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指纹装置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19900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15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学指纹装置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该光学指纹装置应用在具有显示屏的电子设备,该光学指纹装置用于设置在该显示屏的下方,该光学指纹装置包括:光学指纹芯片,包括具有多个光学感应单元的感应阵列,该感应阵列用于接收从该显示屏上方的手指返回的指纹光信号,该指纹光信号用于获取该手指的指纹图像;遮光层,形成在该光学指纹芯片的边缘区域的上表面以及该光学指纹芯片的由上自下的至少部分侧表面,用于遮挡从该边缘区域的上表面以及该至少部分侧表面进入该感应阵列的杂散光,其中,该遮光层不遮挡该光学指纹芯片的感应区域。本申请实施例的光学指纹装置能够提升指纹识别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学指纹装置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本申请要求于2019年11月4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PCT/CN2019/115439、专利技术名称为“光学指纹装置和电子设备”的PCT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指纹识别
,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光学指纹装置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伴随着消费者对移动终端屏幕占比要求越来越高,屏下指纹识别技术的实用化已成为大众所需。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屏下光学指纹识别为镜头式的光学指纹装置,如图2所示,由于光学指纹芯片对光的敏感性,故需要将芯片利用不到的杂散光阻挡或过滤掉,从而实现指纹识别性能的提升,其中镜头式光学指纹装置是通过镜头支架来阻挡光学指纹芯片侧边的杂散光,如图3,滤光片过滤光学指纹芯片上方的杂散光,但是镜头式的镜头支架体积较大,对空间要求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光学指纹装置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能够提升指纹识别性能。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光学指纹装置,应用于具有显示屏的电子设备,该光学指纹装置用于设置在该显示屏的下方,该光学指纹装置包括:光学指纹芯片,包括具有多个光学感应单元的感应阵列,该感应阵列用于接收从该显示屏上方的手指返回的指纹光信号,该指纹光信号用于获取该手指的指纹图像;遮光层,形成在该光学指纹芯片的边缘区域的上表面以及该光学指纹芯片的由上自下的至少部分侧表面,用于遮挡从该边缘区域的上表面以及该至少部分侧表面进入该感应阵列的杂散光,其中,该遮光层不遮挡该光学指纹芯片的感应区域。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遮光层通过移印遮光工艺形成在该边缘区域的上表面以及该至少部分侧表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光学指纹芯片的自下而上的至少部分侧表面包覆有胶层,该遮光层包覆该胶层以覆盖该光学指纹芯片的整个侧表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胶层的厚度不小于40μm。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胶层的厚度不大于该光学指纹芯片的厚度。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遮光层的厚度不大于20μm。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形成在该边缘区域的上表面的该遮光层的第一内侧与靠近该第一内侧的感应区域的外侧的距离不小于30μm。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形成在该边缘区域的上表面的该遮光层的第二内侧与靠近该第二内侧的光学指纹芯片的外侧的距离不小于80μm。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光学指纹装置还包括:滤光层,设置在该光学指纹芯片的上表面,其中,该滤光层至少覆盖该感应区域。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遮光层包覆该滤光层的边缘区域。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光学指纹装置还包括:电路板,设置在该光学指纹芯片的下方,该电路板通过金线与该光学指纹芯片电连接,其中,该遮光层包覆该电路板上未被该光学指纹芯片覆盖的区域以及该金线。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光学指纹芯片的外围设置有第一泡棉结构和第二泡棉结构,其中,该第一泡棉结构设置在该第二泡棉结构的上方,该第二泡棉结构设置在该电路板的上方,该第二泡棉结构的上表面不低于该遮光层的上表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二泡棉结构的上表面不低于该金线的弧高。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泡棉结构的宽度大于该第二泡棉结构的宽度以在该第一泡棉结构的靠近该光学指纹芯片的一端形成遮挡部,该遮挡部部分遮挡该光学指纹芯片的边缘区域,并且不遮挡该光学指纹芯片的感应区域。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遮光层为油墨。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光学指纹装置还包括:光学组件,设置在该光学指纹芯片的上方,用于将从该显示屏上方的手指返回的光信号引导至该光学指纹芯片,以进行光学指纹检测。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光学组件包括:多个微透镜形成的微透镜阵列和至少一挡光层,该至少一挡光层位于该微透镜阵列下方,每个挡光层中设置有多个通光小孔,该感应阵列用于接收经由该微透镜阵列会聚到该多个通光小孔的并通过该多个通光小孔的光信号。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电子设备的中框设置有开槽或开孔,该光学指纹装置用于设置在该开槽或该开孔中。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光学指纹装置,该光学指纹装置设置在该显示屏的下方。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显示屏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屏,该显示屏包括多个OLED光源,其中该光学指纹装置采用至少部分OLED光源作为光学指纹检测的激励光源。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制备光学指纹装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确定遮光层的位置,该遮光层的位置包括该光学指纹芯片的边缘区域的上表面以及该光学指纹芯片的自上而下的至少部分侧表面;在该遮光层的位置上制备该遮光层,该遮光层用于遮挡从该边缘区域的上表面以及该至少部分侧表面进入该光学指纹芯片的感应区域的杂散光,该遮光层不遮挡该光学指纹芯片的感应区域。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在该遮光层的自下而上的至少部分侧表面点胶层;在该遮光层的位置上制备该遮光层,包括:在该胶层的外表面制备该遮光层,以使得该遮光层覆盖该光学指纹芯片的整个侧表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在该遮光层的位置上制备该遮光层,包括:根据该遮光层的位置,获取该遮光层的图案;将蚀刻有该遮光层的图案的钢板上涂满遮光材料,并通过去除空白部分的遮光材料以制成凹版;将该凹版处的遮光材料转印到该遮光层的位置上。