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11771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05
助能装置,该装置包括壳体、动力轴、单向轴承、杠杆、止回轴承、动力盘、发条、输出轴、轴承以及发电机组,该装置利用杠杆将力放大,通过单向轴承和动力盘带动发条储能并释放能量,该装置安装在电动车上,利用车辆震动引起的冲击能量来发电,为电动车的动力电池补充电能,以实现能量回收转换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助能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车,具体地说是一种利用杠杆和发条来回收能量并输出动力发电,来为电动车电池补充电能的装置。
技术介绍
我们常见的电动车,在行使中有一个被忽略的能量在浪费,这个能量就是电动车本身重量和驶乘人员重量作用所产生的,电动车行使中于由路面不平会引起震动,电动车在震动中会产生上下运动的力,这个力加上车的重量和驶乘人员的重量,在惯性作用下,能产生很大的冲击力,这个力不消除的话不仅人坐着不舒服,而且,会对电动车造成严重的损害和破坏,为此电动车工程师们绞尽脑汁,他们设计了各种各样的装置来消除这个力,目前做到了绝大部分的力被装置的弹簧吸收消除,虽然这个力被减消了,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个力被浪费了,而今,却鲜有人想过去回收利用这个能量,来延长电动车的续航里程。现有的“电动自行车”(专利号:201110114712.2),是杠杆通过传统的棘轮组来传递能量的,可应用在电动车中来回收利用上述这个冲击能量,但是,棘轮组在传递能量中,杠杆的阻力臂撬动棘轮时,棘爪有一个跨越棘齿的过程,而棘轮的齿牙又不能做的太细,细牙容易打滑,棘齿粗了棘爪跨越棘齿的过程变长,因此,杠杆微小的撬动就不能进行能量传递,难以实现无级传递,极大地阻碍了应用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回收利用上述电动车产生的冲击能量,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助能装置,该装置包括壳体、动力轴、单向轴承、杠杆、止回轴承、动力盘、发条、输出轴、轴承以及发电机组,该装置利用杠杆将力放大,通过单向轴承和动力盘带动发条储蓄能量,该装置安装在电动车上,利用车辆震动引起的冲击能量发电,为电动车的动力电池补充电能,以实现能量回收转换利用。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措施是,在壳体中设置动力轴,所述动力轴制成中空的轴筒,在动力轴上固定单向轴承,动力轴上固定的单向轴承止少一个,所述单向轴承的外圆连接杠杆,杠杆的支点和阻力臂在单向轴承上,每个单向轴承分别连接杠杆,每条杠杆可各自往后延长,或几条杠杆相互组合后延长,延长后的杠杆作为动力臂;所述单向轴承一侧的动力轴上安装止回轴承,所述止回轴承与壳体的隔板固定,动力轴的一头通过止回轴承延伸至隔板的外侧;所述单向轴承另一侧的动力轴上固定第一动力盘,所述动力盘的外圆附近固定拉杆,所述隔板外侧的动力轴上固定第二动力盘,第二定动力盘的外圆同样固定拉杆;所述输出轴伸入动力轴的轴筒中,实现轴与轴筒配合,输出轴的两头从动力轴的两端中伸出,在伸出的输出轴上对应动力盘拉杆的位置开发条槽,所述发条槽中楔入发条内圈的头部,发条槽中楔入止少一根发条;对应第一动力盘拉杆的发条为第一发条,对应第二动力盘拉杆的发条为第二发条,所述第一发条的外圆头部折弯后钩在第一动力的盘拉杆上,所述第二发条的外圆头部折弯后钩在第二动力盘的拉杆上;所述输出轴的两端安装轴承,两端轴承与壳体的两侧固定,输出轴一端输出动力,也可两端输出,输出轴连接发电机组。