紧功能、结构简单而得到大范围的应用。但是,现有技术的锁紧螺母只是起到简单的防松作用,其防松作用不如双螺母并紧的螺纹紧固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利用装配在一起的上下螺母体的相互并紧来实现自锁紧功能,能够具有更可靠紧固防松性能的锁紧螺母。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施的:锁紧螺母,包括下螺母体,下螺母体的中心设下螺纹孔,下螺母体的上端面一体连接有薄壁套筒,其特征在于:薄壁套筒内活动装入上螺母体,上螺母体在装入薄壁套筒的内孔后由薄壁套筒的上端口翻边进行限位,上螺母体的中心设上螺纹孔,上螺母体与下螺母体之间可进行相对转动。上述技术方案的锁紧螺母,以装配在一起的上下螺母体的相互并紧来实现自锁紧功能,上螺母体代替了现有技术锁紧螺母中的尼龙或金属垫圈,在使用时首先将下螺母体进行螺纹拧紧,然后再将下螺母体进行螺纹拧紧,从而实现锁紧螺母的双螺母并紧方式,使锁紧螺母产品能够具有更可靠的紧固防松性能,同时也能够使双螺母并紧产品更易实现一体化和便捷化管理。作为优选,所述上螺母体位于薄壁套筒内孔的下部为圆柱体,圆柱体的外径匹配薄壁套筒的内孔孔径,所述上螺母体离开薄壁套筒内孔的上部为外六角体。附图说明本技术有如下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顶部方向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有关细节和工作原理:如图所示,本技术的锁紧螺母,包括下螺母体5,下螺母体5的外缘轮廓为外六角体,下螺母体5的中心设下螺纹孔6,下螺母体5的上端面一体连接有薄壁套筒4,薄壁套筒4内活动装入上螺母体1,上螺母体1位于薄壁套筒4内孔的下部外缘轮廓42为圆柱体,圆柱体的外径匹配薄壁套筒4的内孔孔径,上螺母体1离开薄壁套筒4内孔的上部外缘轮廓41为外六角体,以方便扳手工具对上螺母体1进行单独拧动操作,上螺母体1在装入薄壁套筒4的内孔后由薄壁套筒4的上端口翻边3进行限位,上螺母体1与下螺母体5之间可进行相对转动,上螺母体1的中心设上螺纹孔2,上螺纹孔2、下螺纹孔6具有相同的螺纹尺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锁紧螺母,包括下螺母体,下螺母体的中心设下螺纹孔,下螺母体的上端面一体连接有薄壁套筒,其特征在于:薄壁套筒内活动装入上螺母体,上螺母体在装入薄壁套筒的内孔后由薄壁套筒的上端口翻边进行限位,上螺母体的中心设上螺纹孔,上螺母体与下螺母体之间可进行相对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锁紧螺母,包括下螺母体,下螺母体的中心设下螺纹孔,下螺母体的上端面一体连接有薄壁套筒,其特征在于:薄壁套筒内活动装入上螺母体,上螺母体在装入薄壁套筒的内孔后由薄壁套筒的上端口翻边进行限位,上螺母体的中心设上螺纹孔,上螺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大森
申请(专利权)人:瑞安市威孚标准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