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手势控制装置和方法以及热水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1744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电手势控制装置和方法以及热水器。该装置包括由至少一个光电管构成的光电管矩阵、控制器、第一和第二电阻集合。光电管矩阵中各光电管包括发射极、集电极和基极。光电管矩阵中同一列各光电管的发射极连接第一电阻集合中同一电阻的第一端,而且不同列的各光电管的发射极分别连接第一电阻集合中不同电阻的第一端,第一电阻集合中各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控制器。光电管矩阵中同一行各光电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二电阻集合中同一电阻的第一端,而且不同行的各光电管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第二电阻集合中不同电阻的第一端,第二电阻集合中各电阻的第二端所述控制器。在使用时不会对外发出可见光和不可见光,减少光污染,提高与自然的和谐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电手势控制装置和方法以及热水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设备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光电手势控制装置和方法以及热水器。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用到的燃气热水器交互面板的唤醒和操作方式主要以机械按键、触摸按键和/或红外手势为主,对于安装在阳台上的热水器来说,光线太强操作相关按键会出现看不清楚的情况,给用户带来操作不方便的问题。触摸按键一般为电容式按键,受环境影响较大;红外手势模块受环境光照情况影响较大,有时候会出现触摸或手势不灵敏的情况;而机械按键在中高端领域逐渐被触摸或手势取代。鉴于此,亟需一种使用光电效应来实现手势识别的系统和方法,在使用时不会对外发出可见光和不可见光,减少光污染,提高与自然的和谐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光电手势控制装置和方法以及热水器,基于光电效应实现手势识别,使用时不会对外发出可见光和不可见光,减少光污染。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光电手势控制装置。所述光电手势控制装置包括由至少一个光电管构成的光电管矩阵、控制器、第一电阻集合和第二电阻集合,其中,所述光电管矩阵中各个光电管包括发射极、集电极和基极;所述光电管矩阵中同一列各个光电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一电阻集合中同一个电阻的第一端,而且不同列的各个光电管的发射极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电阻集合中不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阻集合中各个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控制器;所述光电管矩阵中同一行各个光电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集合中同一个电阻的第一端,而且不同行的各个光电管的集电极分别连接所述第二电阻集合中不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阻集合中各个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控制器。可选地,对于所述光电手势控制装置,所述第一电阻集合中各个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光电管矩阵中各个光电管的集电极连接输入电压。可选地,所述光电手势控制装置还包括感应面板,所述光电管矩阵嵌入所述感应面板。可选地,所述光电手势控制装置还包括机壳面板,所述感应面板嵌入所述机壳面板。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热水器。所述热水器包括上述光电手势控制装置。再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上述光电手势控制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将光电管矩阵划分为各个手势识别区;当检测到手势识别区中的光电管由导通状态变为截止状态时,识别出所述手势识别区被遮光;根据所述光电管矩阵上被遮光的手势识别区所在的位置变化情况和遮光持续时长,确定手势类型。可选地,对于所述控制方法,通过手势识别区中光电管的坐标来确定所述手势识别区所在的位置,其中,所述光电管的坐标是由所述光电管在所述光电矩阵中的行号和列号表示的。可选地,对于所述控制方法,通过光电管的发射极的电压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来确定所述光电管由导通状态变为截止状态。可选地,对于所述控制方法,所述手势类型包括以下类型中至少一种:一个手势识别区持续被遮光超过预设时长;从第一手势识别区被遮光变化为与所述第一手势识别区相邻的第二手势识别区被遮光。可选地,对于所述控制方法,在所述确定手势类型之后,还包括:确定所述手势类型对应的功能并执行所述手势类型对应的功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主要的优点如下:(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电手势控制装置和方法以及热水器在使用时不会对外发出可见光和不可见光,减少了光污染,提高了与自然的和谐度。(2)在夜晚时,光电管会全部关闭,减少功耗。(3)使用光电管面板实现手势功能,不需使用红外手势模块。(4)无需繁杂算法,只需简单的矩阵运算即可输出手势控制指令,同时识别效率高,准确度高,手势定位准确。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光电手势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个示例提供的光电管的内部结构图;图3A-图3D为本专利技术一个示例提供的光电显示面板被遮光物遮蔽不同部位的各个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提供的图1所示的光电手势控制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个示例提供的光电管的原理图;图6A为本专利技术一个示例提供的光电管没有受到遮光物遮蔽的情况下导通光电显示作用图;图6B为本专利技术另一个示例提供的光电管受到遮光物遮蔽的情况下导通光电显示作用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个示例提供的控制器的手势判断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并且能够将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光电手势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个示例提供的光电管的内部结构图。