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将该凹版处的遮光材料转印到该遮光层的位置上,包括:通过模组调节装置的调节定位,将该凹版处的遮光材料经由胶头转印到该遮光层的位置上。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模组调节装置是电机伺服平台。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确定遮光层的位置,包括:根据电荷耦合器件CCD的拍照识别,确定该遮光层的位置。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胶层的厚度不小于40μm。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胶层的厚度不大于该光学指纹芯片的厚度。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遮光层的厚度不大于20μm。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形成在该边缘区域的上表面的该遮光层的第一内侧与靠近该第一内侧的该感应区域的外侧的距离不小于30μm。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形成在该边缘区域的上表面的该遮光层的第二内侧与靠近该第二内侧的该光学指纹芯片的外侧的距离不小于80μm。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胶头至少具有以下一种特性:防静电、耐脏污以及软性材料。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胶头为硅胶头。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遮光层为油墨。附图说明图1A是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定向视图。图1B是图1A所示的电子设备沿A-A’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一种光学指纹装置的结构示意性图。图3为图2所示的光学指纹装置的工作原理图。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学指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光学指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学指纹装置,应用于具有显示屏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指纹装置用于设置在所述显示屏的下方,所述光学指纹装置包括:/n光学指纹芯片,包括具有多个光学感应单元的感应阵列,所述感应阵列用于接收从所述显示屏上方的手指返回的指纹光信号,所述指纹光信号用于获取所述手指的指纹图像;/n遮光层,形成在所述光学指纹芯片的边缘区域的上表面以及所述光学指纹芯片的由上自下的至少部分侧表面,用于遮挡从所述边缘区域的上表面以及所述至少部分侧表面进入所述感应阵列的杂散光,其中,所述遮光层不遮挡所述光学指纹芯片的感应区域。/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104 CN PCT/CN2019/1154391.一种光学指纹装置,应用于具有显示屏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指纹装置用于设置在所述显示屏的下方,所述光学指纹装置包括:
光学指纹芯片,包括具有多个光学感应单元的感应阵列,所述感应阵列用于接收从所述显示屏上方的手指返回的指纹光信号,所述指纹光信号用于获取所述手指的指纹图像;
遮光层,形成在所述光学指纹芯片的边缘区域的上表面以及所述光学指纹芯片的由上自下的至少部分侧表面,用于遮挡从所述边缘区域的上表面以及所述至少部分侧表面进入所述感应阵列的杂散光,其中,所述遮光层不遮挡所述光学指纹芯片的感应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指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层通过移印遮光工艺形成在所述边缘区域的上表面以及所述至少部分侧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指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指纹芯片的自下而上的至少部分侧表面包覆有胶层,所述遮光层包覆所述胶层以覆盖所述光学指纹芯片的整个侧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指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层的厚度不小于40μ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指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层的厚度不大于所述光学指纹芯片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指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层的厚度不大于20μm。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指纹装置,其特征在于,形成在所述边缘区域的上表面的所述遮光层的第一内侧与靠近所述第一内侧的所述感应区域的外侧的距离不小于30μm。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指纹装置,其特征在于,形成在所述边缘区域的上表面的所述遮光层的第二内侧与靠近所述第二内侧的所述光学指纹芯片的外侧的距离不小于80μm。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指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指纹装置还包括:
滤光层,设置在所述光学指纹芯片的上表面,其中,所述滤光层至少覆盖所述感应区域。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学指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层包覆所述滤光层的边缘区域。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指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指纹装置还包括:
电路板,所述电路板通过金线与所述光学指纹芯片电连接,其中,所述遮光层包覆所述电路板上未被所述光学指纹芯片覆盖的区域以及所述金线。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学指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指纹芯片的外围设置有第一泡棉结构和第二泡棉结构,其中,所述第一泡棉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二泡棉结构的上方,所述第二泡棉结构设置在所述电路板的上方,所述第二泡棉结构的上表面不低于所述遮光层的上表面。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学指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泡棉结构的上表面不低于所述金线的弧高。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学指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泡棉结构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泡棉结构的宽度以在所述第一泡棉结构的靠近所述光学指纹芯片的一端形成遮挡部,所述遮挡部部分遮挡所述光学指纹芯片的边缘区域,并且不遮挡所述光学指纹芯片的感应区域。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指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层为油墨。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指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维强刘凯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