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5G物联网控制的裸眼3D吸顶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1286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5G物联网控制的裸眼3D吸顶灯,包括墙板、安装板和灯体,所述墙板水平设置,所述安装板与墙板的底部贴合,所述灯体设置在安装板的底部,所述墙板上设有安装机构和散热机构,所述安装机构包括导热管、挡块和锁紧组件,所述锁紧组件包括固定管、移动管、密封环、移动板、移动杆、弹簧、连接孔和通孔,所述散热机构包括散热组件和连接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水箱、水管、水泵、连接管、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和两个密封块,该基于5G物联网控制的裸眼3D吸顶灯通过安装机构实现了安装的功能,不仅如此,还通过散热机构实现了散热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5G物联网控制的裸眼3D吸顶灯
本专利技术涉及裸眼3D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5G物联网控制的裸眼3D吸顶灯。
技术介绍
裸眼3D显示技术,是指不通过任何工具就能让左右两只眼睛从显示屏幕上看到两幅具有视差的、有所区别的画面,将它们反射到大脑,从而产生立体感。裸眼3D显示技术也利用了人眼的视差原理,通过给观看者左右两眼分别送去不同的画面,从而达到立体的视觉效果。由于裸眼3D电视的观察者可以不佩戴眼镜实现3D显示体验,符合3D显示的市场需求,具有较大的市场和商机。裸眼3D吸顶灯是裸眼3D显示技术设备的一种,其主要起到产生光源的作用,现有的裸眼3D吸顶灯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而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下会缩短裸眼3D吸顶灯的使用寿命,不仅如此,现有的裸眼3D吸顶灯安装期间,需要通过旋动螺丝等零配件进行安装,安装步骤较为复杂、繁琐,降低了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5G物联网控制的裸眼3D吸顶灯。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5G物联网控制的裸眼3D吸顶灯,包括墙板、安装板和灯体,所述墙板水平设置,所述安装板与墙板的底部贴合,所述灯体设置在安装板的底部,所述墙板上设有安装机构和散热机构;所述安装机构包括导热管、挡块和锁紧组件,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导孔,所述导热管与安装板平行且穿过导孔,所述导热管与导孔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挡块位于导热管和墙板之间,所述导热管通过挡块固定在墙板的底部,所述安装板与挡块抵靠,所述锁紧组件位于安装板的远离挡块的一侧;所述锁紧组件包括固定管、移动管、密封环、移动板、移动杆、弹簧、连接孔和通孔,所述通孔设置在导热管的顶部,所述连接孔设置在墙板上,所述移动管与墙板垂直且穿过连接孔,所述移动管与连接孔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移动管的底端插入通孔,所述移动管与通孔的内壁滑动且密封连接,所述移动管与安装板抵靠,所述固定管、密封环和移动杆均与移动管同轴设置,所述固定管的底端与墙板的顶部密封且固定连接,所述密封环与固定管的顶端密封且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的顶端插入固定管内,所述连接管与固定管的内壁滑动且密封连接,所述移动杆穿过密封环,所述移动杆与密封环滑动且密封连接,所述移动杆的底端设置在移动管内且与移动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与移动管垂直且固定在移动杆的顶端,所述移动板与密封环的顶部抵靠,所述弹簧设置在固定管内且位于移动管和密封环之间,所述移动管通过弹簧与密封环连接;所述散热机构包括散热组件和连接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水箱、水管、水泵、连接管、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和两个密封块,两个密封块分别与导热管内的两端密封且固定连接,所述水箱固定在墙体的顶部且位于移动管的靠近安装板的一侧,所述水箱内设有清水,所述水箱的靠近固定管的一侧通过连接管与固定管连通,所述连接管与固定管的连接处位于密封环和移动管之间,所述水管和水泵均设置在水箱的远离固定管的一侧,所述水泵固定在墙体的顶部,所述水箱通过水管与导热管连通,所述水管与导热管的连接处位于挡块的远离安装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单向阀安装在水管内,所述第二单向阀安装在移动管内的底端;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圆孔、调压管、密封板和两个限位块,所述圆孔设置在水箱的顶部,所述调节管与安装板垂直且穿过圆孔,所述调节管与圆孔的内壁滑动且密封连接,所述调节杆的底端与水箱内的底部之间设有间隙,所述密封板与调节管的顶端密封且固定连接,所述密封板与箱体的顶部抵靠,所述限位块设置在水箱内且与水箱内的顶部之间设有间隙,所述限位块与调压管的轴线为中心周向均匀固定在调节管的外壁。