当向下压动杠杆时,使单向轴承和动力轴朝顺时针方向旋转,同时,动力轴携动力盘一起旋转,动力盘的拉杆带动发条外圆头部绕输出轴旋转来上紧发条,这样的上紧发条方式与现有技术不同,现有技术上紧发条的方式是:反向扭转输出轴从内圈上紧发条的,上紧发条时是无法输出动力的,而本专利技术是从外圆来上紧发条,不影响输出轴的动力输出,上紧发条与动力输出互不干涉,保证了输出轴的动力输出连续性。由于输出轴连接负载,输出轴的转速要滞后于动力轴的转速,当再次压动杠杆时,发条又被上紧,被上紧的发条力作用在输出轴上,输出轴也朝着顺时针方向旋转,在杠杆的作用下,动力轴始终超前于输出轴的转速;由于单向轴承是无级递进的,即使杠杆向下运动幅度微小,也会使单向轴承转动;当压动杠杆的幅度增大时,单向轴承的递进幅度大,动力轴的转动角度也大,上紧发条的幅度大;压动杠杆的幅度和频率提高时,发条会逐渐上紧积蓄能量,当杠杆的压动幅度和频率下降甚至停止时,上紧发条的幅度也会减少和停止,这时被上紧的发条会释放能量,发条释放的能量会继续拉动输出轴转动,避免驱动杠杆时出现的频率脉动缺陷,使输出轴的转速能够保持稳定。在发条被上紧的同时,发条有一个反向的力作用在动力盘上,使动力盘和动力轴有一个逆时针旋转的趋势,严重影响了能量的转换,必须消除,为此,在动力轴上安装止回轴承,回轴承是与壳体固定的,这样,可以阻止动力轴的倒转。较佳的,所述助能装置固定在电动车架的中部,杠杆的支点和阻力臂在助能装置中的单向轴承上,杠杆的动力臂向上弯折延长并作为座架和行李架,所述行李架上安装行李箱,行李箱下面设置第二电池,所述助能装置的前面设置充电转换器,所述充电转换器前面安装第一电池;所述座架下面连接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与后轮的车轴连接。当车辆行驶时,助能装置工作给电池充电,当第一电池作为动力源输出时,助能装置为第二电池充电,当第一电池亏电时,通过充电转换器自动转为第一电池充电,同时,第二电池自动转换成电源输出,电池一和电池二轮流充电,轮流为电动车的电机供电。电动车行驶时,助能装置动力臂上的重量与驾乘人员的重量加在一起在震动中上下运动,当动力臂向下摆动时,会产生一个重力加速度的力,这个力被杠杆放大后,作用在单向轴承上,使单向轴承朝顺时针旋转,单向轴承携动力盘、发条、输出轴旋转,输出轴驱动发电机发电,将电动车行驶时所产生的震动能量转换成发电机的动力,这样,发电机发出的电可为电动车的蓄电池充电,从而达到电动车延长续航里程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将电动车行驶时震动所引起的冲击力转换成有益的驱动力,不仅可延长电动车的续航里程,而且无能源消耗,节能环保,结构简单。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助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助能装置安装在电动车上的示意图。图中,1、壳体,2、动力轴,3、单向轴承,4、杠杆,5、止回轴承,6、隔板,7、第一动力盘,8、拉杆,9、第二动力盘,10、拉杆,11、输出轴,12、发条槽,13、发条内圈头部,14、第一发条,15、第二发条,16、第一发条外圆头部,17、第二发条外圆头部,18、轴承,19、发电机组,20、助能装置,21、车架,22、座架,23、行李架,24、行李箱,25、第二电池,26、充电转换器,27、第一电池,28、减震装置,29、车轴。