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型旋装机油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2602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环保型旋装机油滤,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顶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进油孔,所述上壳体顶端的侧边设置有若干排油孔,所述上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所述下壳体侧边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下壳体的底端设置有下壳封堵阀,所述下壳封堵阀与所述下壳体之间通过螺纹结构连接,所述下壳封堵阀与所述下壳体之间设置有封堵阀密封圈,所述下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支架中心管组件,所述支架中心管组件与所述下壳体之间设置有支撑弹簧,所述支架中心管组件上套设有纸滤组件。有益效果:该设计有效较少生产工序,减少或杜绝漏油事件的发生、零部件再次利用、节约资源、环保,带给客户节约成本的利益下,并保证产品使用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保型旋装机油滤
本技术涉及机油滤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环保型旋装机油滤。
技术介绍
机油滤芯就是机油滤清器,机油滤清器的作用是滤除机油中的杂物、胶质和水分,向各润滑部位输送清洁的机油。为减小发动机中相对运动机件之间的摩擦阻力,减轻零件的磨损,机油被不断输送到各运动机件的摩擦表面,形成润滑油膜,进行润滑。机油中本身含有一定量的胶质、杂质、水分和添加剂。同时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金属磨屑的带入、空气中杂物的进入、机油氧化物的产生,使得机油中的杂物逐渐增多。若机油不经过滤清,直接进入润滑油路,就会将机油中含有的杂物带入到运动副的摩擦表面,加速零件的磨损,降低发动机的使用寿命。汽车行驶5000公里左右、建议更换机油滤芯,常规更换机油滤芯整体,其实只需更换纸芯组件,其它部件还可以继续使用,现有的缺点是制造成本较高、生产工序繁琐,制造过程中外壳密封圈的要求非常高、否则出现漏油的情况,发动机造成损坏,环保型-旋装机油滤的设计就是为了能够节省资源的浪费,节省各方面成本,循环利用。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环保型旋装机油滤,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为此,本技术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环保型旋装机油滤,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顶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进油孔,所述上壳体顶端的侧边设置有若干排油孔,所述上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所述下壳体的侧边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所述下壳体的底端设置有下壳封堵阀,所述下壳封堵阀与所述下壳体之间通过螺纹结构相配合连接,所述下壳封堵阀与所述下壳体之间设置有封堵阀密封圈,所述下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支架中心管组件,所述支架中心管组件与所述下壳体之间设置有支撑弹簧,所述支架中心管组件上套设有纸滤组件。进一步的,所述上壳体的内部设置有上壳体密封圈。进一步的,所述上壳体外侧壁的底端为多边形结构。进一步的,所述下壳体的侧边设置有下壳体密封圈。进一步的,所述支架中心管组件是由旁通阀、旁通阀弹、支架和中心管构成,所述支架位于所述中心管的底端,所述旁通阀弹套设于所述支架上。进一步的,所述纸滤组件是由滤纸和无纺布盖构成,所述无纺布盖位于所述滤纸的顶端。进一步的,所述下壳体的外侧边设置有若干加固三角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由上壳体、下壳体、进油孔、排油孔、内螺纹、外螺纹、下壳封堵阀、螺纹结构、封堵阀密封圈、支架中心管组件、支撑弹簧和纸滤组件构成的环保型旋装机油滤,从而能够有效较少生产工序,减少或杜绝漏油事件的发生、零部件再次利用、节约资源、环保,带给客户节约成本的利益下,并保证产品使用安全性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环保型旋装机油滤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环保型旋装机油滤的剖视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环保型旋装机油滤的上壳体剖视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环保型旋装机油滤的上壳体俯视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环保型旋装机油滤的下壳体剖视图;图6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环保型旋装机油滤的封堵阀结构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环保型旋装机油滤的纸滤组件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壳体;2、下壳体;3、进油孔;4、排油孔;5、内螺纹;6、外螺纹;7、下壳封堵阀;8、螺纹结构;9、封堵阀密封圈;10、支架中心管组件;11、支撑弹簧;12、纸滤组件;13、上壳体密封圈;14、下壳体密封圈;15、旁通阀;16、旁通阀弹;17、支架;18、中心管;19、滤纸;20、无纺布盖;21、加固三角板。