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2646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杆,包括杆体,分别设置于所述杆体两端的大头部与小头部,所述大头部内设置有与曲轴相配合的第一轴孔,所述小头部内设置有与活塞销相配合的第二轴孔,所述大头部的圆周面上设置有第一导油槽,所述第一导油槽用于向所述第一轴孔传送润滑油,所述大头部的内壁设置有用于存储所述润滑油的第一储油槽;所述小头部的圆周面上设置有第二导油槽,所述第二导油槽用于向所述第二轴孔传送所述润滑油,所述小头部的内壁设置有用于存储所述润滑油的第二储油槽。该连杆中导油槽与储油槽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减少了连杆上的毛边,保证其与活塞销或曲轴之间的配合,从而保证连杆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杆
本技术涉及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空压机的连杆。
技术介绍
空气压缩机作为能提供洁净空气的空气源,在医疗、食品、化工等对空气质量要求高的行业有着非常广泛的市场,空气压缩机的压缩方式有多种,其中有一种活塞式空气压缩机是通过曲轴转动带动连杆活塞在气缸内往复运动实现空气压缩,在活塞式空气压缩机中,连杆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由于连杆两端与相配合的活塞销、曲轴之间不装配轴承,是采取机油润滑的方式,因此,在连杆内会设置有油孔、油槽,现有的油孔、油槽设置于主孔的内壁,沿主孔内壁径向设置,由于压铸模具的设计原因,对于现有的油孔、油槽需要采用金加工的方式处理,而这些位置的加工均与主孔之间存在相贯通的要求,在加工时会产生加工铝屑或毛刺,而连杆与活塞销或曲轴之间的配合间隙很小,铝屑或毛刺会使连杆卡死,从而使产品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杆,该连杆中导油槽与储油槽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减少了连杆上的毛边,保证其与活塞销或曲轴之间的配合,从而保证连杆的使用寿命。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连杆,包括杆体,分别设置于所述杆体两端的大头部与小头部,所述大头部内设置有与曲轴相配合的第一轴孔,所述小头部内设置有与活塞销相配合的第二轴孔,所述大头部的圆周面上设置有第一导油槽,所述第一导油槽用于向所述第一轴孔传送润滑油,所述大头部的内壁设置有用于存储所述润滑油的第一储油槽;所述小头部的圆周面上设置有第二导油槽,所述第二导油槽用于向所述第二轴孔传送所述润滑油,所述小头部的内壁设置有用于存储所述润滑油的第二储油槽。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储油槽在所述大头部的内壁沿轴向设置,所述第二储油槽在所述小头部的内壁沿轴向设置。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导油槽包括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导油槽在所述大头部的圆周面上相对设置,每一所述第一导油槽的侧边设置有一所述第一储油槽。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导油槽包括一个,所述导油槽与所述连杆相对设置。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储油槽包括三个,三个所述第二储油槽在所述小头部的内壁呈等腰三角形设置。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本技术中在大头部的圆周面上设置第一导油槽,第一导油槽用于向第一轴孔传送润滑油,在大头部的内壁设置有用于存储润滑油的第一储油槽,第一储油槽在大头部的内壁沿轴向设置,第一导油槽与第一储油槽的设置可直接通过压铸的加工方式成型,加工方式简便,无需后续的金加工处理,减少了第一储油槽与第一导油槽处的铝屑或毛刺,保证第一轴孔与曲轴的配合使用,防止连杆卡死;同理,第二导油槽与第二储油槽也利用压铸的加工方式成型,减少第二储油槽与第二导油槽处的铝屑或毛刺,保证第二轴孔与活塞销的配合使用,因此,该连杆结构在保证原有润滑效果的同时,简化了加工工艺,减少了连杆上携带的铝屑或毛刺,保证其与活塞销或曲轴之间的配合,从而保证连杆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连杆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本技术中连杆主视图。其中:1、杆体;2、大头部;3、小头部;4、第一轴孔;5、第二轴孔;6、第一导油槽;7、第一储油槽;8、第二导油槽;9、第二储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参见图1~2所示,一种连杆,包括杆体1,分别设置于所述杆体1两端的大头部2与小头部3,所述大头部2内设置有与曲轴相配合的第一轴孔4,所述小头部3内设置有与活塞销相配合的第二轴孔5,所述大头部2的圆周面上设置有第一导油槽6,所述第一导油槽6用于向所述第一轴孔4传送润滑油,所述大头部2的内壁设置有用于存储所述润滑油的第一储油槽7;所述小头部3的圆周面上设置有第二导油槽8,所述第二导油槽8用于向所述第二轴孔5传送所述润滑油,所述小头部3的内壁设置有用于存储所述润滑油的第二储油槽9。该连杆中导油槽与储油槽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减少了连杆上的毛边,保证其与活塞销或曲轴之间的配合,从而保证连杆的使用寿命。参见图1所示,所述第一储油槽7在所述大头部2的内壁沿轴向设置,所述第二储油槽9在所述小头部3的内壁沿轴向设置。参见图1所示,所述第一导油槽6包括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导油槽6在所述大头部2的圆周面上相对设置,每一所述第一导油槽6的侧边设置有一所述第一储油槽7。参见图1所示,所述第二导油槽8包括一个,所述导油槽与所述连杆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储油槽9包括三个,三个所述第二储油槽在所述小头部3的内壁呈等腰三角形设置。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杆,包括杆体,分别设置于所述杆体两端的大头部与小头部,所述大头部内设置有与曲轴相配合的第一轴孔,所述小头部内设置有与活塞销相配合的第二轴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头部的圆周面上设置有第一导油槽,所述第一导油槽用于向所述第一轴孔传送润滑油,所述大头部的内壁设置有用于存储所述润滑油的第一储油槽;所述小头部的圆周面上设置有第二导油槽,所述第二导油槽用于向所述第二轴孔传送所述润滑油,所述小头部的内壁设置有用于存储所述润滑油的第二储油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杆,包括杆体,分别设置于所述杆体两端的大头部与小头部,所述大头部内设置有与曲轴相配合的第一轴孔,所述小头部内设置有与活塞销相配合的第二轴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头部的圆周面上设置有第一导油槽,所述第一导油槽用于向所述第一轴孔传送润滑油,所述大头部的内壁设置有用于存储所述润滑油的第一储油槽;所述小头部的圆周面上设置有第二导油槽,所述第二导油槽用于向所述第二轴孔传送所述润滑油,所述小头部的内壁设置有用于存储所述润滑油的第二储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油槽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鸿本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