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立晨专利>正文

基于行人过街规范性影响因素分析的交叉口灯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2223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行人过街规范性影响因素分析的交叉口灯控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下端设置有上半支撑架,所述上半支撑架的下端设置有下半支撑架,所述装置主体的前端外表面与上半支撑架的前端外表面均设置有连接合页,所述上半支撑架的后端下部设置有一号紧固块,所述下半支撑架的后端上部设置有二号紧固块,所述一号紧固块的上端外表面与二号紧固块的上端外表面均贯穿旋紧有固定螺柱,所述下半支撑架的下端设置有安装基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基于行人过街规范性影响因素分析的交叉口灯控装置,能够便于进行安装、拆卸,且能够便于对交叉口灯控装置进行收纳、运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行人过街规范性影响因素分析的交叉口灯控装置
本技术涉及交通用品领域,特别涉及基于行人过街规范性影响因素分析的交叉口灯控装置。
技术介绍
人们在通过街道的交叉口时通常会按照交叉口灯控装置的指示进行行走,以避免其在通过街道时出现安全隐患等现象;现有的交叉口灯控装置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不便于对交叉口灯控装置进行安装、拆卸,且不便于进行收纳、运载,给实际使用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为此,我们提出基于行人过街规范性影响因素分析的交叉口灯控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基于行人过街规范性影响因素分析的交叉口灯控装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基于行人过街规范性影响因素分析的交叉口灯控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下端设置有上半支撑架,所述上半支撑架的下端设置有下半支撑架,所述装置主体的前端外表面与上半支撑架的前端外表面均设置有连接合页,所述上半支撑架的后端下部设置有一号紧固块,所述下半支撑架的后端上部设置有二号紧固块,所述一号紧固块的上端外表面与二号紧固块的上端外表面均贯穿旋紧有固定螺柱,所述下半支撑架的下端设置有安装基座,所述下半支撑架的下端外表面的安装基座的内部设置有承载支撑块,所述安装基座的前端外表面与承载支撑块的前端外表面均贯穿安装有固定卡柱,所述固定卡柱的上端贯穿安装有固定钢丝。优选的,所述安装基座的前端外表面与承载支撑块的前端外表面均开设有固定孔,且固定卡柱位于固定孔的内部,所述固定卡柱的外表面与固定孔的内侧外表面相贴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基座起到安装的作用,承载支撑块起到连接支撑的作用。优选的,所述下半支撑架的下端外表面通过承载支撑块与安装基座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承载支撑块的外表面通过固定卡柱与安装基座的内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承载支撑块的外表面与安装基座的内侧外表面相贴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半支撑架起到支撑的作用,固定卡柱起到连接固定的作用。优选的,所述上半支撑架的下端外表面通过连接合页与下半支撑架的上端外表面活动连接,所述连接合页与上半支撑架之间设置有螺钉,所述连接合页的后端外表面通过螺钉与上半支撑架的前端外表面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半支撑架起到支撑的作用,连接合页起到连接翻转的作用,螺钉起到将连接合页与上半支撑架固定在一起的作用。优选的,所述一号紧固块与上半支撑架之间设置有焊丝,所述一号紧固块的前端外表面通过焊丝与上半支撑架的后端外表面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焊丝起到将一号紧固块与上半支撑架焊接在一起的作用。优选的,所述一号紧固块的下端外表面通过固定螺柱与二号紧固块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一号紧固块的体积大小与二号紧固块的体积大小相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号紧固块、二号紧固块起到连接固定的作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可以将该交叉口灯控装置放置在预先固定好的安装基座上,同时装置主体上的下半支撑架下端的承载支撑块位于安装基座的内部,随后将固定卡柱放置在固定孔中,并将固定钢丝穿插在固定卡柱上且弯曲,使其固定卡柱能够固定在固定孔中,让其承载支撑块能够固定在安装基座中,即将装置主体固定在安装基座上完成安装,反之即可进行拆卸,进而实现其便于对该交叉口灯控装置进行安装、拆卸的好处,可以将一号紧固块以及二号紧固块上的固定螺柱旋出,使其固定在一起的一号紧固块和二号紧固块相分离,随后推动上半支撑架,使其上半支撑架利用连接合页的翻转性能和下半支撑架折叠在一起,以此减小该交叉口灯控装置的空间占地面积,从而达到其便于进行收纳、运载的好处,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基于行人过街规范性影响因素分析的交叉口灯控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基于行人过街规范性影响因素分析的交叉口灯控装置的下半支撑架与安装基座的连接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基于行人过街规范性影响因素分析的交叉口灯控装置的上半支撑架与下半支撑架的连接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基于行人过街规范性影响因素分析的交叉口灯控装置的安装基座的示意图。