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环保型旋装机油滤。实施例一:如图1-7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环保型旋装机油滤,包括上壳体1和下壳体2,所述上壳体1顶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进油孔3,所述上壳体1顶端的侧边设置有若干排油孔4,所述上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5,所述下壳体2的侧边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内螺纹5相匹配的外螺纹6,所述下壳体2的底端设置有下壳封堵阀7,所述下壳封堵阀7与所述下壳体2之间通过螺纹结构8相配合连接,所述下壳封堵阀7与所述下壳体2之间设置有封堵阀密封圈9,所述下壳体2的内部设置有支架中心管组件10,所述支架中心管组件10与所述下壳体2之间设置有支撑弹簧11,所述支架中心管组件10上套设有纸滤组件12。借助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由上壳体1、下壳体2、进油孔3、排油孔4、内螺纹5、外螺纹6、下壳封堵阀7、螺纹结构8、封堵阀密封圈9、支架中心管组件10、支撑弹簧11和纸滤组件12构成的环保型旋装机油滤,从而能够有效较少生产工序,减少或杜绝漏油事件的发生、零部件再次利用、节约资源、环保,带给客户节约成本的利益下,并保证产品使用安全性能。实施例二:如图1-7所示,所述上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上壳体密封圈13,所述上壳体1外侧壁的底端为多边形结构,所述下壳体2的侧边设置有下壳体密封圈14,所述支架中心管组件10是由旁通阀15、旁通阀弹16、支架17和中心管18构成,所述支架17位于所述中心管18的底端,所述旁通阀弹16套设于所述支架17上,所述纸滤组件12是由滤纸19和无纺布盖20构成,所述无纺布盖20位于所述滤纸19的顶端,所述下壳体2的外侧边设置有若干加固三角板21。从图1-7中可以看出,所述上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上壳体密封圈13,所述上壳体1外侧壁的底端为多边形结构,所述下壳体2的侧边设置有下壳体密封圈14,所述纸滤组件12是由滤纸19和无纺布盖20构成,所述无纺布盖20位于所述滤纸19的顶端,所述下壳体2的外侧边设置有若干加固三角板21,对于上壳体密封圈13、下壳体密封圈14和加固三角板21的设计,是比较常规的故此不做详细的说明。为了方便理解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就本技术在实际过程中的工作原理或者操作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在实际应用时,在对其进行更换和安装时,拆卸下壳封堵阀7把机油滤芯内存储的机油排放干净后,拆除下壳体2,取出纸滤组件12,取出下壳体密封圈14,取出封堵阀密封圈9,清洗下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保型旋装机油滤,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1)和下壳体(2),所述上壳体(1)顶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进油孔(3),所述上壳体(1)顶端的侧边设置有若干排油孔(4),所述上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5),所述下壳体(2)的侧边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内螺纹(5)相匹配的外螺纹(6),所述下壳体(2)的底端设置有下壳封堵阀(7),所述下壳封堵阀(7)与所述下壳体(2)之间通过螺纹结构(8)相配合连接,所述下壳封堵阀(7)与所述下壳体(2)之间设置有封堵阀密封圈(9),所述下壳体(2)的内部设置有支架中心管组件(10),所述支架中心管组件(10)与所述下壳体(2)之间设置有支撑弹簧(11),所述支架中心管组件(10)上套设有纸滤组件(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保型旋装机油滤,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1)和下壳体(2),所述上壳体(1)顶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进油孔(3),所述上壳体(1)顶端的侧边设置有若干排油孔(4),所述上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5),所述下壳体(2)的侧边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内螺纹(5)相匹配的外螺纹(6),所述下壳体(2)的底端设置有下壳封堵阀(7),所述下壳封堵阀(7)与所述下壳体(2)之间通过螺纹结构(8)相配合连接,所述下壳封堵阀(7)与所述下壳体(2)之间设置有封堵阀密封圈(9),所述下壳体(2)的内部设置有支架中心管组件(10),所述支架中心管组件(10)与所述下壳体(2)之间设置有支撑弹簧(11),所述支架中心管组件(10)上套设有纸滤组件(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型旋装机油滤,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上壳体密封圈(13)。


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建荣夏建军夏建明李俊方燕娟张启伟周宁胡长青冉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兄弟之星汽配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