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重组核苷酸片段RecS5-1和RecS5-2及其检测引物与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分子育种领域,具体涉及重组核苷酸片段RecS5-1和RecS5-2及其检测引物与应用。
技术介绍
传统的水稻育种依赖于育种家对具体水稻材料在田间的表型的观察与评价,受到自然环境和个人经验的影响,其育种周期长,效率低。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为提高育种效率提供了新的手段,使得育种家可以通过检测与主效基因紧密连锁的特定核苷酸序列,即分子标记来实现对目标基因的选择,大幅度提高育种的准确度及缩短育种年限。亚洲栽培稻(OryzasativaL.)分为两个主要亚种,即籼稻(OryzasativaL.ssp.indica)和粳稻(OryzasativaL.ssp.japonica),亚种间杂种具有强大的杂种优势,利用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培育新型杂交水稻,是我国水稻高产育种的主攻方向之一。籼粳亚种间由于生殖隔离,其杂种往往表现为花粉不育或半不育、胚囊不育或半不育、花药不开裂、雌雄不同步发育等现象,直接影响籼粳杂交稻的结实率。广亲和品种Dular可以克服籼粳杂种不育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重组核苷酸片段,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核苷酸片段选自:/nI)包含SEQ ID NO.1所示序列38-573位核苷酸的序列,或其互补序列;/nII)包含SEQ ID NO.1所示序列,或其互补序列;/nIII)包含SEQ ID NO.2所示序列255-282位核苷酸的序列,或其互补序列;/nIV)包含SEQ ID NO.2所示序列,或其互补序列;/nV)I)-IV)中任意片段的组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组核苷酸片段,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核苷酸片段选自:
I)包含SEQIDNO.1所示序列38-573位核苷酸的序列,或其互补序列;
II)包含SEQIDNO.1所示序列,或其互补序列;
III)包含SEQIDNO.2所示序列255-282位核苷酸的序列,或其互补序列;
IV)包含SEQIDNO.2所示序列,或其互补序列;
V)I)-IV)中任意片段的组合。
2.用于扩增或检测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组核苷酸片段的引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物,其特征在于,当扩增目标为包含SEQIDNO.1所示38-573位序列或SEQIDNO.1所示序列时,所述引物可选自以下I-V的任一组引物组合:
I)特异性识别SEQIDNO.1所示序列1-38位核苷酸的序列的正向引物和特异性识别SEQIDNO.1所示序列573-933位核苷酸的序列的反向引物;
II)以下第一组引物对与第二组引物对的组合,其包含:
a)第一组引物对:特异性识别SEQIDNO.1所示序列第1-38位核苷酸的序列的正向引物和特异性识别SEQIDNO.1所示序列第39-572位核苷酸的序列的反向引物;
b)第二组引物对:特异性识别SEQIDNO.1所示序列第39-572位核苷酸的序列的正向引物和特异性识别SEQIDNO.1所示序列第573-933位核苷酸的序列的反向引物;
III)特异性识别SEQIDNO.1所示序列第38位核苷酸的序列的正向引物和特异性识别SEQIDNO.1所示序列第573位核苷酸的序列的反向引物;
IV)特异性识别SEQIDNO.1所示序列第38位核苷酸的序列的正向引物和特异性识别SEQIDNO.1所示序列第573-933位核苷酸的序列的反向引物;
V)特异性识别SEQIDNO.1所示序列第1-38位核苷酸的序列的正向引物和特异性识别SEQIDNO.1所示序列第573位核苷酸的序列的反向引物。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物,其特征在于,当扩增目标为包含SEQIDNO.2所示25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米甲明,李广伟,黄建燕,喻辉辉,周发松,张启发,欧阳亦聃,牟同敏,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