作为优选,为了实现缓冲和减振,所述挡块的制作材料为橡胶。作为优选,为了提升散热效果,所述导孔的内壁上涂有导热硅胶。作为优选,为了降低清水温度,所述水箱内的底部设有制冷棒。作为优选,为了减小固定管与移动管之间的间隙,所述固定管与移动管的连接处涂有密封脂。作为优选,为了提高自动化程度,所述安装板的底部设有光电传感器、5G信号收发模块和PLC,所述光电传感器和5G信号收发模块均与PLC电连接。作为优选,为了提高光线利用率,所述安装板的底部为镜面。作为优选,为了便于移动杆的安装,所述移动杆的两端均设有倒角。作为优选,为了延长水箱的使用寿命,所述水箱上设有防腐镀锌层。作为优选,为了防止打滑,所述移动板上设有防滑纹。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基于5G物联网控制的裸眼3D吸顶灯通过安装机构实现了安装的功能,与现有的安装机构相比,该安装机构无需旋动螺丝等零配件,操作更加便捷,实用性更强,不仅如此,还通过散热机构实现了散热的功能,与现有的散热机构相比,该散热机构中导热管不仅可以实现支撑安装板的效果,还实现了传递热量的功能,实用性更强。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基于5G物联网控制的裸眼3D吸顶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基于5G物联网控制的裸眼3D吸顶灯的锁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A部放大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基于5G物联网控制的裸眼3D吸顶灯的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墙板,2.安装板,3.灯体,4.导热管,5.挡块,6.固定管,7.移动管,8.密封环,9.移动板,10.移动杆,11.弹簧,12.水箱,13.水管,14.水泵,15.连接管,16.第一单向阀,17.第二单向阀,18.密封块,19.调压管,20.密封板,21.限位块,22.制冷棒,23.光电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3所示,一种基于5G物联网控制的裸眼3D吸顶灯,包括墙板1、安装板2和灯体3,所述墙板1水平设置,所述安装板2与墙板1的底部贴合,所述灯体3设置在安装板2的底部,所述墙板1上设有安装机构和散热机构;所述安装机构包括导热管4、挡块5和锁紧组件,所述安装板2上设有导孔,所述导热管4与安装板2平行且穿过导孔,所述导热管4与导孔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挡块5位于导热管4和墙板1之间,所述导热管4通过挡块5固定在墙板1的底部,所述安装板2与挡块5抵靠,所述锁紧组件位于安装板2的远离挡块5的一侧;所述锁紧组件包括固定管6、移动管7、密封环8、移动板9、移动杆10、弹簧11、连接孔和通孔,所述通孔设置在导热管4的顶部,所述连接孔设置在墙板1上,所述移动管7与墙板1垂直且穿过连接孔,所述移动管7与连接孔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移动管7的底端插入通孔,所述移动管7与通孔的内壁滑动且密封连接,所述移动管7与安装板2抵靠,所述固定管6、密封环8和移动杆10均与移动管7同轴设置,所述固定管6的底端与墙板1的顶部密封且固定连接,所述密封环8与固定管6的顶端密封且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15的顶端插入固定管6内,所述连接管15与固定管6的内壁滑动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5G物联网控制的裸眼3D吸顶灯,包括墙板(1)、安装板(2)和灯体(3),所述墙板(1)水平设置,所述安装板(2)与墙板(1)的底部贴合,所述灯体(3)设置在安装板(2)的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板(1)上设有安装机构和散热机构;/n所述安装机构包括导热管(4)、挡块(5)和锁紧组件,所述安装板(2)上设有导孔,所述导热管(4)与安装板(2)平行且穿过导孔,所述导热管(4)与导孔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挡块(5)位于导热管(4)和墙板(1)之间,所述导热管(4)通过挡块(5)固定在墙板(1)的底部,所述安装板(2)与挡块(5)抵靠,所述锁紧组件位于安装板(2)的远离挡块(5)的一侧;/n所述锁紧组件包括固定管(6)、移动管(7)、密封环(8)、移动板(9)、移动杆(10)、弹簧(11)、连接孔和通孔,所述通孔设置在导热管(4)的顶部,所述连接孔设置在墙板(1)上,所述移动管(7)与墙板(1)垂直且穿过连接孔,所述移动管(7)与连接孔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移动管(7)的底端插入通孔,所述移动管(7)与通孔的内壁滑动且密封连接,所述移动管(7)与安装板(2)抵靠,所述固定管(6)、密封环(8)和移动杆(10)均与移动管(7)同轴设置,所述固定管(6)的底端与墙板(1)的顶部密封且固定连接,所述密封环(8)与固定管(6)的顶端密封且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