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重金属去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1988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污水重金属去除装置,包括:壳体、污水调节箱、沉淀箱以及过滤箱;壳体上安装有进水口,污水调节箱安装于壳体内并与进水口连通,污水调节箱下部与安装在壳体内的沉淀箱连通,过滤箱安装在壳体内并与沉淀箱连通;其中,沉淀箱包括外箱、内箱和锁紧组件,外箱固定在壳体内,在外箱内安装有所述锁紧组件,所述内箱设置于外箱内并与外箱滑动连接,以将内箱推入外箱内后,其能通过锁紧组件与外箱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外箱中设计内箱的结构,使用时将内箱拉出外箱,从而便于内箱中的沉淀杂质取出;为了外箱和内箱紧密连接,避免在使用时内箱脱离外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内箱与外箱通过锁紧组件连接,方便地清理沉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重金属去除装置
本技术涉及工业污水处理用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污水重金属去除装置。
技术介绍
重金属污染主要指的是汞、铅、镉和砷等生物毒性显著的重金属环境污染,还包括具有一定毒性的重金属,如锌、铜、钴、镍、锡和钒等。由于重金属污染物难以治理,污水中存留的重金属被排放至自然中,会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而当水体中的重金属含量达到一定的限度就会通过生物系统对人体造成危害。目前,处理重金属的方法大体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将废水中溶解的重金属转变为难溶或者微溶的金属化合物,如氢氧化物沉淀法、硫化物沉淀法、还原法,并将沉淀物除去;另一种是不改变重金属的心态情况下进行分离,如反渗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等。现有技术中,将废水中溶解的重金属转变为难溶或者微溶的金属化合物的装置便是污水重金属去除装置,其结构和运行方式如下,污水进入安装在壳体中的污水调节箱后,再流入沉淀箱内去除重金属,杂质沉淀后操作者将沉淀箱一侧的门打开,从而将沉淀回收,而处理后的污水则从过滤网中流入下一工序。其缺陷主要在于,由于沉淀箱仅通过活动门进行沉淀杂质的取出,导致取出时操作者需要将挖沉淀的勺子伸入沉淀箱内,不便于杂质的取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是现有的污水重金属去除装置的沉淀箱侧面开设活动门,而取出沉淀杂质导致的操作麻烦的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污水重金属去除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污水重金属去除装置,包括:壳体、污水调节箱、沉淀箱以及过滤箱;所述壳体上安装有进水口,所述污水调节箱安装于壳体内并与进水口连通,污水调节箱下部与安装在壳体内的沉淀箱连通,所述过滤箱安装在壳体内并与沉淀箱连通;其中,所述沉淀箱包括外箱、内箱和锁紧组件,所述外箱固定在壳体内,在外箱内安装有所述锁紧组件,所述内箱设置于外箱内并与外箱滑动连接,以将内箱推入外箱内后,其能通过锁紧组件与外箱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锁紧组件包括安装部、移动部、锁紧部以及弹簧,所述安装部固定在外箱内壁,所述移动部位于安装部内且与固定在安装部上的弹簧连接,且移动部一端伸出至外箱外,所述锁紧部安装在安装部内并位于移动部下部,锁紧部一端位于能卡在内箱侧面的卡头上,并当内箱在外箱内移动时能推动移动部移动,以将锁紧部端部从卡头脱离。进一步地,所述移动部包括移动杆和移动板,所述移动杆下部与移动板固定,所述锁紧部部分位于移动板上开设的滑动孔内,以当移动板移动时能带动锁紧部转动一定角度。进一步地,所述锁紧部整体呈“L”形结构,锁紧部包括转动件以及和转动件连接的锁紧件,所述转动件远离锁紧件的一端位于移动板上开设的滑动孔内,滑动孔水平开设且其靠近内箱处弯向锁紧件,以当移动板移动时转动件能沿滑动孔转动,以使得转动件卡在卡头的端部能脱离卡头。进一步地,转动件端部连接有位于卡头下部的锁紧头,所述锁紧头靠近内箱的一面为斜面。进一步地,内箱底部开设有过滤孔,过滤孔连接有过滤网,在内箱的底部还设置有滑动门。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污水重金属去除装置,通过在外箱中设计内箱的结构,使用时将内箱拉出外箱,从而便于内箱中的沉淀杂质取出;为了外箱和内箱紧密连接,避免在使用时内箱脱离外箱,本技术的内箱与外箱通过锁紧组件连接,使用时将内箱推进外箱内,内箱便可以通过卡头与外箱上的锁紧组件连接,再将内箱向内推动一段距离,便可以将内箱取出外箱,方便地清理沉淀;锁紧组件的安装在外箱内壁,其结构避免了操作时使用者与重金属沉淀接触,同时,在内箱设计活动门有助于快速将内箱中的沉淀进行清理。