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工程建设用安全防护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2505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力工程建设用安全防护栏,其包括防护架,防护架包括两侧的竖直支撑杆和顶部横杆,顶部横杆上间隔设置有若干防护柱,防护柱通过设置于顶部横杆正下方的底部横杆与竖直支撑杆连接,竖直支撑杆底部设置有支撑底座,两竖直支撑杆相互背离一侧的侧壁上设置有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两竖直支撑杆上的上套筒和下套筒,上套筒中设置有可插入下套筒中的卡接柱,卡接柱顶部设置有水平滑杆,上套筒侧壁上开设有供水平滑杆滑移的7型通槽,卡接柱和下套筒上还设置有避免下套筒和卡接柱相对转动的限位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有连接组件,使得相邻防护栏之间能够稳固连接,无需其他工具辅助连接,保证防护栏的整体防护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工程建设用安全防护栏
本技术涉及工程施工防护工具
,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力工程建设用安全防护栏。
技术介绍
电力工程即与电能的生产、输送、分配有关的工程,广义上还包括把电作为动力和能源在多种领域中应用的工程。电能的使用已渗透到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一切领域,成为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以及国防的主要动力形式和人们家庭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能源,在拖动、照明、电热、电化学和通信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电力设备高电压工程建设与维修时均需要设置安全防护栏,以阻止人员接近高压带电部位,避免意外安全事故发生。公告号为CN208236093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其包括施工防护架,所述施工防护架内侧的位置处设置有多根固定连接杆和多根活动连接杆,所述固定连接杆设置在中间的位置处,所述活动连接杆设置在所述固定连接杆两侧的位置处,所述固定连接杆与所述施工防护架之间焊接固定,所述施工防护架底部的位置处设置有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顶面靠近左、右两侧的位置处设置有安装孔,所述支撑底座顶面位于中间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施工防护架固定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固定连接杆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内。所述施工防护架顶部的位置处设置有警示牌,所述警示牌底面的位置处设置有插杆,所述插杆设置在所述活动连接杆内。防护栏安装时,移动施工防护架,使得施工防护架和固定连接杆分别插入安装孔和第一安装孔中,之后安装活动连接杆,活动连接杆安装完成后移动警示牌,使得插杆插入活动连接杆中,完成单独安全防护栏安装,之后按照防护区域将安全防护栏依次连接,完成安全防护栏整体安装。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施工防护架上未设置连接组件,使得防护栏需要借助其他工具进行连接,连接质量难以保证,影响防护栏的整体防护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电力工程建设用安全防护栏,其设置有连接组件,使得相邻防护栏之间能够稳固连接,无需其他工具辅助连接,保证防护栏的整体防护效果。本技术的上述实用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电力工程建设用安全防护栏,包括防护架,所述防护架包括两侧的竖直支撑杆和设置于竖直支撑杆顶部的顶部横杆,所述顶部横杆上间隔设置有若干防护柱,所述防护柱通过设置于顶部横杆正下方的底部横杆与所述竖直支撑杆连接,所述竖直支撑杆底部设置有支撑底座,两所述竖直支撑杆相互背离一侧的侧壁上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两所述竖直支撑杆上的上套筒和下套筒,所述上套筒下方开口,所述下套筒上方开口,所述上套筒中设置有可插入所述下套筒中的卡接柱,所述卡接柱顶部设置有水平滑杆,所述上套筒侧壁上开设有供所述水平滑杆滑移的7型通槽,所述水平滑杆位于所述7型通槽的水平段内时,所述卡接柱完全处于上套筒中,所述卡接柱和下套筒上还设置有避免下套筒和卡接柱相对转动的限位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按照防护区域依次排放连接防护栏,连接相邻防护栏时,调节相邻防护栏位置和连接角度,使得一防护栏上的上套筒开口和另一防护栏上的下套筒开口正对,向水平滑杆施力,水平滑杆沿7型通槽滑移,同时带动卡接柱旋转,直至水平滑杆沿7型通槽的水平段滑移至竖直段中,释放水平滑杆,卡接柱在重力作用下落入下套筒中,微调防护栏角度,使得限位组件对卡接柱和下套筒进行限位,完成相邻防护栏安装;设计的连接组件,结构简单,使得防护栏之间无需其他辅助工具即可实现稳固连接,保证防护栏的整体防护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开设于所述下套筒底壁内侧的若干组限位孔,全部所述限位孔绕所述下套筒周向方向均匀分布,所述卡接柱底壁上设置有至少一组限位柱,所述限位柱可与所述限位孔插接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接柱插入下套筒中后,微调防护栏角度,使得卡接柱和下套筒发生相对转动,限位柱转动到限位孔上方时,在重力作用下插入限位孔中,完成限位调节;设计的限位柱和限位孔,相互配合,对卡接柱和下套筒的相对转动进行限位,进而实现对相邻防护栏连接角度的限定;限位孔设置有若干组,使得相邻防护栏可以组成多个角度的连接关系,提升实用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下套筒上设置有可与所述上套筒外壁贴合的弧形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相邻防护栏的上套筒和下套筒位置进行对正时,移动防护栏,防护栏带动上套筒运动,使得上套筒外壁与弧形板完全贴合,此时上套筒位于下套筒正上方,完成上套筒和下套筒位置对正;设计的弧形板,便于上套筒和下套筒位置对正,方便防护栏安装,简单实用。