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隋力慧专利>正文

一种履带式挖掘运输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1016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隧道矿山等工地工作的挖掘运输机,更具体的说是一种矿石挖掘运输机。现有的挖掘运输类型机械需要各种液压控制等复杂的操作,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机械结构简化了整个机械工作控制环节,只用简单的控制发动机就可以进行工作。通过动力组合体带动挖掘臂组合体进行往复的挖掘运动并且将矿石送到传送带组合体前端,配合碎矿组合体进行矿石碾压粉碎后运到后端。履带组合体起到支撑整个装置并且带动装置运动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履带式挖掘运输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隧道矿山等工地工作的挖掘运输机,更具体的说是一种矿石挖掘运输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挖掘运输类型机械需要各种液压控制等复杂的操作,本专利技术使用机械结构简化了整个机械工作控制环节,只用简单的控制发动机就可以进行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履带式挖掘运输机,该专利技术可以通过简单的柴油发动机带动的传动机构,实现在工作现场挖掘,运输,碎渣同时进行。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履带挖掘式装载碎渣机,包括动力组合体、挖掘臂组合体、传送带组合体、履带组合体和碎矿组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合体与挖掘臂组合体相连接,传送带组合体与动力组合体相连接,履带组合体与动力组合体相连接碎矿组合体与履带组合体相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所述动力组合体包括发动机箱体、副箱体、连接箱体、滑杆连接台、箱体连接柱、发动机A、发动机台A、发动机驱动轴A、转动杆A、转动杆轴A、摇杆A、摇动轴A、传动轴A、直齿A、滑动槽A、滑动杆A、滑动槽B、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履带挖掘式装载碎渣机,包括动力组合体(1)、挖掘臂组合体(2)、传送带组合体(3)、履带组合体(4)和碎矿组合体(5),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合体(1)与挖掘臂组合体(2)相连接,传送带组合体(3)与动力组合体(1)相连接,履带组合体(4)与动力组合体(1)相连接碎矿组合体(5)与履带组合体(4)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履带挖掘式装载碎渣机,包括动力组合体(1)、挖掘臂组合体(2)、传送带组合体(3)、履带组合体(4)和碎矿组合体(5),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合体(1)与挖掘臂组合体(2)相连接,传送带组合体(3)与动力组合体(1)相连接,履带组合体(4)与动力组合体(1)相连接碎矿组合体(5)与履带组合体(4)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履带挖掘式装载碎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合体(1)包括发动机箱体(1-1)、副箱体(1-2)、连接箱体(1-3)、滑杆连接台(1-4)、箱体连接柱(1-5)、发动机A(1-6)、发动机台A(1-7)、发动机驱动轴A(1-8)、转动杆A(1-9)、转动杆轴A(1-10)、摇杆A(1-11)、摇动轴A(1-12)、传动轴A(1-13)、直齿A(1-14)、滑动槽A(1-15)、滑动杆A(1-16)、滑动槽B(1-17)、锥齿A(1-18)、锥齿B(1-19)、传动轴B(1-20)、锥齿C(1-21)和锥齿D(1-22),发动机箱体(1-1)与连接箱体(1-3)固定连接,副箱体(1-2)与连接箱体(1-3)固定连接,连接箱体(1-3)与滑杆连接台(1-4)固定连接,箱体连接柱(1-5)与发动机箱体(1-1)、副箱体(1-2)固定连接,发动机A(1-6)与发动机台A(1-7)固定连接,发动机驱动轴A(1-8)与发动机A(1-6)转动连接,转动杆A(1-9)与发动机驱动轴A(1-8)固定连接,转动杆轴A(1-10)与转动杆A(1-9)转动连接,摇杆A(1-11)与转动杆轴A(1-10)转动连接,摇动轴A(1-12)与摇杆A(1-11)转动连接,传动轴A(1-13)与发动机箱体(1-1)、连接箱体(1-3)转动连接,直齿A(1-14)与传动轴A(1-13)固定连接,滑动槽A(1-15)与发动机箱体(1-1)固定连接,滑动杆A(1-16)与滑动槽A(1-15)滑动连接,滑动杆A(1-16)与直齿A(1-14)啮合连接,滑动槽B(1-17)与连接箱体(1-3)、滑杆连接台(1-4)固定连接,锥齿A(1-18)与发动机驱动轴A(1-8)固定连接,锥齿B(1-19)与锥齿A(1-18)啮合连接,传动轴B(1-20)与锥齿B(1-19)、锥齿C(1-21)固定连接、锥齿C(1-21)与锥齿D(1-22)啮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履带挖掘式装载碎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挖掘臂组合体(2)包括主臂(2-1)、滑动杆B(2-2)、支撑杆A(2-3)、连接轴A(2-4)、副臂(2-5)、翻斗(2-6)、链轮A(2-7)、链条(2-8)、链轮B(2-9)、传动轴C(2-10)、直齿B(2-11)、滑动槽B(2-12)、滑动杆C(2-13)、支撑杆B(2-14)、连接轴B(2-15)、连接轴C(2-16)、连接轴D(2-17)、支撑杆C(2-18)、弯臂(2-19)、连接轴E(2-20)、限位板(2-21)、连接轴F(2-22)、连接轴G(2-23)、连接轴H(2-24)和连接轴I(2-25),主臂(2-1)与传动轴A(1-13)旋转连接,滑动杆B(2-2)与滑动槽B(1-17)滑动连接,支撑杆A(2-3)与滑动杆B(2-2)铰接,支撑杆A(2-3)与连接轴A(2-4)转动连接,连接轴A(2-4)与主臂(2-1)固定连接,副臂(2-5)与连接轴B(2-15)固定连接,翻斗(2-6)与连接轴F(2-22)、连接轴G(2-23)转动连接,链轮A(2-7)与传动轴A(1-13)固定连接,链条(2-8)与链轮A(2-7)啮合连接,链条(2-8)与链轮B(2-9)啮合连接,传动轴C(2-10)与链轮B(2-9)固定连接,传动轴C(2-10)与主臂(2-1)转动连接,直齿B(2-11)与滑动杆C(2-13)啮合连接,滑动槽B(2-12)与主臂(2-1)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隋力慧
申请(专利权)人:隋力慧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