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建筑外围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41091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外围护系统。所述装配式建筑外围护系统包括多个防护板,所述防护板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所述第一缺口和所述第二缺口的顶侧均为开口,所述第一缺口的底侧内壁上开设有T型槽,所述T型槽的一侧为开口,所述防护板靠近所述第二缺口的一侧固定安装有T型块,所述T型块与相邻的所述防护板上的所述T型槽相适配;所述防护板上的所述第一缺口与相邻的所述防护板上的所述第二缺口内卡装有同一个连接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装配式建筑外围护系统具有便于组合拆装、可循环利用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建筑外围护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
,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外围护系统。
技术介绍
围挡是指为了将建设施工现场与外部环境隔离开来,使施工现场成为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所采取的措施,包括采用各种砌体材料砌筑的围墙、采用各种成型板材构成的维护体等。建设工程工地四周应按规定设置连续、密闭的围栏;建造多层、高层建筑的还应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在市区主要路段和市容景观道路及机场、码头、车站广场设置的围栏其高度不得低于2.5m,在其他路段设置的围栏,其高度不得低于1.8m。围档使用的材料应保证围栏稳固、整洁、美观。市政工程项目工地,可按工程进度分段设置围栏或按规定使用统一的连续性护栏设施。施工单位不得在工地围栏外堆放建筑材料、垃圾和工程渣土。在经批准临时占用的区域,应严格按批准的占地范围和使用性质存放、堆卸建筑材料或机具设备,临时区域四周应设置高于1m的围栏。在有条件的工地时,四周围墙、宿舍外墙等地方,可以张挂书写反映企业精神、时代风貌的醒目宣传标语。现有的围挡很多采用砌体材料砌筑,当建筑建好好需要拆除,不便于拆除,而且不能循环使用,拆除后的废料还污染环境。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装配式建筑外围护系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组合拆装、可循环利用的装配式建筑外围护系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装配式建筑外围护系统包括:多个防护板,所述防护板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所述第一缺口和所述第二缺口的顶侧均为开口,所述第一缺口的底侧内壁上开设有T型槽,所述T型槽的一侧为开口,所述防护板靠近所述第二缺口的一侧固定安装有T型块,所述T型块与相邻的所述防护板上的所述T型槽相适配;所述防护板上的所述第一缺口与相邻的所述防护板上的所述第二缺口内卡装有同一个连接装置。优选的,所述第一缺口和所述第二缺口的内壁上均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与所述连接装置相卡装。优选的,所述卡槽内滑动安装有顶块,所述卡槽内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卡槽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顶块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顶块上滚动安装有多个滚珠,所述滚珠与所述卡槽的内壁相接触。优选的,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连接块,连接块的两侧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滑动安装有卡块,所述卡块延伸至所述卡槽内并与所述顶块相接触,所述凹槽的顶侧内壁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螺纹安装有螺杆,所述螺杆的顶端延伸至所述螺纹孔外并固定安装有把手,所述螺杆的底端延伸至所述凹槽内并转动连接有楔形块,所述楔形块与所述卡块相接触。优选的,所述凹槽的底侧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卡块的底侧固定安装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与所述第一限位块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凹槽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楔形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与所述第二限位槽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楔形块的顶侧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内固定安装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圈与所述螺杆固定套接。优选的,所述第一缺口和所述第二缺口的底侧内壁上均开设有定位槽,所述连接块的底侧固定安装有两个定位销,所述定位销与所述定位槽相适配。优选的,多个所述防护板的底侧安装有同一个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顶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底侧内壁上开设有多个放置槽,所述防护板的底侧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所述放置槽相适配。