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爱玲专利>正文

一种中药房用的中药捣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04758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药房用的中药捣药装置,包括中药捣药箱本体,所述中药捣药箱本体顶部内壁插接有进料槽,且中药捣药箱本体两侧内壁设置有同一个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顶部外壁设置有切割箱,且切割箱顶部内壁设置有挡板,所述中药捣药箱本体一侧内壁设置有鼓风机,且鼓风机输出端插接有出风管,所述出风管的出风端内插接于切割箱的一侧内壁,且出风管的出风端插接有四至八个等距离分布的分流管,所述切割箱内设置有两个切割辊,且切割辊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固定于切割箱的两侧内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切割辊、电机和皮带,对中药进行自动切割,切割速度快,节约了大量的时间,通过设置杀菌装置,杀死细菌和微生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药房用的中药捣药装置
本技术涉及中药捣药
,尤其涉及一种中药房用的中药捣药装置。
技术介绍
中药是中医所用的药物,中药是由大量的植物为药材经过加工制得,在药材加工过程中需要将大块状的药材加工成小的颗粒或粉末状以便存放和服用。传统的中药捣药装置,由药钵和捣药棒组成,将药材放入到药钵内并通过捣药棒上下锤击,使得药材在反复的撞击中被击碎,这样的方式具有以下几点不足:1、在捣药时一只手握捣药棒,另一只手握住药钵,稍不留神捣药棒会弹出药钵砸伤手指,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且浪费时间和人力;2、捣出来的药颗粒大小不均;3、捣药时药钵开口虽然有盖子盖住防止药材颗粒飞溅,造成了药材的浪费;4、中药在捣药过程中会粘有细菌,没有进行除菌,严重影响了中药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中药房用的中药捣药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药房用的中药捣药装置,包括中药捣药箱本体,所述中药捣药箱本体顶部内壁插接有进料槽,且中药捣药箱本体两侧内壁设置有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药房用的中药捣药装置,包括中药捣药箱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捣药箱本体(1)顶部内壁插接有进料槽(2),且中药捣药箱本体(1)两侧内壁设置有同一个第一支撑板(7),所述第一支撑板(7)顶部外壁设置有切割箱(9),且切割箱(9)顶部内壁设置有挡板(8),所述中药捣药箱本体(1)一侧内壁设置有鼓风机(4),且鼓风机(4)输出端插接有出风管(5),所述出风管(5)的出风端内插接于切割箱(9)的一侧内壁,且出风管(5)的出风端插接有四至八个等距离分布的分流管(6),所述切割箱(9)内设置有两个切割辊(3),且切割辊(3)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固定于切割箱(9)的两侧内壁,切割箱(9)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房用的中药捣药装置,包括中药捣药箱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捣药箱本体(1)顶部内壁插接有进料槽(2),且中药捣药箱本体(1)两侧内壁设置有同一个第一支撑板(7),所述第一支撑板(7)顶部外壁设置有切割箱(9),且切割箱(9)顶部内壁设置有挡板(8),所述中药捣药箱本体(1)一侧内壁设置有鼓风机(4),且鼓风机(4)输出端插接有出风管(5),所述出风管(5)的出风端内插接于切割箱(9)的一侧内壁,且出风管(5)的出风端插接有四至八个等距离分布的分流管(6),所述切割箱(9)内设置有两个切割辊(3),且切割辊(3)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固定于切割箱(9)的两侧内壁,切割箱(9)底部内壁和第一支撑板(7)均开设有一号孔,一号孔内插接有同一个第一出料管(10),所述第一支撑板(7)底部外壁设置有推杆电机(11),且推杆电机(11)底部外壁设置有捣药球(12),所述中药捣药箱本体(1)两侧内壁均设置有第三支撑板,且第三支撑板的一侧外壁均设置有同一个捣药箱(13),捣药箱(13)的一侧外壁开有排渣口,排渣口的内壁通过铰链连接有排渣门,所述中药捣药箱本体(1)两侧内壁设置有同一个中药过滤网(14),且捣药箱(13)的底部内壁开有通口,所述中药捣药箱本体(1)靠近底部的两侧内壁设置有同一个第二支撑板(16),且第二支撑板(16)顶部外壁设置有杀菌外箱(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房用的中药捣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外箱(15)顶部内壁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爱玲
申请(专利权)人:王爱玲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