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既有砌体结构改造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既有砌体结构改造施工方法,属于既有砌体承重墙拆除和洞口扩宽改造设计与施工交叉
,适用于陈旧砌体房屋等使用功能需要转变的既有砌体结构改造设计与施工。
技术介绍
建国以后,我国砌体结构得到迅速发展,尤其是近几年,砖的年产量达到世界其他各国砖年产量的总和,90%以上的墙体均采用砌体材料。随着我国建筑技术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原有陈旧的砌体房屋难以满足当前使用功能的需求,需要大量的对既有砌体结构进行改造施工。传统施工技术有CN109113363A《H型钢梁托换砌体承重墙的改造方法》,通过在砌体墙上开设用于安装H型钢梁及加固缀板的安装孔,采用粘贴钢板加固法对托换钢梁支点处墙体进行加固,但该技术一是缺乏科学的验算分析,不具有普遍推广应用价值;二是不适用于既有砌体承重墙洞口扩宽改造施工;三是施工程序相对复杂,对大跨度砌体承重墙改造施工难以保障,施工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有砌体结构改造施工方法,充分保证楼(屋)面板不开裂,施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既有砌体结构改造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采取以下步骤:/n一、双拼槽钢梁验算:/n1.1、确定双拼槽钢梁计算模型:/n1)外延式双拼槽钢梁以待拆墙体两侧外延式附墙支座为支座,按照简支梁确定计算模型,计算跨度取既有砌体内承重墙拆除长度;/n2)嵌入式双拼槽钢梁以待拆墙体两侧既有的200㎜~300㎜墙垛为支座,按照简支梁确定计算模型,计算跨度取既有洞口扩宽后长度;/n1.2、确定双拼槽钢梁线荷载:/n1)双拼槽钢梁上部既有砌体内承重墙线荷载标准值按下式计算:G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既有砌体结构改造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采取以下步骤:
一、双拼槽钢梁验算:
1.1、确定双拼槽钢梁计算模型:
1)外延式双拼槽钢梁以待拆墙体两侧外延式附墙支座为支座,按照简支梁确定计算模型,计算跨度取既有砌体内承重墙拆除长度;
2)嵌入式双拼槽钢梁以待拆墙体两侧既有的200㎜~300㎜墙垛为支座,按照简支梁确定计算模型,计算跨度取既有洞口扩宽后长度;
1.2、确定双拼槽钢梁线荷载:
1)双拼槽钢梁上部既有砌体内承重墙线荷载标准值按下式计算:G1G=bh1γ1
2)双拼槽钢梁上部楼面板线荷载永久荷载标准值按下式计算:G2G=(b1+b2)Gik
3)双拼槽钢梁上部楼面板线荷载可变荷载标准值按下式计算:G2Q=(b1+b2)Qik
上述式中:b、h1—双拼槽钢梁上部既有砌体内承重墙宽度、高度,单位m;γ1—既有砌体内承重墙容重,单位KN/m3;b1、b2—双拼槽钢梁上部楼面板对槽钢梁的作用宽度,单位m;Gik—按永久荷载标准值计算的荷载效应值,单位kN/m2;Qik—按可变荷载标准值计算的荷载效应值,单位kN/m2;
1.3、双拼槽钢梁验算:
采用理正结构工具箱计算软件,选定适用的热轧普通槽钢规格,分别对双拼槽钢梁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进行验算;
二、既有砌体内承重墙局部抗压承载力验算:
2.1、嵌入式双拼槽钢梁支座处既有砌体内承重墙局部抗压承载力按下式验算:
Rmax—嵌入式双拼槽钢梁验算时,求得的支座反力,单位N;bc、lc—嵌入式双拼槽钢翼缘宽度、槽钢支座长度,单位mm;[fc]—砖砌体抗压强度设计值,单位N/mm2;
2.2、当嵌入式双拼槽钢梁支座处既有砌体内承重墙局部抗压承载力不满足要求时,进行钢垫板加固;
三、定位放线:
3.1、双拼槽钢梁范围抹灰层清理:
清理干净外延式双拼槽钢梁和嵌入式双拼槽钢梁范围抹灰层,为槽钢梁放线及安装创造基层条件;
3.2、双拼槽钢梁定位放线:
依据施工平面图和剖面图,分别确定双拼槽钢梁上、下翼缘边线和支座钢垫板位置线;
四、槽钢梁支座加固:
4.1、外延式附墙支座加固措施:
1)根据外延式双拼槽钢梁验算获取的槽钢规格,确定待拆墙体两侧外延式附墙支座尺寸;
2)进行支座植筋,并通过绑丝将支座竖向钢筋和支座水平拉筋分别连接;
3)支设模板与灌注细石混凝土灌浆料,待强度达到C15及以上时,进行钢垫板工序施工;
4)外延式附墙支座混凝土模板拆除后,在外延式双拼槽钢梁支座范围凿出钢垫板安装洞;
5)清理干净钢垫板安装洞口基层并浇水湿润后,铺设水泥砂浆坐浆层,然后安装钢垫板,并经揉动使其平整就位;
4.2、嵌入式扩宽洞口支座处钢垫板加固措施:
1)嵌入式双拼槽钢梁放线定位后,在双拼槽钢梁支座范围凿出钢垫板安装洞;
2)清理干净钢垫板安装洞口基层并浇水湿润后,铺设水泥砂浆坐浆层,然后安装钢垫板,并经揉动使其平整就位;
五、槽钢梁连接与防腐:
5.1、槽钢梁连接:
1)若槽钢梁跨度较大,无法从电梯或外窗部位整根运输时,将槽钢分解后运至相应位置,后进行现场焊接连接;
2)采用坡口气体保护焊接长槽钢梁,按照二级焊缝控制焊接质量,焊缝高于母材≥6mm;
5.2、槽钢梁防腐:
技术研发人员:张东健,贾华远,袁奉涛,唐长伟,李明,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金城建设有限公司,山东金驰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