15)的顶端插入固定管(6)内,所述连接管(15)与固定管(6)的内壁滑动且密封连接,所述移动杆(10)穿过密封环(8),所述移动杆(10)与密封环(8)滑动且密封连接,所述移动杆(10)的底端设置在移动管(7)内且与移动管(7)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9)与移动管(7)垂直且固定在移动杆(10)的顶端,所述移动板(9)与密封环(8)的顶部抵靠,所述弹簧(11)设置在固定管(6)内且位于移动管(7)和密封环(8)之间,所述移动管(7)通过弹簧(11)与密封环(8)连接;/n所述散热机构包括散热组件和连接组件;/n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水箱(12)、水管(13)、水泵(14)、连接管(15)、第一单向阀(16)、第二单向阀(17)和两个密封块(18),两个密封块(18)分别与导热管(4)内的两端密封且固定连接,所述水箱(12)固定在墙体的顶部且位于移动管(7)的靠近安装板(2)的一侧,所述水箱(12)内设有清水,所述水箱(12)的靠近固定管(6)的一侧通过连接管(15)与固定管(6)连通,所述连接管(15)与固定管(6)的连接处位于密封环(8)和移动管(7)之间,所述水管(13)和水泵(14)均设置在水箱(12)的远离固定管(6)的一侧,所述水泵(14)固定在墙体的顶部,所述水箱(12)通过水管(13)与导热管(4)连通,所述水管(13)与导热管(4)的连接处位于挡块(5)的远离安装板(2)的一侧,所述第一单向阀(16)安装在水管(13)内,所述第二单向阀(17)安装在移动管(7)内的底端;/n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圆孔、调压管(19)、密封板(20)和两个限位块(21),所述圆孔设置在水箱(12)的顶部,所述调节管与安装板(2)垂直且穿过圆孔,所述调节管与圆孔的内壁滑动且密封连接,所述调节杆的底端与水箱(12)内的底部之间设有间隙,所述密封板(20)与调节管的顶端密封且固定连接,所述密封板(20)与箱体的顶部抵靠,所述限位块(21)设置在水箱(12)内且与水箱(12)内的顶部之间设有间隙,所述限位块(21)与调压管(19)的轴线为中心周向均匀固定在调节管的外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5G物联网控制的裸眼3D吸顶灯,包括墙板(1)、安装板(2)和灯体(3),所述墙板(1)水平设置,所述安装板(2)与墙板(1)的底部贴合,所述灯体(3)设置在安装板(2)的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板(1)上设有安装机构和散热机构;
所述安装机构包括导热管(4)、挡块(5)和锁紧组件,所述安装板(2)上设有导孔,所述导热管(4)与安装板(2)平行且穿过导孔,所述导热管(4)与导孔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挡块(5)位于导热管(4)和墙板(1)之间,所述导热管(4)通过挡块(5)固定在墙板(1)的底部,所述安装板(2)与挡块(5)抵靠,所述锁紧组件位于安装板(2)的远离挡块(5)的一侧;
所述锁紧组件包括固定管(6)、移动管(7)、密封环(8)、移动板(9)、移动杆(10)、弹簧(11)、连接孔和通孔,所述通孔设置在导热管(4)的顶部,所述连接孔设置在墙板(1)上,所述移动管(7)与墙板(1)垂直且穿过连接孔,所述移动管(7)与连接孔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移动管(7)的底端插入通孔,所述移动管(7)与通孔的内壁滑动且密封连接,所述移动管(7)与安装板(2)抵靠,所述固定管(6)、密封环(8)和移动杆(10)均与移动管(7)同轴设置,所述固定管(6)的底端与墙板(1)的顶部密封且固定连接,所述密封环(8)与固定管(6)的顶端密封且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15)的顶端插入固定管(6)内,所述连接管(15)与固定管(6)的内壁滑动且密封连接,所述移动杆(10)穿过密封环(8),所述移动杆(10)与密封环(8)滑动且密封连接,所述移动杆(10)的底端设置在移动管(7)内且与移动管(7)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9)与移动管(7)垂直且固定在移动杆(10)的顶端,所述移动板(9)与密封环(8)的顶部抵靠,所述弹簧(11)设置在固定管(6)内且位于移动管(7)和密封环(8)之间,所述移动管(7)通过弹簧(11)与密封环(8)连接;
所述散热机构包括散热组件和连接组件;
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水箱(12)、水管(13)、水泵(14)、连接管(15)、第一单向阀(16)、第二单向阀(17)和两个密封块(18),两个密封块(18)分别与导热管(4)内的两端密封且固定连接,所述水箱(12)固定在墙体的顶部且位于移动管(7)的靠近安装板(2)的一侧,所述水箱(12)内设有清水,所述水箱(12)的靠近固定管(6)的一侧通过连接管(15)与固定管(6)连通,所述连接管(15)与固定管(6)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海松唐婉熹林挺秀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金闪熹灯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