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泡沫生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2324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泡沫生成装置,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泡沫生成装产生泡沫速度过慢的问题。本泡沫生成装置包括用于连接的管道一、管道二、管道三与管道四,四根管道将外界的水与皂液瓶内的水进行混合,并在出泡管内进行发泡,出泡管呈长筒状,一端具有管盖与单向阀,管盖盖设在单向阀上,另一端安装有起泡器,出泡管内侧壁向内突起形成突起部,突起部与内侧壁之间形成台阶面,台阶面与单向阀另一端抵靠,出泡管靠近起泡器的一端的内侧壁向内延伸形成碰撞部,且出泡管安装起泡器的一端向一侧弯折,本泡沫生成装置结构简单、产生泡沫效率高,产生泡沫的量也较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泡沫生成装置
本技术属于机械
,涉及一种泡沫生成装置。
技术介绍
现今生活中,座便器成为了必不可少的家具之一,人们在方便之后会进行冲水,对座便器水弯中的水进行更换,防止水弯内的水留存时间过长发臭,造成屋内空气不清新。对于防止水弯中的水味道不好,人们还会在水弯中充入具有香味的泡沫,由于泡沫的密度小于水,泡沫会漂浮在水的表面,隔绝水弯中的水,对室内的空气进行除臭,除此之外,在人们上厕所的时候,泡沫还能有效地防止水弯中的水发生飞溅。现有技术中,坐便器内会安装一个泡沫发生器,泡沫发生器具有进气口、补水口与出泡口,坐便器内加液盒与泡沫发生器连接,坐便器内还具有气泵也与泡沫发生器连接,在进行工作时,泡沫发生器从加液盒内抽取皂液,补水口通过管道抽水,进气口通过管道进行充气,泡沫发生器内对皂液和谁在有空气的情况下进行发泡并存于泡沫发生器,并通过红外传感器进行判断是否需要向水弯内射入泡沫。但是这种分别抽取后混合输出的方式,需要先分别抽取皂液、水与空气到泡沫发生器内,再进行发泡,具有操作时间长,发泡速度慢的缺点,且用不完的泡沫储存在泡沫发生器内一定时间,泡沫会液化为水,又需要进行重新发泡,其过程复杂,消耗的时间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泡沫生成装置,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使泡沫生成装置产生泡沫的速度更快。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泡沫生成装置,包括水气泵、三通阀与皂液瓶,所述皂液瓶与水气泵通过管道一连接在一起,所述三通阀其中一进口与管道三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气泵通过管道二与三通阀另一进口连接,所述三通阀出口处安装有呈筒状的出泡管,所述三通阀出口与出泡管之间通过管道四连接,所述出泡管靠近管道四的一端安装有单向阀,另一端安装有起泡器。本泡沫生成装置中,皂液瓶和水气泵通过管道一连接在一起,皂液瓶内的皂液能通过管道一被抽入水气泵,管道三能从外界汲取并向三通阀方向输送水,水气泵也通过管道二将皂液送入三通阀,皂液与水流经三通阀并通过管道四流向出泡管,流入出泡管后由于单向阀的作用,出泡管内的混合液不会反流,出泡管呈筒状,具有一定的高度,能够进一步促进水和皂液混合在一起,靠近管道四的一端安装的单向阀能防止混合液反流,通过出泡管另一端的起泡器进行发泡,产生大量的泡沫并射出,通过此方式即时产生泡沫,产生泡沫的速度更快,且产生泡沫的量也较多。在上述的一种泡沫生成装置中,所述出泡管内具有碰撞部,所述碰撞部由出泡管具有起泡器一端的一侧内壁向内延伸形成。当皂液和水的混合液在出泡管内并流向起泡器时,出泡管一侧内壁向内延伸形成的碰撞部能够减小出泡管具有起泡器一端的管径,使水与皂液的混合液流速更快,起泡效果更好,且当水与皂液的混合液出泡管内向起泡器方向流动时,水与皂液的混合液会与碰撞部发生碰撞,使水与皂液在出泡管内进行混合,能使水与皂液混合的更充分,产生泡沫的效果更好。在上述的一种泡沫生成装置中,所述出泡管内侧壁突出形成突起部,突起部与出泡管内侧壁之间形成台阶面。出泡管的内侧壁向内突出形成突起部,突起部与出泡管的内侧壁之间形成台阶面,台阶面能与安装在出泡管一端的单向阀抵靠,当水与皂液的混合液流向出泡管时,混合液流动时具有一定的压力,混合液的压力会一直冲击单向阀的一端,而单向阀的另一端一直与台阶面抵紧,台阶面对单向阀进行限位,防止单向阀发生位移,且向内突出形成的突起部能进一步缩小出泡管的内径,使混合液在出泡管内流动速度更快,产生泡沫效果效果更好。在上述的一种泡沫生成装置中,所述出泡管具有管盖,所述管盖位于出泡管安装单向阀的一端,所述管盖一端与管道四连接,另一端端面向内凹陷形成凹槽,所述单向阀外侧壁与凹槽内侧壁卡紧。