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发电厂生产的废水排污扩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1303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排污扩容器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发电厂生产的废水排污扩容器,其减少装置清理难度,提高清理便捷性,增加装置使用稳定性,降低使用局限性;包括壳体、支腿、进水阀、出水阀、圆筒隔板、汽水分离器和排气管,多个支腿顶端配合安装在壳体底端,进水阀右端与壳体污水进口连通,汽水分离器顶端安装在壳体顶部出气口处,排气管底端与壳体出气口顶端配合连通;还包括排气管、电机架、电机、密封圈、转轴、连接臂和安装板,电机通过电机架安装在壳体底端,密封圈安装在壳体底端槽孔内,转轴与密封圈同轴配合转动连接,转轴底端与电机顶部输出端同轴连接,安装板通过多个连接臂与转轴配合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发电厂生产的废水排污扩容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排污扩容器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发电厂生产的废水排污扩容器。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应用于发电厂生产的废水排污扩容器是一种用于废水排污的辅助装置,其在排污扩容器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一种应用于发电厂生产的废水排污扩容器包括壳体、支腿、进水阀、出水阀、圆筒隔板、汽水分离器和排气管,多个支腿顶端配合安装在壳体底端,进水阀右端与壳体污水进口连通,出水阀顶端与排污口连通,圆筒隔板安装在壳体空腔内部,壳体左端设置有压力表,汽水分离器顶端安装在壳体顶部出气口处,排气管底端与壳体出气口顶端配合连通;现有的一种应用于发电厂生产的废水排污扩容器使用时,首先将进水阀与废水排液管连通,之后排污水在壳体底部的圆筒隔板内中作切向运动,并且立即汽化成二次蒸汽,经过壳体顶部汽水分离器汽水分离,蒸汽通过排气管排出进行回收,汽化后的污水通过出水阀排出壳体空腔即可;现有的一种应用于发电厂生产的废水排污扩容器使用中发现,现有装置长时间对废水排污会造成杂物在圆筒隔板内部积累沉淀和残留,由于现有装置人工拆卸难度较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发电厂生产的废水排污扩容器,包括壳体(1)、支腿(2)、进水阀(3)、出水阀(4)、圆筒隔板(5)、汽水分离器(7)和排气管(8),多个支腿(2)顶端配合安装在壳体(1)底端,进水阀(3)右端与壳体(1)污水进口连通,出水阀(4)顶端与排污口连通,圆筒隔板(5)安装在壳体(1)空腔内部,壳体(1)左端设置有压力表(6),汽水分离器(7)顶端安装在壳体(1)顶部出气口处,排气管(8)底端与壳体(1)出气口顶端配合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气管(8)、电机架(9)、电机(10)、密封圈(11)、转轴(12)、连接臂(13)和安装板(14),电机(10)通过电机架(9)安装在壳体(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发电厂生产的废水排污扩容器,包括壳体(1)、支腿(2)、进水阀(3)、出水阀(4)、圆筒隔板(5)、汽水分离器(7)和排气管(8),多个支腿(2)顶端配合安装在壳体(1)底端,进水阀(3)右端与壳体(1)污水进口连通,出水阀(4)顶端与排污口连通,圆筒隔板(5)安装在壳体(1)空腔内部,壳体(1)左端设置有压力表(6),汽水分离器(7)顶端安装在壳体(1)顶部出气口处,排气管(8)底端与壳体(1)出气口顶端配合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气管(8)、电机架(9)、电机(10)、密封圈(11)、转轴(12)、连接臂(13)和安装板(14),电机(10)通过电机架(9)安装在壳体(1)底端,密封圈(11)安装在壳体(1)底端槽孔内,转轴(12)与密封圈(11)同轴配合转动连接,转轴(12)底端与电机(10)顶部输出端同轴连接,安装板(14)通过多个连接臂(13)与转轴(12)配合连接,安装板(14)上设置有清理刷(15),并且清理刷(15)与圆筒隔板(5)壁配合转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发电厂生产的废水排污扩容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水槽(16)、喷头(17)、水泵(18)和出水管(19),接水槽(16)底端同轴安装在转轴(12)顶端,多个喷头(17)顶端与接水槽(16)底端多个出水口连通,水泵(18)左端安装在壳体(1)右端,并且出水管(19)右端与水泵(18)输出端连通,并且出水管(19)右端位于接水槽(16)顶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荚春龙刘正亚田宽燕周书琴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