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气混凝土用石灰的专用型煤,成分为:煤粉、锯末粉、秸秆粉、花生壳粉、高锰酸钾、氯酸钠、粘土、贝壳粉、硬脂酸钠、水适量。制备该煤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粘土与盐酸溶液搅匀后水洗至中性,然后烘干至恒重,接着置于马弗炉中高温煅烧得到改性粘土;(2)将煤粉、锯末粉、秸秆粉、花生壳粉混合均匀,加入硬脂酸钠和水搅匀,再加入高锰酸钾、氯酸钠搅匀,接着加入改性粘土和贝壳粉搅拌混合均匀,最后送入成型机在常温下成型,干燥,包装即可。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得到的煤在燃烧过程中能够释放出大量热量,并且能够减少废气的排放,减轻环境污染,制备过程中简单,适合普遍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气混凝土用石灰的专用型煤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煤炭
,具体涉及一种加气混凝土用石灰的专用型煤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石灰是生产加气混凝土的主要钙质材料,其主要作用是提供有效氧化钙,使之在水热条件下与硅质材料中SiO2、Al2O3作用,生成水化硅酸钙,从而使制品获得强度,石灰也提供了铝粉的发气条件下,使铝粉进行发气反应,石灰水化时放出大量放热能力,不仅为加气混凝土料浆提供了热源,而且坯体硬化阶段可以使坯体升温达80-90度,促进坯体中胶凝材料的进一步凝结硬件化,从而促进了坯体强度的迅速提高。在石灰生产过程中,通常将石灰原料放入石灰窑中采用煤作为燃料进行煅烧生成,煤燃料的使用会对石灰的品质造成一定的影响,目前采用的燃烧煤由于选材和加工工艺方面的差异,仍存在燃烧不完全,燃烧效率低,其含硫量较高,污染较为严重,达不到环保要求等问题,限制了其在石灰竖窑等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生产加气混凝土用的石灰过程中燃煤燃烧不完全,燃烧效率低,其含硫量较高,污染较为严重等问题,提供一种了加气混凝土用石灰的专用型煤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制备得到的燃煤燃烧充足,污染物释放少,使用效果好。本专利技术的方案是通过这样实现的:一种加气混凝土用石灰的专用型煤,各组成成分及其重量份数比为:煤粉25~35份、锯末粉20~24份、秸秆粉18~22份、花生壳粉18~20份、高锰酸钾8~12份、氯酸钠8~12份、粘土8~10份、贝壳粉8~10份、硬脂酸钠5~7份、水适量。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说明,所述的秸秆粉为玉米秸秆粉、大豆秸秆粉、小麦秸秆粉、向日葵秸秆粉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说明,所述煤粉、锯末粉、秸秆粉、花生壳粉的粒径大小均为100~150目。一种制备加气混凝土用石灰的专用型煤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改性粘土的制备:将粘土8~10份与0.1mol/L的盐酸溶液搅匀后用水洗涤至中性,然后将洗涤后的粘土8~10份置于80~100℃中干燥至恒重粉碎成100~120目,接着置于马弗炉中高温煅烧,取出冷却至室温得到改性粘土;步骤二:将煤粉25~35份、锯末粉20~24份、秸秆粉18~22份、花生壳粉18~20份混合均匀,加入硬脂酸钠5~7份和水20~26份搅匀,再加入高锰酸钾8~12份、氯酸钠8~12份搅匀,接着加入改性粘土和贝壳粉8~10份搅拌混合均匀,最后送入成型机在常温下成型,在50~65℃干燥,包装即可得到加气混凝土用石灰的专用型煤。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说明,所述步骤一中高温煅烧条件为:以10~12℃/min进行升温到300~400℃进行煅烧1~2h,然后以20~25℃/min升温到600~800℃进行煅烧2~3h。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原理是:本专利技术以廉价的煤粉、锯末粉、秸秆粉和花生粉为原料,原料来源广泛易于获取能够减少成本,并且加入的煤粉、锯末粉等具有良好的燃烧性,能够提高燃效效率,高锰酸钾和氯酸钠能够在燃烧过程中能够释放出氧气,使得该煤燃烧得更加充足,加入的粘土粉进行过高温煅烧后能够提高其比表面积并且使得粘土形成的孔隙结构更加稳定,提高粘土吸收煤燃烧过程中释放出的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有害物质,降低环境污染,加入的贝壳粉在高温作用下会微爆,使得燃煤结构崩解,利于高锰酸钾和高氯酸钾释放出来的氧气的流通,使得燃烧更加充分更彻底,并且贝壳粉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碳酸钙也能够对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进行固化,减少排放。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良好效果:1.本专利技术制备得到的煤配方合理,具有良好的燃烧性,能够提高燃效效率和热能,燃烧性能稳定,原料来源广泛,易于获得,减少成本。2.本专利技术的燃煤在燃烧过程中能够降低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排放,降低环境污染,利于保护环境。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描述本专利技术一种加气混凝土用石灰的专用型煤及其制备方法,这些描述并不是对本
