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量设备的防窃电和电流回路异常判断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0819 阅读:531 留言:1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计量设备的防窃电和电流回路异常判断电路,包括信号发生器感应线圈滤波放大交直流转换和A/D转换,感应线圈的初级在电流回路,次级连信号发生器,信号发生器发生的高频信号通过感应线圈负载后,输出到滤波放大将信号进行放大,再输出给交直流转换,最后输出信号给A/D转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信号发生器发生高频信号,通过感应线圈负载后,把该信号滤波放大,经交直流转换,通过A/D转换得数字信号,根据该数字信号等价成电流回路的导纳,通过此值判断电流回路状态有效区别电流回路是否二次开路二次短路一次短路窃电或者异常状态,使工作人员尽快发现异常,能够有效控制用户窃电行为,避免损失或事故发生。(*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计量设备,尤其涉及计量设备的防窃电领域。
技术介绍
电能等能源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具有生产与使用同时进行和无实物可见的特性为使电能等能源在流通环节上不造成无谓的损失,能源供应部门要做好各方面的管理工作,特别是防窃电的打击方面。根据众多窃电案例显示,窃电多从计量装置入手,电能表计量电量是由电压、电流、功率因数三要素和时间的乘积决定,因此,改变三要素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使电能表慢转、停转甚至反转。常见窃电方法主要有欠流法窃电、欠压法窃电调接零火线窃电、断零窃电等多种方法。欠流法窃电一般是改动短路计量装置的电流线圈。通常是在电能表内部或外部用导线将电流线圈短接,较常见的做法是用导线或并接电阻插入电能表的相线输入端和输出端,起到分流作用。用导线短接,而导线电阻几乎等于零,绝大部分电流将从短接导线通过,电能表的电流线圈几乎没有电流,致使电能表停转;若并接小于电流线圈电阻值的电阻时,电流线圈跟并接电阻形成并联电路,根据并联电路的分流原理,大部分电流将从并接电阻通过,电流线圈只有小电流通过,致使电能表按一定比例慢转,从而达到窃电目的。欠压法窃电一般是断开电压联片或在电压线圈上串联分压电阻。断开电压线圈就是使电压线圈失压导致电表不转常见方法是把电能表的电压联接片松开,这种方法不必开表封,属较低级的窃电方法,新型普通电表已在电表内部短接联片。其二,开启电表外盖用一电阻串接在电压线圈上,所串接电阻用绝缘胶布或绝缘套管套住,具有隐蔽性,其原理是起到分压作用,把一部分电压分担到电阻两端,使电压线圈两端电压减小,达到少计电量的目的。调接零火线窃电是事先将电能表进线端的火零线调接,根据电能表的内部电路结构,接零线端的输入跟输出是用联片短接的,因此,窃电户可利用自设或另接的零线用电,而电能表因没有反方向的电流回路通过电能表的电流线圈,导致电表停转。这种窃电方法必须在室内装设倒闸控制开关,使经过电能表的零线和自设地线或另接零线能自由的控制但自设地线会给用户的安全用电带来严重威胁。断零窃电事先必须将电能表进线端的零线断开并将其隐蔽。跟调接法窃电相似,都需要另接或自设地线,并在室内安装倒闸开关。在断开电表输入零线后,电流线圈仍可通过电流,而电压线圈会失去电压,这时,窃电户用电,电表是不会计量的。当窃电户想电表转动计量时,可从电表零线输出端反接零电位(即另接零线或自设地线),电压线圈获得电压,电表转动。其二,在反接零电位的导线上串接电阻,跟欠压法相似,起到少计电量作用。此类方式亦称之为断零法。现有的电能量计量设备一般都没有防窃电装置,不能够有效控制用户窃电,也有少数计量设备采用判断零序电流与计量电流是否匹配的方法来判断是否存在窃电,但是这种方法不能完全发现计量回路的窃电现象,对电流回路是否异常也无法判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计量设备的防窃电和电流回路异常判断电路,能够有效地控制用户窃电,区分电流回路是否二次开路、二次短路、一次短路窃电或者异常状态。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计量设备的防窃电和电流回路异常判断电路,包括信号发生器、感应线圈、滤波放大、交直流转换和A/D转换,感应线圈的初级在电流回路,次级连信号发生器,信号发生器发生的高频信号通过感应线圈负载后,输出到滤波放大将信号进行放大,再输出给交直流转换,最后输出信号给A/D转换。作为优选,所述信号发生器采用TL072芯片。作为优选,所述交直流转换采用AD812芯片。作为优选,所述A/D转换采用TLC0832芯片。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采用信号发生器发生高频信号,通过感应线圈负载后,把该信号滤波放大,经交直流转换,通过A/D转换得数字信号,根据该数字信号等价成电流回路的导纳,通过此值判断电流回路状态有效区别电流回路是否二次开路、二次短路、一次短路窃电或者异常状态,使工作人员尽快发现异常,能够有效控制用户窃电行为,避免损失或事故发生。