具体实施方式在1图中,在壳体1中设置动力轴2,所述动力轴制成中空的轴筒,在动力轴上固定单向轴承3,动力轴上固定的单向轴承止少一个,所述单向轴承的外圆连接杠杆4,杠杆的支点和阻力臂在单向轴承上,每个单向轴承分别连接杠杆,每条杠杆可各自往后延长,或几条杠杆组合后延长,延长后的杠杆作为动力臂;所述单向轴承一侧的动力轴上安装止回轴承5,所述止回轴承与壳体的隔板6固定,动力轴的一头通过止回轴承延伸至隔板的外侧;所述单向轴承另一侧的动力轴上固定第一动力盘7,所述动力盘的外圆附近固定拉杆8,所述隔板6外侧的动力轴上固定第二动力盘9,第二定动力盘的外圆同样固定拉杆10;所述输出轴11伸入动力轴的轴筒中,实现轴与轴筒配合,输出轴的两头从动力轴的两端中伸出,在伸出的输出轴上对应动力盘拉杆的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助能装置,包括壳体、动力轴、单向轴承、杠杆、止回轴承、动力盘、发条、输出轴、轴承以及发电机组,其特征是;在壳体中设置动力轴,所述动力轴制成中空的轴筒,在动力轴上固定单向轴承,所述单向轴承的外圆连接杠杆,杠杆的支点和阻力臂在单向轴承上,杠杆可往后延长,延长后的杠杆作为动力臂;所述单向轴承一侧的动力轴上安装止回轴承,所述止回轴承与壳体的隔板固定,动力轴的一头通过止回轴承延伸至隔板的外侧;所述单向轴承另一侧的动力轴上固定第一动力盘,所述动力盘的外圆附近固定拉杆,所述隔板外侧的动力轴上固定第二动力盘,第二定动力盘的外圆同样固定拉杆;所述输出轴伸入动力轴的轴筒中,实现轴与轴筒配合,输出轴的两头从动力轴的两端中伸出,在伸出的输出轴上对应动力盘拉杆的位置开发条槽,所述发条槽中楔入发条内圈的头部,对应第一动力盘拉杆的发条为第一发条,对应第二动力盘拉杆的发条为第二发条,所述第一发条的外圆头部折弯后钩在第一动力的盘拉杆上,所述第二发条的外圆头部折弯后钩在第二动力的盘拉杆上;所述输出轴的两端安装轴承,两端轴承与壳体的两侧固定,输出轴一端输出动力,也可两端输出,输出轴连接发电机组;较佳的,所述助能装置固定在电动车的车架中部,杠杆的动力臂向上弯折延伸止车尾并作为座架和行李架,所述行李架上安装行李箱,行李箱下面设置第二电池,所述助能装置的前面设置充电转换器,充电转换器前面安装第一电池;所述座架下面连接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与后轮的车轴连接;当车辆行驶时,助能装置工作给电池充电,当第一电池作为电源输出时,助能装置为第二电池充电,当第一电池亏电时,通过充电转换器自动为第一电池充电,同时,第二电池自动转换成电源输出,做到电池一和电池二轮流充电,轮流为电动车的电机供电。/n...

【技术特征摘要】
1.助能装置,包括壳体、动力轴、单向轴承、杠杆、止回轴承、动力盘、发条、输出轴、轴承以及发电机组,其特征是;在壳体中设置动力轴,所述动力轴制成中空的轴筒,在动力轴上固定单向轴承,所述单向轴承的外圆连接杠杆,杠杆的支点和阻力臂在单向轴承上,杠杆可往后延长,延长后的杠杆作为动力臂;所述单向轴承一侧的动力轴上安装止回轴承,所述止回轴承与壳体的隔板固定,动力轴的一头通过止回轴承延伸至隔板的外侧;所述单向轴承另一侧的动力轴上固定第一动力盘,所述动力盘的外圆附近固定拉杆,所述隔板外侧的动力轴上固定第二动力盘,第二定动力盘的外圆同样固定拉杆;所述输出轴伸入动力轴的轴筒中,实现轴与轴筒配合,输出轴的两头从动力轴的两端中伸出,在伸出的输出轴上对应动力盘拉杆的位置开发条槽,所述发条槽中楔入发条内圈的头部,对应第一动力盘拉杆的发条为第一发条,对应第二动力盘拉杆的发条为第二发条,所述第一发条的外圆头部折弯后钩在第一动力的盘拉杆上,所述第二发条的外圆头部折弯后钩在第二动力的盘拉杆上;所述输出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际军万华李博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镇海怡福莱文化创意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