技术实现思路
作进一步的限定。实施例1:一种加气混凝土用石灰的专用型煤,各组成成分及其重量份数比为:粒径大小为100目的煤粉25份、粒径大小为100目的锯末粉20份、由大豆秸秆粉和小麦秸秆粉组成的粒径大小为100目的秸秆粉18份、粒径大小为100目的花生壳粉18份、高锰酸钾8份、氯酸钠8份、粘土8份、贝壳粉8份、硬脂酸钠5份、水适量。制备该加气混凝土用石灰的专用型煤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改性粘土的制备:将粘土8份与0.1mol/L的盐酸溶液搅匀后用水洗涤至中性,然后将洗涤后的粘土8份置于80℃中干燥至恒重粉碎成100目,接着置于马弗炉中高温煅烧,高温煅烧条件为:以10℃/min进行升温到300℃进行煅烧1h,然后以20℃/min升温到600℃进行煅烧2h,取出冷却至室温得到改性粘土;步骤二:将煤粉25份、锯末粉20份、秸秆粉18份、花生壳粉18份混合均匀,加入硬脂酸钠5份和水20份搅匀,再加入高锰酸钾8份、氯酸钠8份搅匀,接着加入改性粘土和贝壳粉8份搅拌混合均匀,最后送入成型机在常温下成型,在50℃干燥,包装即可得到加气混凝土用石灰的专用型煤。对本实施例制备得到的煤制进行分析测试,发热量为28.05MJ/kg,抗压强度43.56N/cm,固硫率72.86%,烟尘去除率82.01%。实施例2:一种加气混凝土用石灰的专用型煤,各组成成分及其重量份数比为:粒径大小为150目的煤粉35份、粒径大小为150目的锯末粉24份、由玉米秸秆粉和大豆秸秆粉组成的粒径大小为150目的秸秆粉22份、粒径大小为150目的花生壳粉20份、高锰酸钾12份、氯酸钠12份、粘土10份、贝壳粉10份、硬脂酸钠7份、水适量。制备该加气混凝土用石灰的专用型煤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改性粘土的制备:将粘土10份与0.1mol/L的盐酸溶液搅匀后用水洗涤至中性,然后将洗涤后的粘土10份置于100℃中干燥至恒重粉碎成120目,接着置于马弗炉中高温煅烧,高温煅烧条件为:以12℃/min进行升温到400℃进行煅烧2h,然后以25℃/min升温到800℃进行煅烧3h,取出冷却至室温得到改性粘土;步骤二:将煤粉35份、锯末粉24份、秸秆粉22份、花生壳粉20份混合均匀,加入硬脂酸钠7份和水26份搅匀,再加入高锰酸钾12份、氯酸钠12份搅匀,接着加入改性粘土和贝壳粉10份搅拌混合均匀,最后送入成型机在常温下成型,在65℃干燥,包装即可得到加气混凝土用石灰的专用型煤。对本实施例制备得到的煤制进行分析测试,发热量为27.89MJ/kg,抗压强度43.42N/cm,固硫率73.02%,烟尘去除率81.76%。实施例3:一种加气混凝土用石灰的专用型煤,各组成成分及其重量份数比为:粒径大小为125目的煤粉28份、粒径大小为125目的锯末粉22份、由大豆秸秆粉和小麦秸秆粉、向日葵秸秆粉组成的粒径大小为125目的秸秆粉20份、粒径大小为125目的花生壳粉19份、高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气混凝土用石灰的专用型煤,其特征在于,各组成成分及其重量份数比为:煤粉25~35份、锯末粉20~24份、秸秆粉18~22份、花生壳粉18~20份、高锰酸钾8~12份、氯酸钠8~12份、粘土8~10份、贝壳粉8~10份、硬脂酸钠5~7份、水适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气混凝土用石灰的专用型煤,其特征在于,各组成成分及其重量份数比为:煤粉25~35份、锯末粉20~24份、秸秆粉18~22份、花生壳粉18~20份、高锰酸钾8~12份、氯酸钠8~12份、粘土8~10份、贝壳粉8~10份、硬脂酸钠5~7份、水适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气混凝土用石灰的专用型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秸秆粉为玉米秸秆粉、大豆秸秆粉、小麦秸秆粉、向日葵秸秆粉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气混凝土用石灰的专用型煤,其特征在于,所述煤粉、锯末粉、秸秆粉、花生壳粉的粒径大小均为100~150目。
4.一种制备加气混凝土用石灰的专用型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改性粘土的制备:将粘土8~10份与0.1mol/L的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夏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