图中:1、装置主体;2、上半支撑架;3、下半支撑架;4、安装基座;5、连接合页;6、固定卡柱;7、固定孔;8、固定钢丝;9、承载支撑块;10、一号紧固块;11、二号紧固块;12、固定螺柱。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4所示,基于行人过街规范性影响因素分析的交叉口灯控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装置主体1的下端设置有上半支撑架2,上半支撑架2的下端设置有下半支撑架3,装置主体1的前端外表面与上半支撑架2的前端外表面均设置有连接合页5,上半支撑架2的后端下部设置有一号紧固块10,下半支撑架3的后端上部设置有二号紧固块11,一号紧固块10的上端外表面与二号紧固块11的上端外表面均贯穿旋紧有固定螺柱12,下半支撑架3的下端设置有安装基座4,下半支撑架3的下端外表面的安装基座4的内部设置有承载支撑块9,安装基座4的前端外表面与承载支撑块9的前端外表面均贯穿安装有固定卡柱6,固定卡柱6的上端贯穿安装有固定钢丝8。安装基座4的前端外表面与承载支撑块9的前端外表面均开设有固定孔7,且固定卡柱6位于固定孔7的内部,固定卡柱6的外表面与固定孔7的内侧外表面相贴合,安装基座4起到安装的作用,承载支撑块9起到连接支撑的作用。下半支撑架3的下端外表面通过承载支撑块9与安装基座4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承载支撑块9的外表面通过固定卡柱6与安装基座4的内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承载支撑块9的外表面与安装基座4的内侧外表面相贴合,下半支撑架3起到支撑的作用,固定卡柱6起到连接固定的作用。上半支撑架2的下端外表面通过连接合页5与下半支撑架3的上端外表面活动连接,连接合页5与上半支撑架2之间设置有螺钉,连接合页5的后端外表面通过螺钉与上半支撑架2的前端外表面固定连接,上半支撑架2起到支撑的作用,连接合页5起到连接翻转的作用,螺钉起到将连接合页5与上半支撑架2固定在一起的作用。一号紧固块10与上半支撑架2之间设置有焊丝,一号紧固块10的前端外表面通过焊丝与上半支撑架2的后端外表面固定连接,焊丝起到将一号紧固块10与上半支撑架2焊接在一起的作用。一号紧固块10的下端外表面通过固定螺柱12与二号紧固块11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一号紧固块10的体积大小与二号紧固块11的体积大小相同,一号紧固块10、二号紧固块11起到连接固定的作用。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基于行人过街规范性影响因素分析的交叉口灯控装置,在使用时,使用者将该交叉口灯控装置放置在预先固定好的安装基座4上,同时装置主体1上的下半支撑架3下端的承载支撑块9位于安装基座4的内部,随后使用者将固定卡柱6放置在固定孔7中,并将固定钢丝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行人过街规范性影响因素分析的交叉口灯控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下端设置有上半支撑架(2),所述上半支撑架(2)的下端设置有下半支撑架(3),所述装置主体(1)的前端外表面与上半支撑架(2)的前端外表面均设置有连接合页(5),所述上半支撑架(2)的后端下部设置有一号紧固块(10),所述下半支撑架(3)的后端上部设置有二号紧固块(11),所述一号紧固块(10)的上端外表面与二号紧固块(11)的上端外表面均贯穿旋紧有固定螺柱(12),所述下半支撑架(3)的下端设置有安装基座(4),所述下半支撑架(3)的下端外表面的安装基座(4)的内部设置有承载支撑块(9),所述安装基座(4)的前端外表面与承载支撑块(9)的前端外表面均贯穿安装有固定卡柱(6),所述固定卡柱(6)的上端贯穿安装有固定钢丝(8)。/n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行人过街规范性影响因素分析的交叉口灯控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下端设置有上半支撑架(2),所述上半支撑架(2)的下端设置有下半支撑架(3),所述装置主体(1)的前端外表面与上半支撑架(2)的前端外表面均设置有连接合页(5),所述上半支撑架(2)的后端下部设置有一号紧固块(10),所述下半支撑架(3)的后端上部设置有二号紧固块(11),所述一号紧固块(10)的上端外表面与二号紧固块(11)的上端外表面均贯穿旋紧有固定螺柱(12),所述下半支撑架(3)的下端设置有安装基座(4),所述下半支撑架(3)的下端外表面的安装基座(4)的内部设置有承载支撑块(9),所述安装基座(4)的前端外表面与承载支撑块(9)的前端外表面均贯穿安装有固定卡柱(6),所述固定卡柱(6)的上端贯穿安装有固定钢丝(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行人过街规范性影响因素分析的交叉口灯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基座(4)的前端外表面与承载支撑块(9)的前端外表面均开设有固定孔(7),且固定卡柱(6)位于固定孔(7)的内部,所述固定卡柱(6)的外表面与固定孔(7)的内侧外表面相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行人过街规范性影响因素分析的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立晨
申请(专利权)人:苏立晨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