本技术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计量设备的防窃电和电流回路异常判断电路的结构方框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计量设备的防窃电和电流回路异常判断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本技术一种计量设备的防窃电和电流回路异常判断电路的结构方框图;包括信号发生器1、感应线圈2、滤波放大3、交直流转换4和A/D转换5,感应线圈2的初级在电流回路,次级连信号发生器1,信号发生器1发生的高频信号通过感应线圈2负载后,输出到滤波放大3将信号进行放大,再输出给交直流转换4,最后输出信号给A/D转换5得到数字信号,根据此数字信号等价成电流回路的导纳,通过此值判断电流回路状态。图2是本技术一种计量设备的防窃电和电流回路异常判断电路的电路原理图。U200为负压产生芯片,给防窃电电路提供-5V电压。A200A及周围阻容等器件是信号发生器电路,其震荡频率可由第一开关S100,第二开关S201,第三开关S202,第四开关S203,第五开关S204,第六开关S211的通断来调节。此震荡信号也可通过单片机产生。通过C202,R213给后面电路提供稳定的震荡信号。A200B及周围电路是调节震荡信号的驱动能力,具体由S205,S206,S207,S208,S209调节。此震荡信号经C207接入感应线圈FQDCTA,FQDCTB,FQDCTC。震荡信号会由感应线圈的状态衰减。衰减后的信号经A201A放大。经A201B及周围电路滤波,滤波器为带通滤波器。中心频率由S212,S213调节。滤波后的信号经A202A及周围电路变换成直流信号。再经A202B及周围电路放大。最后把此信号送入AD转换芯片U10O。得出关于CT状态值的数字信号。根据此数字信号来判断现场CT状态。只要恰时调节第一继电器K200和第二继电器K201分时切换到A、B、C三相。就可以得知三相的CT状态。上述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进一步说明,不是对本技术的具体限定,任何对本技术简单变换后的电路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计量设备的防窃电和电流回路异常判断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发生器(1)感应线圈(2)、滤波放大(3)交直流转换(4)、和A/D转换(5),感应线圈(2)的初级在电流回路,次级连信号发生器(1),信号发生器(1)发生的高频信号通过感应线圈(2)负载后,输出到滤波放大(3)将信号进行放大,再输出给交直流转换(4),最后输出信号给A/D转换(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量设备的防窃电和电流回路异常判断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发生器(1)采用TL072芯片。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量设备的防窃电和电流回路异常判断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交直流转换(4)采用AD812芯片。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计量设备的防窃电和电流回路异常判断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A/D转换(5)采用TLC0832芯片。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计量设备的防窃电和电流回路异常判断电路,包括信号发生器感应线圈滤波放大交直流转换和A/D转换,感应线圈的初级在电流回路,次级连信号发生器,信号发生器发生的高频信号通过感应线圈负载后,输出到滤波放大将信号进行放大,再输出给交直流转换,最后输出信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计量设备的防窃电和电流回路异常判断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发生器(1)、感应线圈(2)、滤波放大(3)、交直流转换(4)、和A/D转换(5),感应线圈(2)的初级在电流回路,次级连信号发生器(1),信号发生器(1)发生的高频信号通过感应线圈(2)负载后,输出到滤波放大(3)将信号进行放大,再输出给交直流转换(4),最后输出信号给A/D转换(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锦红赵俊平陆正明吴达彪许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电力高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北京市联通] 2015年02月10日 12:57
    1.古水名。即古汳(汴)水流经河南省商丘虞城的一段。又作雝水,后堙。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