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瓶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1674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真空瓶盖,用于真空容纳装置的配件,包括盖体、回弹按键、成型封口部件,所述回弹按键内部中空从而形成一个可以容纳物质的挤出腔,所述回弹按键包括按压部、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按压部相对设置,所述成型封口部件固定在所述盖体内并密封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盖体和所述回弹按键固定连接且所述盖体设有与所述挤出腔相通的挤出口,所述按压部本身具有弹性,按压所述回弹按键,会使得挤压腔中的被容纳物从挤出口挤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真空瓶盖的回弹按键为具有弹力的软体,使其本身具有足够好的回弹能力,相比于利用弹簧制成的按键,结构简单可靠,便于加工装配,生产成本大幅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真空瓶盖
本技术涉及液体或乳液或膏体的包装产品领域,尤其是一种真空瓶盖。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常见的液体、乳液、膏体的包装形式是采用真空瓶,真空瓶是指一种能使气体与外界温度隔绝的容器或隔绝外部细菌的容器,目前市面上通行的真空瓶是由一个圆柱体成椭圆体容器加一个安置底部的活塞及瓶盖组成。它的设计原理是用弹簧的收缩力,且不让空气进入瓶中,造成真空状态,而利用大气压力来推动瓶底的活塞前进。一般地,弹簧部件设置在瓶盖上,但是由于具有弹力回复的弹簧与真空瓶盖之间的装配复杂,造成真空瓶盖结构复杂,制作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实用、制作成本低的真空瓶盖。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提出一种真空瓶盖,用于真空容纳装置的配件,包括盖体、回弹按键、成型封口部件,所述回弹按键内部中空从而形成一个可以容纳物质的挤出腔,所述回弹按键包括按压部、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按压部相对设置,所述成型封口部件固定在所述盖体内并密封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盖体和所述回弹按键固定连接且所述盖体设有与所述挤出腔相通的挤出口,所述按压部本身具有弹性,按压所述回弹按键,会使得挤压腔中的被容纳物从挤出口挤出。进一步,所述回弹按键为一体成型结构。进一步,所述回弹按键还包括第二开口、第三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和所述第三开口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二开口和所述第三开口分别和所述第一开口相邻。进一步,所述第二开口处设有第一单向硅胶阀,第一单向硅胶阀只容许所述挤压腔中的被容纳物往所述挤出口单向运动。进一步,所述三开口处设有第二单向硅胶阀,第二单向硅胶阀只容许外界的被容纳物往所述挤压腔单向运动。进一步,所述盖体设有安装孔,且所述盖体的外侧表面还凹设有缺位,所述按压部贯穿所述安装孔并处于所述缺位中。进一步,所述盖体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内表面设有螺纹。进一步,所述盖体的外表面还设有至少一个装饰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真空瓶盖,用于真空容纳装置的配件,包括盖体、回弹按键、成型封口部件,所述回弹按键内部中空从而形成一个可以容纳物质的挤出腔,所述回弹按键包括按压部、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按压部相对设置,所述成型封口部件固定在所述盖体内并密封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盖体和所述回弹按键固定连接且所述盖体设有与所述挤出腔相通的挤出口,所述按压部本身具有弹性,按压所述回弹按键,会使得挤压腔中的被容纳物从挤出口挤出。本技术的真空瓶盖的回弹按键为具有弹力的软体,使其本身具有足够好的回弹能力,相比于利用弹簧制成的按键,结构简单可靠,便于加工装配,生产成本大幅降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真空容纳装置的结构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真空瓶盖的结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的真空瓶盖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真空瓶盖的回弹按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加清楚、完整的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参考图2-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真空瓶盖,用于真空容纳装置的配件。请参考图1,真空容纳装置包括主体1、如上所述的真空瓶盖2,真空瓶盖2套合在所述主体1上,所述主体1内设有腔室10,腔室10内设有可以活动的活塞11,所述活塞11将腔室10分隔成容纳腔15和进气腔12,所述进气腔12和外界大气相通。真空瓶盖2包括盖体3、回弹按键4、成型封口部件5,所述回弹按键4内部中空从而形成一个可以容纳物质的挤出腔21,所述回弹按键4包括按压部22、第一开口40,所述第一开口40和所述按压部22相对设置,所述成型封口部件5固定在所述盖体3内并密封所述第一开口40,所述盖体3和所述回弹按键4固定连接且所述盖体3设有与所述挤出腔相通的挤出口20,所述按压部22本身具有弹性,所述挤压腔21和所述容纳腔15均可以容纳物质,按压所述按压部22,会使得挤压腔21中的被容纳物从挤出口20挤出;松开所述按压部22,所述容纳腔15的被容纳物进入挤压腔21,同时是活塞11朝着所述真空瓶盖2的方向移动。