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感应测电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2167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感应测电仪。它不直接接触带电导体,而能检测导体带电情况,并由此判断导线的断线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一环形感应探头,可对带电平衡三相电缆进行检测,并由发光二极管及耳机显示带电情况及断线点。(*该技术在199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感应测电仪的一种。在现有技术中,公知的感应测电仪只能检测电缆是否带电,不能测出三相电缆芯线断线所造成的三相电源缺相。这样,当电缆发生断线时,只好把电缆由电源上拆下,用具有发射与接收两种装置的电缆探伤仪器寻找断线点,既影响用电设备使用又使查找故障费时又费力。本技术目的,是使感应测电仪既可以测定导体是否带电,又可以对带电导线的断线故障点进行查找,特别是对带电的三相电缆发生因某相芯线断线造成缺相运行时,可以不从电源上拆下电缆,而方便的查找出断线点。结构参照图2,仪器由①顶丝;②感应柱;③感应片构成仪器输入端;④电压比较器安装在印刷电路板上;⑤为感应测电仪外壳;⑥、⑦分别为仪器输出端的发光二极管及耳机插口;⑧为导电接线片;⑨为底托;⑩为电源外壳;(11)是电源开关;(12)固定开关铆钉;(13)是电源电池(五号);(14)电池负极弹簧。其中环形感应输入探头,由用户根据实际被测量电缆外经,自行用较硬导体(如铁、铜丝等)制成后,一端固定在感应柱②上,并用顶丝①紧固。工作原理①当导体带电时,在其周围产生相应的电场,此电场由附图1中的感应端A检测到,使场效应管BG1工作状态发生变化,经三极管BG2和BG3放大后,驱动发光二极管D发光。若是交变电场,则是由其放大输出信号的直流分量使D发光,而交流分量则使插口CK处所接耳机发出声音信号,由此可方便地判断出所测电源为直流还是交流。并可由沿导线移动的感应测电仪所发出的声、光信号的有无,准确地找出断电点。②当用该仪器对带电的三相电缆线进行探伤--寻找某相断线点时,需用较硬导体(如铁、铜线等)在电缆外绕一略大于电缆外经的环形圈,将此环的一端接到感应测电仪的输入接线端子1上,再将此环由电源侧沿电缆向负载侧移动,由于三相电源平衡时,任一瞬间在感应环上感应出的电压合成为零,则仪器无声、光信号输出。当电缆某相芯线由于种种原因发生断线,则必然使该断电点之后的电缆形成缺相,反映到测电环上的合成电压不再为零,这时仪器就有声、光信号输出,这样就能方便的找出故障点的准确位置。③当该仪器用于煤矿井下带电电缆探伤时,由于井下供电系统属于中性点高阻抗接地系统,三相电源对地的绝缘程度不同及分布电容不同,势必造成三相电压对地不平衡。这样采用上述②的方式进行电缆探伤时,在故障点前后反映到感应环上的合成电压都将是大于零的,这时单凭发光二极管的光亮信号就无法进行判断;由于故障点前后的不为零合成电压,或多或少会有差别,则反映到仪器的输出交变信号的各次谐波不相同,由耳机能明显听出音调的变化,而准确判断出电缆故障点。效果用本仪器可不直接接触带电导体,如将感应端靠近带电电缆或离带电体一段距离,就可由发光二极管的亮否判断导体是否带电,并由此检出断电点。将环形输入端套在三相电缆外,可由耳机内声音的有无判断电缆是否带电,并可由声音的变化,判断出电缆所接负荷的工作状态(轻载声音小、重载声音大,并伴有音调变化)。当环形输入端在电缆外移动时,由发光二极管的亮否可准确找出断电点。即电缆三相平衡带电,发光二极管不亮;缺相时为断一、二相亮,有声音输出;断三相则不亮,无声输出。在井下三相电源高阻抗接地系统上使用该仪器时,使用方法同样,只是由于三相对地电压经常处于不平衡状态。当环形感应圈在电缆外移动时,电缆芯线不断处,三相电压不为零,发光二极管亮并耳机有声音信号输出,当感应圈移过断电点(电缆断一、二、三相均可),由于三相不平衡电压发生变化,耳机发出的声音大小与音调也相应发生变化。由此判断出电缆断电点。该仪器在煤矿现场实际使用一年来,确能实现上述功能,达到仪器设计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感应测电仪,其特征在于:采用环形导体为感应测电仪的输入端,能检测三相(或单相)带电电缆带电情况及断线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感应测电仪,其特征在于采用环形导体为感应测电仪的输入端,能检测三相(或单相)带电电缆带电情况及断线点。2.按照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双林龚从实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省阜新矿务局高德煤矿营善队青年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