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国科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全自动氨挥发采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14950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氨挥发采集装置,属于氨挥发采集装置技术领域,采用全自动氨排放高频间歇采样技术,来降低传统氨挥发测定方法的不确定性。适用于旱地、稻田、果园、菜地、堆肥、垃圾填埋场等场景,采气罩子单元:监测土气界面风速,通过实时计算调整氨挥发采样罩子中的通气速率,以模拟真实土气界面的气体交换速率。通过电机来实现农田氨挥发采集罩的定时自动开闭,氨吸收全自动定量加液、取样集成装置:自动进行吸收液的定量添加,自动进行样品的收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氨挥发采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农田氨挥发采集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全自动氨挥发采集装置,属于氨挥发采集装置

技术介绍
旱地、水田、果园、菜地、堆肥、垃圾填埋场等场景均会有大量NH3挥发产生,排放到大气中的NH3不仅参与大气化学过程,形成二次气溶胶,贡献PM2.5的形成,还会在大气中迁移通过干湿沉降降到陆地和水体生态系统,导致土壤酸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和水体富营养化等。而准确定量氨的排放通量,对土壤氮素循环的科学研究及大气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测定氨排放的方法包括:微气象学法、风洞法、海绵吸收通气法和连续密闭抽气法。其中微气象学法和风洞法均要求试验区面积较大,否则易受周边环境中的背景NH3影响,开展较为困难。而适用于小范围测定的海绵吸收通气法和连续密闭抽气法,均不能模拟外界真实环境条件,特别是对氨挥发产生主要影响的外部环境因子(温度和风速)。且海绵吸收法中海绵易外界污染,大大降低了土壤与外界水、气交换速率,较难以模拟真实条件下的氨排放。此类方法均为手动采集气体,操作繁复,受试验条件和劳动力的限制,一般选择每天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氨挥发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采气场景(1)以及架设在所述采气场景(1)上的支架(5),所述支架(5)的顶部安装有外管体(2),所述外管体(2)上设有钢丝(11),且所述钢丝(11)连接有罩体组件,所述外管体(2)的内部贯穿有软管A(8)、软管C(7)和软管(10),所述软管A(8)连接有集成箱(3),所述软管C(7)连接有除氨盒(4),软管(10)连接软管C(7),所述软管A(8)和软管(10)的另一端与所述罩体组件连通,所述集成箱(3)的内部包括水泵(31)、控制电路板(9)、废液箱(27)、储液箱(28)、样品采集箱(30)和洗气箱(29),所述洗气箱(29)与所述软管A...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氨挥发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采气场景(1)以及架设在所述采气场景(1)上的支架(5),所述支架(5)的顶部安装有外管体(2),所述外管体(2)上设有钢丝(11),且所述钢丝(11)连接有罩体组件,所述外管体(2)的内部贯穿有软管A(8)、软管C(7)和软管(10),所述软管A(8)连接有集成箱(3),所述软管C(7)连接有除氨盒(4),软管(10)连接软管C(7),所述软管A(8)和软管(10)的另一端与所述罩体组件连通,所述集成箱(3)的内部包括水泵(31)、控制电路板(9)、废液箱(27)、储液箱(28)、样品采集箱(30)和洗气箱(29),所述洗气箱(29)与所述软管A(8)连通,所述水泵(31)与所述洗气箱(29)连接,所述储液箱(28)与所述水泵(31)连接,所述洗气箱(29)连接有抽气箱(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氨挥发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组件包括下罩体(15)、上罩体(12)、滑动限位杆(13)、侧耳限位环(14)和磁铁(16),所述上罩体(12)与所述钢丝(11)连接,所述侧耳限位环(14)设在所述上罩体(12)和所述下罩体(15)的外侧,所述滑动限位杆(13)贯穿所述侧耳限位环(14),所述磁铁(16)安装在所述上罩体(12)外侧的底部和所述下罩体(15)外侧的顶部,所述软管A(8)与所述上罩体(12)的顶部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氨挥发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洗气箱(29)包括洗气瓶(23)、加液管(25)、抽气管(26)和软管A连接管(24),所述软管A连接管(24)与所述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明华张博文朱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