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污水重金属去除装置整体示意图;图2为污水重金属去除装置沉淀箱立体示意图;图3为沉淀箱的内箱立体图;图4为沉淀箱的锁紧组件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依次为:壳体1、进水口11、出水口12、污水调节箱2、沉淀箱3、外箱31、内箱32、卡头321、过滤孔322、滑动门323、锁紧组件33、安装部331、移动部332、移动杆3321、移动板3322、滑动孔3323、锁紧部333、转动件3331、锁紧件3332、弹簧334、过滤箱4。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作用更加清楚及易于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一种污水重金属去除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壳体1、污水调节箱2、沉淀箱3以及过滤箱4;所述壳体1上安装有进水口11,壳体1的下部安装有出水口12,污水调节箱2安装于壳体1内并与进水口11连通,污水调节箱2下部与安装在壳体1内的沉淀箱3连通,壳体1的外部还安装有用于盛装药剂的箱子,并与沉淀箱3连通,所述过滤箱4安装在壳体1内并与沉淀箱3连通,污水经过过滤箱4过滤后从出水口12排出。其中,如图2所示,所述沉淀箱3包括外箱31、内箱32和锁紧组件33,设计为外箱31和内箱32的结构,便于使用时将内箱32拉出外箱31以清理沉淀。所述外箱31固定在壳体1内,在外箱31和内箱32对应的位置上开设有过滤孔322,沉淀杂质落在内箱32内,而污水则从过滤孔322中流下,外箱31的侧面敞开,在外箱31内安装有所述锁紧组件33,所述内箱32设置于外箱31内,内箱32的底部安装有凸起,凸起能在外箱31内滑动。内箱32的侧面连接有把手,通过把手将内箱32推入外箱31内后,其能通过锁紧组件33与外箱31连接。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所述锁紧组件33包括安装部331、移动部332、锁紧部333以及弹簧334,所述安装部331固定在外箱31内壁,安装部331具体为一框体结构,也可以是一个开设有空腔的壳体1结构,移动部332位于安装部331内且与固定在安装部331上的弹簧334连接,这样在弹簧334作用下移动部332能够保持远离弹簧334的状态,从而使得移动部332一端伸出至外箱31外。锁紧部333安装在安装部331内并位于移动部332下部,锁紧部333用于将内箱32与外箱31内壁连接,具体而言,锁紧部333一端位于能卡在内箱32侧面的卡头321上,并当内箱32在外箱31内移动时能推动移动部332克服弹簧334的阻力向弹簧334方向移动,以将锁紧部333端部从卡头321脱离,锁紧部333的转动件3331端部连接有位于卡头321下部的锁紧头,为了便于内箱32上的卡头321与锁紧头配合,锁紧头靠近内箱32的一面设计为斜面。参见图4,为了使得移动部332移动时带动锁紧部333转动一定角度,移动部332包括移动杆3321和移动板3322,所述移动杆3321下部与移动板3322固定,移动板3322为平板状结构,移动板3322上开设有沿着移动杆3321方向的滑动孔3323。为了便于锁紧部333进行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水重金属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污水调节箱、沉淀箱以及过滤箱;所述壳体上安装有进水口,所述污水调节箱安装于壳体内并与进水口连通,污水调节箱下部与安装在壳体内的沉淀箱连通,所述过滤箱安装在壳体内并与沉淀箱连通;/n其中,所述沉淀箱包括外箱、内箱和锁紧组件,所述外箱固定在壳体内,在外箱内安装有所述锁紧组件,所述内箱设置于外箱内并与外箱滑动连接,以将内箱推入外箱内后,其能通过锁紧组件与外箱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重金属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污水调节箱、沉淀箱以及过滤箱;所述壳体上安装有进水口,所述污水调节箱安装于壳体内并与进水口连通,污水调节箱下部与安装在壳体内的沉淀箱连通,所述过滤箱安装在壳体内并与沉淀箱连通;
其中,所述沉淀箱包括外箱、内箱和锁紧组件,所述外箱固定在壳体内,在外箱内安装有所述锁紧组件,所述内箱设置于外箱内并与外箱滑动连接,以将内箱推入外箱内后,其能通过锁紧组件与外箱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重金属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组件包括安装部、移动部、锁紧部以及弹簧,所述安装部固定在外箱内壁,所述移动部位于安装部内且与固定在安装部上的弹簧连接,且移动部一端伸出至外箱外,所述锁紧部安装在安装部内并位于移动部下部,锁紧部一端位于能卡在内箱侧面的卡头上,并当内箱在外箱内移动时能推动移动部移动,以将锁紧部端部从卡头脱离。


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毅方旭东刘卫星张云根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江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