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煤渣改性处理的预湿液及其预湿处理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6406475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3: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煤渣改性处理的预湿液及其预湿处理方法和应用。预湿液中的改性剂由粉煤灰,复合外加剂,铝酸钙、碳酸锂、三乙醇胺组成;所述复合外加剂为复合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包括保坍型母液,减水型母液,葡萄糖酸钠,消泡剂和水;所述保坍母液为甲基烯丙基聚氧乙烯醚和烯丙基溴形成的卤代聚醚大单体和甲基丙烯酸乙酯共聚物;所述减水型母液为异丁烯醇聚氧乙烯醚和丙烯酸羟乙酯的共聚物。将煤渣浸没在预湿液中预湿12‑24h,自然风干至饱和面干状态即可。通过预湿处理,抑制了煤渣的碱集料反应,减少需水量,改性后的煤渣代替细骨料用于自密实混凝土中工作性能良好,强度高,耐久性好,同时有一定保温隔热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煤渣改性处理的预湿液及其预湿处理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混凝土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煤渣改性处理的预湿液及其预湿处理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煤渣是从工业和民用锅炉及其他设备燃煤所排出的废渣(主要以燃煤火力发电厂、化肥厂造气炉及北方地区民用锅炉等)。煤渣的化学成分为SiO2:40%~50%、Al2O3:30%~35%、Fe2O3:4%~20%,CaO:1%~5%,其矿物组成主要有:钙长石、石英、莫来石、磁铁矿和黄铁矿、大量含硅玻璃体(Al2O3·2SiO2)、和活性SiO2、活性Al2O3以及少量的未燃煤等。它包括炉排上残留的焚烧残渣和从炉排间掉落的颗粒物,在高温气流的作用下,一部分燃烧不完全的煤灰随着热气流排出,通过收尘器变成粉煤灰,一部分被烧成熔融状态快速冷却后变成煤渣。每焚烧一吨煤约产生0.2吨煤渣(也称为底灰),目前该类废渣在我国分布很广利用量远没有排出量大,弃置堆积时还可能放出含硫气体污染大气及危害环境。目前,国内外已有对煤渣进行循环利用的报道。煤渣多用于制作建筑基材掺合料。这些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煤渣的资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煤渣改性处理的预湿液,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数计,由0.5-2份改性剂和10-15份水组成,其中:/n所述改性剂,按质量份数计,由粉煤灰90-100份,复合外加剂1-2份,铝酸钙1-3份、碳酸锂1-3份、三乙醇胺2-5份组成;/n所述复合外加剂为复合聚羧酸高效减水剂,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保坍型母液0.5-4份,减水型母液6-9份,葡萄糖酸钠3-5份,消泡剂0.02-0.03份,水50-60份;所述保坍母液为甲基烯丙基聚氧乙烯醚和烯丙基溴形成的卤代聚醚大单体和甲基丙烯酸乙酯共聚物;所述减水型母液为异丁烯醇聚氧乙烯醚和丙烯酸羟乙酯的共聚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煤渣改性处理的预湿液,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数计,由0.5-2份改性剂和10-15份水组成,其中:
所述改性剂,按质量份数计,由粉煤灰90-100份,复合外加剂1-2份,铝酸钙1-3份、碳酸锂1-3份、三乙醇胺2-5份组成;
所述复合外加剂为复合聚羧酸高效减水剂,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保坍型母液0.5-4份,减水型母液6-9份,葡萄糖酸钠3-5份,消泡剂0.02-0.03份,水50-60份;所述保坍母液为甲基烯丙基聚氧乙烯醚和烯丙基溴形成的卤代聚醚大单体和甲基丙烯酸乙酯共聚物;所述减水型母液为异丁烯醇聚氧乙烯醚和丙烯酸羟乙酯的共聚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煤渣改性处理的预湿液,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坍母液的分子量为1.8-2.5万;所述减水型母液的分子量为2.5-3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煤渣改性处理的预湿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泡剂为聚醚类消泡剂,分子量为3000-50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煤渣改性处理的预湿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煤渣的细度模数为1.0-2.3,煤渣化学组成SiO2≤50%、Al2O3≤40%,烧失量≤5%,密度≥1700kg/m3,空隙率≤60%,吸水率≤30%。


5.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4任一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包明赵日煦王军高飞熊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中建西部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