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防护柱包括设置在所述底部横杆上的固定段和设置在顶部横杆上的升降段,所述升降段插接在所述固定段中,所述竖直支撑杆顶壁上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中设置有升降柱,所述竖直支撑杆顶部设置有对所述升降柱进行定位的定位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向顶部横杆施力,使得顶部横杆上升,顶部横杆带动升降段和升降柱上升,上升至预设位置后,停止向顶部横杆施力,调节定位组件,对升降柱进行定位,完成防护栏高度调节;设计的插槽、升降柱和防护柱;便于对防护栏的高度进行调节,适应不同的使用环境,降低行人翻越的可能,提升防护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定位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竖直支撑杆上的定位板,所述升降柱侧壁沿轴线方向设置有棘齿条,所述定位板远离竖直支撑杆一侧可与所述棘齿条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升降柱升高至预设高度后,转动定位板,使得定位板远离竖直支撑杆一侧卡接在棘齿条的相邻棘齿之间,完成对升降柱的定位;设计的棘齿条和定位板,通过定位板抵接在棘齿条上实现对升降柱的高度定位,结构简单,方便实用。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定位板和竖直支撑杆的转动连接处设置有使所述定位板趋于与棘齿抵接的扭簧,所述定位板远离扭簧一侧设置有挂钩,所述竖直支撑杆上设置有挂链,所述挂链可与所述挂钩挂接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栏升高时,向顶部横杆施力,顶部横杆带动升降柱向上运动,定位板在扭簧作用下,与不同棘齿表面接触,防护栏提升至预定高度后,定位板卡接在相邻棘齿之间,对升降柱进行定位,进而实现对抬升部分的整体高度定位;收起防护栏的升高部分时,向顶部横杆施力,使得顶部横杆略向上抬升,向远离竖直支撑杆一侧转动定位板,直至定位板转动至挂链可与挂钩挂接,调节挂链,使得挂链与挂钩挂接,减小对水平横杆的施力,使得水平横杆下降,直至防护栏的升高部分完全收起;设计的扭簧,使得防护栏升高时能够实现自锁定位,便于防护栏升高;设计的挂钩和挂链,对定位板位置进行限定,便于防护栏升高部分收起,方便使用。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插槽槽口处设置有收口挡板,所述升降柱靠近插槽底壁一侧设置有可与所述收口挡板抵接的限位凸台。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计的收口挡板和限位凸台,避免升降柱脱离插槽,保证防护栏的升降功能正常使用。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工程建设用安全防护栏,包括防护架(1),所述防护架(1)包括两侧的竖直支撑杆(11)和设置于竖直支撑杆(11)顶部的顶部横杆(12),所述顶部横杆(12)上间隔设置有若干防护柱(13),所述防护柱(13)通过设置于顶部横杆(12)正下方的底部横杆(14)与所述竖直支撑杆(11)连接,所述竖直支撑杆(11)底部设置有支撑底座(111),其特征在于:两所述竖直支撑杆(11)相互背离一侧的侧壁上设置有连接组件(2),所述连接组件(2)包括分别设置在两所述竖直支撑杆(11)上的上套筒(21)和下套筒(22),所述上套筒(21)下方开口,所述下套筒(22)上方开口,所述上套筒(21)中设置有可插入所述下套筒(22)中的卡接柱(23),所述卡接柱(23)顶部设置有水平滑杆(231),所述上套筒(21)侧壁上开设有供所述水平滑杆(231)滑移的7型通槽(211),所述水平滑杆(231)位于所述7型通槽(211)的水平段内时,所述卡接柱(23)完全处于上套筒(21)中,所述卡接柱(23)和下套筒(22)上还设置有避免下套筒(22)和卡接柱(23)相对转动的限位组件(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工程建设用安全防护栏,包括防护架(1),所述防护架(1)包括两侧的竖直支撑杆(11)和设置于竖直支撑杆(11)顶部的顶部横杆(12),所述顶部横杆(12)上间隔设置有若干防护柱(13),所述防护柱(13)通过设置于顶部横杆(12)正下方的底部横杆(14)与所述竖直支撑杆(11)连接,所述竖直支撑杆(11)底部设置有支撑底座(111),其特征在于:两所述竖直支撑杆(11)相互背离一侧的侧壁上设置有连接组件(2),所述连接组件(2)包括分别设置在两所述竖直支撑杆(11)上的上套筒(21)和下套筒(22),所述上套筒(21)下方开口,所述下套筒(22)上方开口,所述上套筒(21)中设置有可插入所述下套筒(22)中的卡接柱(23),所述卡接柱(23)顶部设置有水平滑杆(231),所述上套筒(21)侧壁上开设有供所述水平滑杆(231)滑移的7型通槽(211),所述水平滑杆(231)位于所述7型通槽(211)的水平段内时,所述卡接柱(23)完全处于上套筒(21)中,所述卡接柱(23)和下套筒(22)上还设置有避免下套筒(22)和卡接柱(23)相对转动的限位组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工程建设用安全防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3)包括开设于所述下套筒(22)底壁内侧的若干组限位孔(31),全部所述限位孔(31)绕所述下套筒(22)周向方向均匀分布,所述卡接柱(23)底壁上设置有至少一组限位柱(32),所述限位柱(32)可与所述限位孔(31)插接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工程建设用安全防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套筒(22)上设置有可与所述上套筒(21)外壁贴合的弧形板(2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杰李科徐永生邓勇泉李庭银张伟张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胤通建设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