进一步,所述回弹按键4为一体成型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回弹按键4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成型封口部件5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盖体3也为一体成型结构,通过一体成型的设计,大大提高了真空瓶盖2的装配效率。进一步,所述回弹按键4还包括第二开口41、第三开口42,所述第二开口41和所述第三开口42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二开口41和所述第三开口42分别和所述第一开口40相邻。所述第二开口41、所述第三开口42和所述第一开口40均和所述挤出腔相导通。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开口41处设有第一单向硅胶阀23,第一单向硅胶阀23只容许所述挤压腔21中的被容纳物往所述挤出口20单向运动。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开口42处设有第二单向硅胶阀24,第二单向硅胶阀24只容许所述容纳腔15中的被容纳物往所述挤压腔21单向运动。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回弹按键4为具有弹力的软体,如硅胶软体。本技术的真空瓶盖的回弹按键4为具有弹力的软体,使其本身具有足够好的回弹能力,相比于利用弹簧制成的按键,结构简单可靠,便于加工装配,生产成本大幅降低。进一步,所述盖体3设有安装孔30,且所述盖体3的外侧表面还凹设有缺位25,所述按压部贯穿所述安装孔30并处于所述缺位25中。所述按压部22贯穿所述安装孔30的同时会密封所述安装孔30。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挤压腔21中的被容纳物和所述容纳腔15中的被容纳物为同一种物质,如液体、乳液、膏体等物质。在本实施方式中,当按压所述按压部22时,所述按压部22从所述缺位25往挤压腔21方向产生形变,从而挤压所述挤压腔21,所述挤压腔21的体积减小,此时所述第一单向硅胶阀23打开,第二单向硅胶阀24关闭,挤压腔21中的被容纳物从挤出口20挤出;当松开所述按压部22时,所述按压部22从挤压腔21往所述缺位25方向产生形变,即开始回弹,所述挤压腔21的体积增大,此时所述第一单向硅胶阀23关闭,第二单向硅胶阀24打开,由于挤压腔21中的部分被容纳物被挤出,所以挤压腔21中内的压力小于外界大气压,因此外界大气压将推动活塞11朝着所述真空瓶盖2的方向移动,使得所述容纳腔15的被容纳物进入挤压腔21,填满挤压腔21。进一步的,所述主体1设有气孔13,所述气孔13和所述进气腔12相通以使得所述进气腔12和外界大气相通。进一步,所述盖体3设有定位孔26,所述定位孔26的内表面设有螺纹。进一步的,所述主体1和所述真空瓶盖2之间以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所述主体1和所述真空瓶盖2之间以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使得所述主体1和所述真空瓶盖2之间的气密性更加好。进一步的,所述主体1设有定位部14,所述定位部14定位于所述定位孔25中,所述定位部14的外表面设有螺纹。在本实施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真空瓶盖,用于真空容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盖体、回弹按键、成型封口部件,所述回弹按键内部中空从而形成一个可以容纳物质的挤出腔,所述回弹按键包括按压部、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按压部相对设置,所述成型封口部件固定在所述盖体内并密封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盖体和所述回弹按键固定连接且所述盖体设有与所述挤出腔相通的挤出口,所述按压部本身具有弹性,按压所述回弹按键,会使得挤压腔中的被容纳物从挤出口挤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空瓶盖,用于真空容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盖体、回弹按键、成型封口部件,所述回弹按键内部中空从而形成一个可以容纳物质的挤出腔,所述回弹按键包括按压部、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按压部相对设置,所述成型封口部件固定在所述盖体内并密封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盖体和所述回弹按键固定连接且所述盖体设有与所述挤出腔相通的挤出口,所述按压部本身具有弹性,按压所述回弹按键,会使得挤压腔中的被容纳物从挤出口挤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弹按键为一体成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弹按键还包括第二开口、第三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和所述第三开口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二开口和所述第三开口分别和所述第一开口相邻。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光荣宋家伟宋嘉豪宋婉祯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深爱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