管盖一端与管道四连通,另一端凹陷形成的凹槽内侧壁能与单向阀卡紧在一起,凹槽使管盖与单向阀之间不留缝隙,管道四中流向管盖的水与皂液的混合液,会通过单向阀流向出泡管,出泡管内水压过大时,由于单向阀与管盖之间并未留有缝隙,混合液不会发生反流。在上述的一种泡沫生成装置中,所述单向阀靠近出泡管端口的外侧壁向外延伸形成挡沿,所述挡沿与出泡管的内侧壁相互卡紧。单向阀外侧壁上的挡沿能与出泡管内侧壁相互卡紧,本泡沫生成装置在进行工作时,出泡管内的水与皂液的混合液会产生较大的压力,单向阀会被此压力向上顶,当挡沿与出泡管内壁相互卡紧时,单向阀与出泡管之间的连接不会出现松动,单向阀也不会被向上顶起,能有效的防止出泡管内的混合液泄露。在上述的一种泡沫生成装置中,所述出泡管安装起泡器的一端向一侧弯折。出泡管安装起泡器的一端管口向一侧弯折,使射出的泡沫不正面与水弯中的水直接接触,防止水弯中的水被溅起或降低水花溅起的高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泡沫生成装置具有以下优点:一、本泡沫生成装置中水与皂液在三通阀内交汇并在管道四中,并通过管道四流向出泡管,并在出泡管内进行即时发泡,具有产生泡沫效率高,产生泡沫量多的优点。二、出泡管内侧壁突出形成突起部,突起部与内侧壁之间形成台阶面,既能够抵靠单向阀,又能缩小出泡管内径,使产生泡沫效果更好。三、出泡管内还具有碰撞部,能使水与皂液进一步混合的同时,还能减小出泡管管口内径,使混合液流速加快,产生泡沫效率更快,效果更好。四、出泡管安装起泡器的一端向一侧弯折,弯折使射出的泡沫不正面与水弯中的水直接接触。五、单向阀外侧壁的挡沿与出泡管内侧壁卡紧,单向阀一端外侧壁与管盖上的凹槽内侧壁卡紧,使三者之间不留缝隙,水与皂液的混合液只能单向流动且不会发生泄露。附图说明图1是本泡沫生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泡沫生成装置中出泡管的剖视图一。图3是本泡沫生成装置中出泡管的剖视图二。图中,1、皂液瓶;2、水气泵;3、管道一;4、管道二;5、管道三;6、三通阀;7、管道四;8、出泡管;9、管盖;10、凹槽;11、单向阀;12、挡沿;13、台阶面;14、碰撞部;15、起泡器;16、突起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3所示,本泡沫生成装置包括:皂液瓶1,水气泵2,管道一3,管道二4,管道三5,三通阀6,管道四7,出泡管8,管盖9,凹槽10,单向阀11,挡沿12,台阶面13,碰撞部14,起泡器15,突起部16。本泡沫生成装置中具有一个水气泵2与皂液瓶1,水气泵2与皂液瓶1之间通过管道一3连接在一起,本泡沫生成装置还具有一个三通阀6,水气泵2连接有管道一3的一端端面上还连接有管道二4,管道二4的另一端与三通阀6的其中一个进口连接在一起,三通阀6的另一进口连接有管道三5,管道三5的另一端与外界的进水管连接在一起,三通阀6的出水口处连接有管道四7,管道四7另一端与出泡管8的管盖9连接,管盖9与出泡管8内腔连通,管盖9的另一端端面中部向管盖9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泡沫生成装置,包括水气泵(2)、三通阀(6)与皂液瓶(1),所述皂液瓶(1)与水气泵(2)通过管道一(3)连接在一起,所述三通阀(6)其中一进口与管道三(5)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气泵(2)通过管道二(4)与三通阀(6)另一进口连接,所述三通阀(6)出口处安装有呈筒状的出泡管(8),所述三通阀(6)出口与出泡管(8)之间通过管道四(7)连接,所述出泡管(8)靠近管道四(7)的一端安装有单向阀(11),另一端安装有起泡器(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泡沫生成装置,包括水气泵(2)、三通阀(6)与皂液瓶(1),所述皂液瓶(1)与水气泵(2)通过管道一(3)连接在一起,所述三通阀(6)其中一进口与管道三(5)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气泵(2)通过管道二(4)与三通阀(6)另一进口连接,所述三通阀(6)出口处安装有呈筒状的出泡管(8),所述三通阀(6)出口与出泡管(8)之间通过管道四(7)连接,所述出泡管(8)靠近管道四(7)的一端安装有单向阀(11),另一端安装有起泡器(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泡沫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泡管(8)内具有碰撞部(14),所述碰撞部(14)由出泡管(8)具有起泡器(15)一端的一侧内壁向内延伸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泡沫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华
申请(专利权)人:特洁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