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质组分分析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419358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物质组分分析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对目标物体的若干样品进行检测,获取二维矩阵数据;沿着目标维度通过预设算法对所述二维矩阵数据进行分解,获取分解系数,预设算法为能产生新数据维度的算法,目标维度为能进行连续变换的维度;根据分解系数,对二维矩阵数据进行扩展,获取三维矩阵数据;对三维矩阵数据进行数据分解,以获取目标物体的组成成分。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物质组分分析方法及系统,通过样品检测获得原始二维矩阵数据,通过预设算法对原始的二维矩阵数据进行扩展,得到三维矩阵数据,通过对三维矩阵数据进行分解,可以得到唯一的分解结果,从而能确定目标物体的组成成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物质组分分析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物质组分分析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机器学习的发展促进了化学、生物学和医学等领域的数据挖掘的兴起和繁荣。目前的数据获取方法主要可以分为零阶、一阶、二阶等,分别代表了对单个样品的检测结果时标量、矢量、二维矩阵。基于多通道、多技术联用的仪器对单个样本甚至可以采集更高维度的数据。针对单个样本采集标量数据实例,通常采用单变量回归或者标准曲线的方法,例如pH值的测定。针对单个样本采集矢量的实例,通常采用多元校正的方法。针对单个样本采集二维、甚至三维矩阵数据的实例,通常采用三维或者更高维校正的算法。其中因子分解方法是多元校正和高维校正中常用的降低数据冗余、解析数据内部结构的分析方法,所不同之处在于大部分针对矩阵数据的因子分解都难以得到唯一的、准确、具有物理意义的分解结果。因此常对这些因子施加一些正交、归一、非负、单峰等约束。其后果是结果不具有真实性,分解的结果难以和体系的物理意义联系起来。常见的算法包括主成分分析、非负因子分解、偏最小二乘、典型相关性分析等。反之,三维(因子)分解算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物质组分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对目标物体的若干样品进行检测,获取二维矩阵数据;/n沿着目标维度通过预设算法对所述二维矩阵数据进行分解,获取分解系数,所述预设算法为能产生新数据维度的算法,所述目标维度为具有连续变换的维度;/n根据所述分解系数,对所述二维矩阵数据进行扩展,获取三维矩阵数据;/n对所述三维矩阵数据进行数据分解,以获取所述目标物体的组成成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质组分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目标物体的若干样品进行检测,获取二维矩阵数据;
沿着目标维度通过预设算法对所述二维矩阵数据进行分解,获取分解系数,所述预设算法为能产生新数据维度的算法,所述目标维度为具有连续变换的维度;
根据所述分解系数,对所述二维矩阵数据进行扩展,获取三维矩阵数据;
对所述三维矩阵数据进行数据分解,以获取所述目标物体的组成成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质组分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目标物体的若干样品进行检测,获取二维矩阵数据,具体通过如下方式获得:
利用阵列检测器,对每一样品进行变量检测,获取所述二维矩阵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质组分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目标物体的若干样品进行检测,获取二维矩阵数据,具体通过如下方式获得:
利用高维数据检测方法,对每一样品进行单通道检测,获取所述二维矩阵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质组分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目标物体的若干样品进行检测,获取二维矩阵数据,具体通过如下方式获得:
对于任一样品,结合外界扰动或者阵列检测器,获得所述二维数据矩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质组分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沿着目标维度通过预设算法对所述二维矩阵数据进行分解,获取分解系数,具体包括:
通过所述预设算法对所述目标维度所在的检测数据进行分解,得到分解系数,其中,所述二维矩阵数据表示为m×n,m表示样本个数,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进张爱华李博岩胡芸国果张清海周罗雄王国泽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医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