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核磁共振测井刻度用装置及快速刻度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1130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便携式核磁共振测井刻度装置及快速刻度方法,装置包括盖子、壳体和内腔,盖子与壳体配合,且盖子与壳体之间设置密封件,内腔中填充仿地质层介质和流体介质,测井刻度装置包括多个标准块,多个标准块相互连接,形成底面为环形的柱体;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刻度装置及方法,采用玻璃珠、真实岩心等模拟岩石骨架介质,采用油、水模拟地下油气层流体介质制作标准块,在模拟地下岩石的孔隙结构及含油水条件下进行多点刻度;多点刻度装置具有便携式特点,实现测井现场仪器的刻度;通过可拆卸标准块统一配给,避免由于现场条件限制引起核磁共振测井刻度流体的差异,实现不同地区不同仪器的之间的统一刻度,降低仪器测量效果在地面对比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核磁共振测井刻度用装置及快速刻度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
,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核磁共振测井刻度用装置及快速刻度方法。
技术介绍
核磁共振使用CPMG序列采集横向弛豫时间(T2)回波串的信号幅值和横向弛豫时间谱(以下简称T2谱)的面积均与采集对象含氢原子的数量呈线性正相关关系,在油气行业,核磁共振测井仪一般使用充满CuSO4溶液的刻度水箱进行仪器单点刻度,即通过采集水箱T2谱获取含水饱和度100%时的T2谱面积,并与含水饱和度0%时的T2谱面积理论值0建立T2谱面积与含水饱和度之间的转换方程,来实现核磁共振测井仪的刻度。目前,该方法存在以下几点不足:①刻度水箱中充满的介质一般为纯水或CuSO4溶液,无法模拟地下岩石的孔隙结构;②单点刻度对无法去除仪器自身背景信号带来的影响;③单点刻度方法单个数据点对刻度结果影响大,刻度过程中数据可控性较低;④单点刻度方法无法准确获取仪器在含水饱和度介于0%-100%之间采集信号的准确性;⑤刻度水箱由于体积和重量过大,无法在测井现场进行仪器刻度,⑥刻度水箱由于结构限制,无法对仪器探测区进行切分并对单个区域内的仪器探测性能进行检测。同时,由于刻度箱体CuSO4溶液由现场配置,现场往往不具备精准配置固定浓度溶液的能力,导致不同地区仪器刻度所使用的溶液不一致,无法通过仪器统一刻度对比不同地区不同仪器之间的测量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核磁共振测井刻度用装置及快速刻度方法,实现测井仪器在测井现场的多点刻度,以及不同地区不同仪器之间的测量效果的地面对比。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式核磁共振测井刻度装置,包括多个标准块,多个标准块相互连接,形成底面为环形的柱体、底面为扇形的柱体或底面为半环形的柱体;标准块包括盖子、壳体和内腔,盖子与壳体密封配合,形成密封的内腔,且盖子与壳体之间设置密封件,内腔中填充仿地质层介质和流体介质。仿地质层介质满足相似条件或采用待测井中的岩芯。流体介质为重水与CuSO4溶液混合液、重水与蒸馏水混合液或NaCl溶液。标准块的外壁设置有与相邻标准块可拆卸连接的结构。还包括支撑架、支撑架为底面为环形的柱体、底面为扇形的柱体或底面为半环形的柱体,支撑架的外侧设置有均匀设置有若干框格,标准块的形状与框格形成的容纳空间形状相同,标准块设置在支撑架的框格中。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可拆卸连接。支撑架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均设置有若干节段,相邻节段之间可拆卸连接。标准块与支撑架可拆卸连接。一种快速刻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含水体积最小的标准块及支撑架组装完成,并安装至测井仪器上,记录已安装标准块的总含水体积Vi,i=1;步骤2,使用核磁共振测井仪测量含水体积V1时的刻度装置,并记录测量数据T2谱面积S1;步骤3,更换标准块,记录更换之后安装在测井仪器上标准块总含水体积Vi,i=2,V2≠V1;步骤4,使用核磁共振测井仪测量含水体积V2时的刻度装置,并记录测量数据T2谱面积S2;步骤5,重复步骤3和步骤4并依次记录标准块总含水体积Vi和T2谱面积Si,i=3,4,5…n,n不小于6;步骤6,根据标准块总含水体积Vi和T2谱面积Si,建立测量数据与其对应的含水体积之间的刻度方程;并对所述刻度方程进行检验;如果误差不符合要求,返回步骤1重新进行刻度;步骤7,随机抽取标准块安装至刻度装置上,记录标准块总含水体积V,使用核磁共振测井仪测量并记录测量数据T2谱面积,将标准块总含水体积V和T2谱面积输入刻度方程计算含水体积,对比计算所得含水体积与标准块总含水体积的误差,如满足要求,刻度结束,如不满足要求,重复步骤1-7,直至满足误差要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本专利技术所述刻度装置,可以采用玻璃珠、真实岩心等模拟岩石骨架介质,采用油、水模拟地下油气层流体介质制作标准块,在模拟地下岩石的孔隙结构及含油水条件下进行多点刻度;多点刻度装置具有便携式特点,实现测井现场仪器的刻度;与此同时,通过可拆卸标准块统一配给,避免以往由于现场条件限制引起核磁共振测井刻度流体的差异,实现了不同地区不同仪器的之间的统一刻度,降低了仪器测量效果在地面对比的成本;通过对标准块有序安装,可以实现对探测区域切分并检测单个探测区内仪器的探测性能。