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化微流控检测芯片
本技术涉及微流控芯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块化微流控检测芯片。
技术介绍
微流控芯片技术是一种多学科综合的新兴领域,其由于具备高灵敏性、微量样品需求、高度集成化等优异特点而开始在多个领域被采用。使用微流控芯片进行疾病标志物检测的疾病诊断方法目前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医生基于患者的门诊或临床表现往往无法准确判断其所患的具体疾病,因此对疾病的检测通常是一个筛查过程,而非单独的确诊过程。所以,为获取明确的诊断结果,通常都需要针对多种疑似病症的标志物进行检测。而实际上,出于研发能力或关注重点的限制,少有企业能够提供全部病症的检测方案,而是只能提供数种其经营范围内的微流控检测产品。这就使得为实现在多种疑似病症中为患者确诊的目标,往往需要使用多种相应的微流控检测芯片。这一方面增加了样品制备的要求,另一方面也使得检测成本居高不下。微流控检测芯片在结构上主要包括样品池、微流体通道、探针反应试剂、检测区等功能性部件;其制备方法根据所选用材料的不同包括模压、酸蚀、光刻等。其中,芯片微结构的生产制造、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块化微流控检测芯片,包括微通道模块和反应模块;所述微通道模块包括基板(1)和盖板(2);所述基板(1)上设有样品池(11)和多个与所述样品池(11)流体连通的分支通道(12);所述盖板(2)上设有贯穿的加样口(21),其特征在于:每个分支通道(12)的末端设有一下卡槽(13);所述下卡槽(13)的截面尺寸大于分支通道(12)的截面尺寸,且所述下卡槽(13)的上缘与所述分支通道(12)的上缘齐平;所述盖板(2)的下表面对应于所述下卡槽(13)设有多个上卡槽(22);所述上卡槽(22)的宽度和深度与所述下卡槽(13)相同;当所述基板(1)和所述盖板(2)被正确贴合固定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微流控检测芯片,包括微通道模块和反应模块;所述微通道模块包括基板(1)和盖板(2);所述基板(1)上设有样品池(11)和多个与所述样品池(11)流体连通的分支通道(12);所述盖板(2)上设有贯穿的加样口(21),其特征在于:每个分支通道(12)的末端设有一下卡槽(13);所述下卡槽(13)的截面尺寸大于分支通道(12)的截面尺寸,且所述下卡槽(13)的上缘与所述分支通道(12)的上缘齐平;所述盖板(2)的下表面对应于所述下卡槽(13)设有多个上卡槽(22);所述上卡槽(22)的宽度和深度与所述下卡槽(13)相同;当所述基板(1)和所述盖板(2)被正确贴合固定时,对应的上卡槽(22)和下卡槽(13)在每一个分支通道(12)的末端形成具有一定深度,且包围所述分支通道(12)的插槽;不同分支通道(12)末端的插槽具有相同的形状和尺寸;所述反应模块由多个独立的反应单元(4)组成;每个反应单元(4)均包括一个用于配合连接所述插槽的插头部(41)和连接在所述插头部(41)下游的主体(42);所述插头部(41)可以与插槽密封插接;所述反应单元(4)内部形成有反应通道(43),所述反应通道(43)借助于插入所述插槽的插头部(41)与分支通道(12)流体连通;所述反应通道(43)内搭载有用于检测特定标志物的药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微流控检测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2)上还设有对应于每一个分支通道(12)的辅助进样口(23),所述加样口(21)和所述辅助进样口(23)均配备有可穿刺的密封用的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微流控检测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和盖板(2)之间还包括连接层(3),所述连接层(3)在未使用时包括贴合于其两侧的,可撕除的上覆层(32)和下覆层(33)。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块化微流控检测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层(3)包括用于覆盖所述基板(1)的全部未开槽部位的平面部和用于封堵分支通道(12)的出口端的折叠部(31);所述折叠部(31)包括与所述平面部局部连接,且折叠后可贴合于下卡槽(13)的内侧竖向表面,进而封堵分支通道(12)的第一折片(311),所述第一折片(311)的尺寸与对应下卡槽(13)的内侧竖向表面的尺寸相同;与所述第一折片(311)连接,且折叠后可贴合...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