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霍金明专利>正文

一种钻井随钻井下减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2561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钻井随钻井下减振装置,其结构包括钻头、转机、连接杆、升降装置、旋转杆,钻头垂直的镶嵌连接在转机圆中心的下方,转机的上端活动卡合着旋转杆,下端连接着钻头,连接杆通过升降装置与延长杆相连,且位置相对平行,升降装置的一端活动卡合着连接杆,上下端面中空可由旋转杆穿过且表面贴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工作的时候依附在升降装置上的时候,通过活动配合可以带动清扫装置,清扫掉转轴是哪个吸附的泥土,保证转轴上的整洁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钻井随钻井下减振装置
本技术涉及减震领域,具体的是一种钻井随钻井下减振装置。
技术介绍
在工作的过程中,减震弹簧主要用于吸收因钻井不平而产生的颠簸和震动。但是,弹簧作为弹性元件,其在吸收过滤钻井颠簸震动的同时,自身还会产生往复弹跳运动。而减震器的主要作用,就是为了抑制减震弹簧在吸收路面所带来的各种冲击之后产生的反复弹跳,以加速弹簧固有振动的衰减,为工作提供更佳的驾驶平顺性,但是在机器在钻井过程中工作钻头的旋转轴在下沉的时候往往会粘合到泥土,泥土吸附在转轴上带来过大的阻力,对升降装置带来严重的工作负荷,且在进行机器保养喷机油的时候,会和泥土粘合在一起。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钻井随钻井下减振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钻井随钻井下减振装置,其结构包括钻头、转机、连接杆、升降装置、旋转杆,所述钻头垂直的镶嵌连接在转机圆中心的下方,所述转机的上端活动卡合着旋转杆,下端连接着钻头,且下端面与地面表面接触,所述连接杆通过升降装置与延长杆相连,且位置相对平行,所述升降装置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钻井随钻井下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钻头(1)、转机(2)、连接杆(3)、升降装置(4)、旋转杆(5),所述钻头(1)垂直的镶嵌连接在转机(2)圆中心的下方,所述转机(2)的上端活动卡合着旋转杆(5),下端连接着钻头(1),且下端面与地面表面接触,所述连接杆(3)通过升降装置(4)与延长杆(7)相连,且位置相对平行,所述升降装置(4)的一端活动卡合着连接杆(3),上下端面中空可由旋转杆(5)穿过且表面贴合,所述旋转杆(5)水平卡合在转机(2)的上方,且与升降装置(4)表面接触卡合;/n所述升降装置(4)包括凸口(41)、连接端(42)、外壳(43)、减震器(44)、转轴口(4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钻井随钻井下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钻头(1)、转机(2)、连接杆(3)、升降装置(4)、旋转杆(5),所述钻头(1)垂直的镶嵌连接在转机(2)圆中心的下方,所述转机(2)的上端活动卡合着旋转杆(5),下端连接着钻头(1),且下端面与地面表面接触,所述连接杆(3)通过升降装置(4)与延长杆(7)相连,且位置相对平行,所述升降装置(4)的一端活动卡合着连接杆(3),上下端面中空可由旋转杆(5)穿过且表面贴合,所述旋转杆(5)水平卡合在转机(2)的上方,且与升降装置(4)表面接触卡合;
所述升降装置(4)包括凸口(41)、连接端(42)、外壳(43)、减震器(44)、转轴口(45)、弹簧(46),所述凸口(41)位于两个连接端(42)的内侧,所述连接端(42)位于外壳(43)的上端,且焊接在一起,所述外壳(43)包裹着减震器(44)且上端设有齿轮卡合器(47),所述减震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霍金明田新国关士权殷继承高云冲杨强
申请(专利权)人:霍金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