如图1和图2所示。该实施例提供的光电手势控制装置包括由至少一个光电管10构成的光电管矩阵、控制器(MCU)、第一电阻集合和第二电阻集合。其中,光电管矩阵中各个光电管包括发射极(E极)11、集电极(C极)12和基极(B极)13。光电管矩阵中同一列各个光电管10的发射极11连接第一电阻集合中同一个电阻的第一端,而且不同列的各个光电管10的发射极11分别连接第一电阻集合中不同电阻的第一端,第一电阻集合中各个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控制器。光电管矩阵中同一行各个光电管10的集电极12连接第二电阻集合中同一个电阻的第一端,而且不同行的各个光电管10的集电极12分别连接第二电阻集合中不同电阻的第一端,第二电阻集合中各个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控制器。其中,光电管10是以光电效应为基础设计制造的一种物料,即光生电,本文中所述的光电管为光电三极管,当有光的时候光电三极管导通,无光时光电三极管关闭。光电管10在受到可见光照射时给出电信号至控制器,光电管10被遮光时会将此信息发至控制器。在该实施例中,第一电阻集合中各个电阻的第二端可以接地。光电管矩阵中各个光电管10的集电极12可以连接输入电压。光电管10还可以包括光电管保护层14。图1仅仅给出光电管矩阵的一个例子,通过这个例子来说明光电手势控制装置的结构,不作为对光电管矩阵上光电管数量的限制,也不作为对光电管矩阵形状的限制。图3A-图3D为本专利技术一个示例提供的光电显示面板被遮光物遮蔽不同部位的各个示意图。如图3A-图3D所示,该实施例的光电手势控制装置还可以包括感应面板20,光电管矩阵嵌入感应面板20。感应面板用于固定光电管矩阵的外形,可以为规则形状或者不规则形状。该实施例的光电手势控制装置还可以包括机壳面板30,感应面板嵌入机壳面板3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提供一种热水器,该热水器包括上述光电手势控制装置。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提供的上述光电手势控制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电手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至少一个光电管构成的光电管矩阵、控制器、第一电阻集合和第二电阻集合,其中,/n所述光电管矩阵中各个光电管包括发射极、集电极和基极;/n所述光电管矩阵中同一列各个光电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一电阻集合中同一个电阻的第一端,而且不同列的各个光电管的发射极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电阻集合中不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阻集合中各个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控制器;/n所述光电管矩阵中同一行各个光电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集合中同一个电阻的第一端,而且不同行的各个光电管的集电极分别连接所述第二电阻集合中不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阻集合中各个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控制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电手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至少一个光电管构成的光电管矩阵、控制器、第一电阻集合和第二电阻集合,其中,
所述光电管矩阵中各个光电管包括发射极、集电极和基极;
所述光电管矩阵中同一列各个光电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一电阻集合中同一个电阻的第一端,而且不同列的各个光电管的发射极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电阻集合中不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阻集合中各个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控制器;
所述光电管矩阵中同一行各个光电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集合中同一个电阻的第一端,而且不同行的各个光电管的集电极分别连接所述第二电阻集合中不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阻集合中各个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控制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手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阻集合中各个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光电管矩阵中各个光电管的集电极连接输入电压。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电手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感应面板,所述光电管矩阵嵌入所述感应面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电手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壳面板,所述感应面板嵌入所述机壳面板。


5.一种热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绍健罗岚金胜昔曾森杨昆杨玉琼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