进一步的,标准块之间以及标准块与支撑架之间可拆卸连接,大大提高了现场自由组合装配的便利性,进一步增强了便携性能。采用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进行多点刻度可以消除仪器自身背景信号带来的影响;T2谱面积与含水饱和度之间的转换方程由多个数据点控制,降低了单个数据点对刻度结果影响的权重,提高仪器刻度精度;多点刻度方法可以准确获取仪器在含水饱和度介于0%-100%之间时的信号;多点刻度装置具有便携式特点,实现测井现场仪器的刻度;与此同时,通过可拆卸标准块统一配给,避免以往由于现场条件限制引起核磁共振测井刻度流体的差异,实现了不同地区不同仪器的之间的统一刻度,降低了仪器测量效果在地面对比的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装置整体一种可能的实现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装置径向且切片示意图。图3为图1中可拆卸的骨架径向和可拆卸标准块切片示意图。图4为图1可拆卸标准块径向且切片示意图。图5为图1所述装置轴向切片示意图。图6为图1所示可拆卸的骨架轴向且切片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标准块轴向且切片爆炸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标准块整体示意图。图9为标准块的壳体与盖子拆分示意图。1标准块,11盖子,12密封件,13壳体,14内腔,15定位销,2支撑架,21第一支架,22第二支架,3中部环空,4燕尾榫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参考图1、图2、图5、图7、图8和图9,一种便携式核磁共振测井刻度装置,包括多个标准块1,多个标准块1相互连接,形成底面为环形的柱体、底面为扇形的柱体或底面为半环形的柱体;标准块1包括盖子11、壳体13和内腔14,盖子11与壳体13密封配合,形成密封的内腔14,且盖子11与壳体13之间设置密封件12,内腔14中填充仿地质层介质和流体介质;仿地质层介质满足相似条件或采用待测井中的岩芯。流体介质为重水与CuSO4溶液混合液、重水与蒸馏水混合液或NaCl溶液。参考图4、图6标准块的外壁设置有与相邻标准块可拆卸连接的结构。还包括支撑架2、支撑架2为底面为环形的柱体、底面为扇形的柱体或底面为半环形的柱体,支撑架的外侧设置有均匀设置有若干框格,标准块1的形状与框格形成的容纳空间形状相同,标准块1设置在支撑架2的框格中。标准块1与支撑架2可拆卸连接。其中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支撑架2包括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之间可拆卸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核磁共振测井刻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标准块(1),多个标准块(1)相互连接,形成底面为环形的柱体、底面为扇形的柱体或底面为半环形的柱体;标准块(1)包括盖子(11)、壳体(13)和内腔(14),盖子(11)与壳体(13)密封配合,形成密封的内腔(14),且盖子(11)与壳体(13)之间设置密封件(12),内腔(14)中填充仿地质层介质和流体介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核磁共振测井刻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标准块(1),多个标准块(1)相互连接,形成底面为环形的柱体、底面为扇形的柱体或底面为半环形的柱体;标准块(1)包括盖子(11)、壳体(13)和内腔(14),盖子(11)与壳体(13)密封配合,形成密封的内腔(14),且盖子(11)与壳体(13)之间设置密封件(12),内腔(14)中填充仿地质层介质和流体介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核磁共振测井刻度装置,其特征在于,仿地质层介质满足相似条件或采用待测井中的岩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核磁共振测井刻度装置,其特征在于,流体介质为重水与CuSO4溶液混合液、重水与蒸馏水混合液或NaCl溶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核磁共振测井刻度装置,其特征在于,标准块的外壁设置有与相邻标准块可拆卸连接的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核磁共振测井刻度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架(2)、支撑架(2)为底面为环形的柱体、底面为扇形的柱体或底面为半环形的柱体,支撑架的外侧设置有均匀设置有若干框格,标准块(1)的形状与框格形成的容纳空间形状相同,标准块(1)设置在支撑架(2)的框格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核磁共振测井刻度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架(2)包括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之间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楠李新侯学理罗燕颖曹先军吴迪朱万里张永浩贺国芬刘鹏李兵韩波彭宇赵强先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