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登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2412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辅助登塔装置,包括升降组件、挂钩组件、无人机组件,无人机组件用于将挂钩组件运送至铁塔上的悬挂点及将挂钩组件带回地面,升降组件用于连接挂钩组件和登塔人员,升降组件使登塔人员在地面和悬挂点之间上下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辅助登塔装置利用无人机组件将挂钩组件悬挂在铁塔上的悬挂点,可以根据实际作业的需要灵活选择悬挂点的位置,能够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铁塔,升降组件使登塔人员无需靠自身体力进行登塔和下塔的工作,提高了登塔效率,大大降低了登塔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辅助登塔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辅助登塔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行业发展迅速,推动了输电线路铁塔行业的快速发展,电力工人登塔一般采用人工攀爬的方式,上下铁塔的过程占用了大量工作时间,且人力攀登效率低,对体力产生严重浪费。现有辅助登塔设备有井式电梯、施工升降机、带滑轨登塔设备等,井式电梯、施工升降机需要外接电源、造价高,无法大批量应用于生产实际,带滑轨登塔设备只适用于带有滑轨的铁塔,无法应用于不带滑轨的铁塔。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辅助登塔装置,能够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铁塔,采用吊挂式方式将登塔人员从塔脚下吊至塔上高处以及将登塔人员从高处放回至地面,使用方便且成本较低。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辅助登塔装置,包括升降组件、挂钩组件、无人机组件,所述无人机组件用于将所述挂钩组件运送至铁塔上的悬挂点及将所述挂钩组件带回地面,所述升降组件用于连接挂钩组件和登塔人员,所述升降组件使登塔人员在地面和所述悬挂点之间上下移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挂钩组件包括至少一个挂钩本体,所述挂钩本体上设置有第一弹性杆和第二弹性杆,所述第一弹性杆的一端与所述挂钩本体的钩尖连接,所述第二弹性杆的一端与所述挂钩本体的钩柄连接,所述第一弹性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弹性杆的另一端选择性连接,所述第一弹性杆与所述第二弹性杆连接时,所述第一弹性杆和所述第二弹性杆将所述挂钩本体的钩门部位封闭。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弹性杆和所述第二弹性杆采用磁吸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弹性杆远离所述挂钩本体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螺柱、第一电机和支撑架,所述第一电机由所述支撑架固定在所述第一弹性杆上,所述连接螺柱为中空柱体,所述连接螺柱外部设有外螺纹,所述连接螺柱内部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一电机的转轴表面设有与所述连接螺柱的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所述连接螺柱套设在所述第一电机的转轴上,所述第一弹性杆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二弹性杆上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电机可驱动所述连接螺柱旋拧至所述第一螺纹孔和所述第二螺纹孔内。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无人机组件包括无人机本体和连接框架,所述连接框架包括框架主体和伸缩杆,所述框架主体具有间隔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伸缩杆安装于所述第一端,所述伸缩杆的一端可在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移动并与所述第二端选择性连接,所述挂钩组件包括连接环,所述伸缩杆可穿过所述连接环使所述无人机组件与所述挂钩组件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端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转轴上设置有齿轮,所述伸缩杆的表面设置有齿条,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所述伸缩杆移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壳体、驱动电机、绞盘、绳索和控制机构,所述驱动电机、所述绞盘和所述控制机构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所述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绞盘转动,所述绳索可缠绕在所述绞盘上,所述控制机构用于控制所述驱动电机的启停及转速,所述壳体表面开设有供所述绳索穿出的开孔。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若干支撑脚,所述支撑脚的一端与所述壳体铰接,所述壳体表面设置有若干收纳槽,所述支撑脚可旋转并收放在所述收纳槽内。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辅助登塔装置还包括遥控器,所述遥控器为可穿戴式遥控器,所述遥控器用于控制所述升降组件。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辅助登塔装置还包括安全小车,所述安全小车包括车主体、磁性轮、安全绳和电磁铁,所述车主体通过所述安全绳与登塔人员连接,所述安全小车可在所述铁塔上跟随登塔人员移动,所述电磁铁设置在所述车主体内部,所述车主体内部还设置有加速度传感器,所述加速度传感器与所述电磁铁电连接,所述电磁铁可弹出并吸附在所述铁塔上使所述车主体固定。