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装配式建筑外围护系统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外围护系统,便于将两个相邻的防护板进行组合安装,可适应不同面积场地的围护需求,便于拆卸,可循环利用,绿色环保,节省资金,结构简单,拆装都十分方便,工作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装配式建筑外围护系统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防护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两个相邻的防护板的连接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装配式建筑外围护系统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所示的连接槽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防护板,2、第一缺口,3、第二缺口,4、T型槽,5、T型块,6、定位槽,7、卡槽,8、顶块,9、弹簧,10、滚珠,11、连接块,12、定位销,13、凹槽,14、卡块,15、第一限位槽,16、第一限位块,17、楔形块,18、转动槽,19、轴承,20、螺纹孔,21、螺杆,22、把手,23、第二限位槽,24、第二限位块,25、连接槽,26、安装槽,27、放置槽,28、固定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第一实施例:请结合参阅图1-图4,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装配式建筑外围护系统包括:多个防护板1,所述防护板1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缺口2和第二缺口3,所述第一缺口2和所述第二缺口3的顶侧均为开口,所述第一缺口2的底侧内壁上开设有T型槽4,所述T型槽4的一侧为开口,所述防护板1靠近所述第二缺口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T型块5,所述T型块5与相邻的所述防护板1上的所述T型槽4相适配;所述防护板1上的所述第一缺口2与相邻的所述防护板1上的所述第二缺口3内卡装有同一个连接装置。所述第一缺口2和所述第二缺口3的内壁上均开设有卡槽7,所述卡槽7与所述连接装置相卡装。所述卡槽7内滑动安装有顶块8,所述卡槽7内安装有弹簧9,所述弹簧9的一端与所述卡槽7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弹簧9的另一端与所述顶块8固定连接。所述顶块8上滚动安装有多个滚珠10,所述滚珠10与所述卡槽7的内壁相接触。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连接块11,连接块11的两侧均开设有凹槽13,所述凹槽13内滑动安装有卡块14,所述卡块14延伸至所述卡槽7内并与所述顶块8相接触,所述凹槽13的顶侧内壁上开设有螺纹孔20,所述螺纹孔20内螺纹安装有螺杆21,所述螺杆21的顶端延伸至所述螺纹孔20外并固定安装有把手22,所述螺杆21的底端延伸至所述凹槽13内并转动连接有楔形块17,所述楔形块17与所述卡块14相接触。所述凹槽13的底侧开设有第一限位槽15,所述卡块14的底侧固定安装有第一限位块16,所述第一限位块15与所述第一限位块16滑动连接。所述凹槽13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二限位槽23,所述楔形块17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限位块24,所述第二限位块24与所述第二限位槽23滑动连接。所述楔形块17的顶侧开设有转动槽18,所述转动槽18内固定安装有轴承19,所述轴承19的内圈与所述螺杆21固定套接。所述第一缺口2和所述第二缺口3的底侧内壁上均开设有定位槽6,所述连接块11的底侧固定安装有两个定位销12,所述定位销12与所述定位槽6相适配。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装配式建筑外围护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首先,将两个相邻的防护板的T型槽4和T型块5相组合,再将连接块11安装在两个相邻防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建筑外围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多个防护板,所述防护板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所述第一缺口和所述第二缺口的顶侧均为开口,所述第一缺口的底侧内壁上开设有T型槽,所述T型槽的一侧为开口,所述防护板靠近所述第二缺口的一侧固定安装有T型块,所述T型块与相邻的所述防护板上的所述T型槽相适配;/n所述防护板上的所述第一缺口与相邻的所述防护板上的所述第二缺口内卡装有同一个连接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建筑外围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防护板,所述防护板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所述第一缺口和所述第二缺口的顶侧均为开口,所述第一缺口的底侧内壁上开设有T型槽,所述T型槽的一侧为开口,所述防护板靠近所述第二缺口的一侧固定安装有T型块,所述T型块与相邻的所述防护板上的所述T型槽相适配;
所述防护板上的所述第一缺口与相邻的所述防护板上的所述第二缺口内卡装有同一个连接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外围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缺口和所述第二缺口的内壁上均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与所述连接装置相卡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建筑外围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内滑动安装有顶块,所述卡槽内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卡槽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顶块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建筑外围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块上滚动安装有多个滚珠,所述滚珠与所述卡槽的内壁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建筑外围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连接块,连接块的两侧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滑动安装有卡块,所述卡块延伸至所述卡槽内并与所述顶块相接触,所述凹槽的顶侧内壁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存朴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建工亚鹰建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