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辅助登塔装置利用无人机组件将挂钩组件悬挂在铁塔上的悬挂点,可以根据实际作业的需要灵活选择悬挂点的位置,能够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铁塔,升降组件使登塔人员无需靠自身体力进行登塔和下塔的工作,提高了登塔效率,大大降低了登塔人员的劳动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辅助登塔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3为图2中C处的放大图;图4为图3中第一弹性杆和第二弹性杆解锁时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无人机组件中的连接框架的示意图;图6为图1中B处的放大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升降组件的立体示意图。图中:1、升降组件;11、壳体;111、开孔;12、绳索;13、支撑脚;2、挂钩组件;20、挂钩本体;21、第一弹性杆;211、第一螺纹孔;22、第二弹性杆;221、第二螺纹孔;23、连接机构;231、连接螺柱;232、第一电机;233、支撑架;24、控制盒;25、连接环;3、无人机组件;31、无人机本体;32、连接框架;321、框架主体;3211、第一端;3212、第二端;322、伸缩杆;4、安全小车;41、车主体;42、磁性轮;43、安全绳;44、电磁铁;100、铁塔;200、登塔人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辅助登塔装置包括升降组件1、挂钩组件2、无人机组件3,无人机组件3用于将挂钩组件2运送至铁塔100上的悬挂点及将挂钩组件2带回地面,升降组件1用于连接挂钩组件2和登塔人员200,升降组件1使登塔人员200在地面和悬挂点之间上下移动。本实施例的辅助登塔装置利用无人机组件3将挂钩组件2悬挂在铁塔100上的悬挂点,可以根据实际作业的需要灵活选择悬挂点的位置,能够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铁塔100,升降组件1使登塔人员200无需靠自身体力进行登塔和下塔的工作,提高了登塔效率,大大降低了登塔人员200的劳动强度。如图2所示,优选的,挂钩组件2包括至少一个挂钩本体20,挂钩本体20上设置有第一弹性杆21和第二弹性杆22,第一弹性杆21的一端与挂钩本体20的钩尖连接,第二弹性杆22的一端与挂钩本体20的钩柄连接,第一弹性杆21的另一端与第二弹性杆22的另一端选择性连接,第一弹性杆21与第二弹性杆22连接时,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辅助登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组件、挂钩组件、无人机组件,所述无人机组件用于将所述挂钩组件运送至铁塔上的悬挂点及将所述挂钩组件带回地面,所述升降组件用于连接挂钩组件和登塔人员,所述升降组件使登塔人员在地面和所述悬挂点之间上下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辅助登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组件、挂钩组件、无人机组件,所述无人机组件用于将所述挂钩组件运送至铁塔上的悬挂点及将所述挂钩组件带回地面,所述升降组件用于连接挂钩组件和登塔人员,所述升降组件使登塔人员在地面和所述悬挂点之间上下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登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组件包括至少一个挂钩本体,所述挂钩本体上设置有第一弹性杆和第二弹性杆,所述第一弹性杆的一端与所述挂钩本体的钩尖连接,所述第二弹性杆的一端与所述挂钩本体的钩柄连接,所述第一弹性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弹性杆的另一端选择性连接,所述第一弹性杆与所述第二弹性杆连接时,所述第一弹性杆和所述第二弹性杆将所述挂钩本体的钩门部位封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辅助登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杆和所述第二弹性杆采用磁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辅助登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杆远离所述挂钩本体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螺柱、第一电机和支撑架,所述第一电机由所述支撑架固定在所述第一弹性杆上,所述连接螺柱为中空柱体,所述连接螺柱外部设有外螺纹,所述连接螺柱内部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一电机的转轴表面设有与所述连接螺柱的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所述连接螺柱套设在所述第一电机的转轴上,所述第一弹性杆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二弹性杆上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电机可驱动所述连接螺柱旋拧至所述第一螺纹孔和所述第二螺纹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登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组件包括无人机本体和连接框架,所述连接框架包括框架主体和伸缩杆,所述框架主体具有间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吉顺林宇竺秉清张润金李志华曹德发罗威肖益平李灵勇张舒李延宾刘宇拓李楠张熳梁春凌俊炜王怡璇罗移菁林群凯谭硕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梅州供电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