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芦苇编织的过氧化氢增韧改性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芦苇编织的过氧化氢增韧改性制备方法,属于家居装饰、制造用材制备和改性方面的
技术介绍
我国芦苇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各省市均有苇田或野生芦苇。芦苇具有强大的生态环境功能和社会经济学价值,其强大的繁殖能力使芦苇成为湿地植物群落的主要植物群落。目前芦苇主要被用于造纸方向,因其纤维含量富足、茎秆坚韧,可作为木材的代替,因此便有了“第二森林”的称号。芦苇的纤维长宽比(纤维长度与纤维宽度的比值)比麦草、秸秆、玉米杆、落叶松都高,这使得芦苇拥有较好的物理机械性能。芦苇非纤维细胞含量少,虽比不上木材但在禾本科中仅次于棉杆芯。芦苇的纵向拉伸强度远优于同比例下的木材。从艺术角度来看,芦苇茎秆光滑,颇有光泽,色泽鲜亮富有自然之趣。从利用上来看芦苇是一年一收,而木材则需十几年或十年才可成材,因此,芦苇的利用周期是木材无法比拟的。从环境角度来说,木材的砍伐不利于护林环保,但芦苇的砍伐属于废物利用。综上所述使用芦苇材料不仅是非常优秀的造纸原料,其艺术效果也非常的好,而且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芦苇编织的过氧化氢增韧改性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几个步骤:/n(1)选取健康无虫眼芦苇茎秆,将不同直径范围内的芦苇茎秆进行分类处理;/n(2)一种用于芦苇编织的过氧化氢增韧改性的改性剂,其特征在于,其原料组分的重量份为2%浓度过氧化氢40-48、硼氢化钠8-10、氯化钠0.4-0.8、α-烯基磺酸钠0.1-0.5、八角3.4-5.2、儿茶素0.2-0.3、水250-280、二水氯化钙6-8、助剂4-5;/n助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乌饭子3-4、柠檬酸亚锡二钠0.5-0.8、水合二氧化硅0.2-0.6、鱼腥草5-10、山梨糖醇5-6、次磷酸钠10-1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芦苇编织的过氧化氢增韧改性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1)选取健康无虫眼芦苇茎秆,将不同直径范围内的芦苇茎秆进行分类处理;
(2)一种用于芦苇编织的过氧化氢增韧改性的改性剂,其特征在于,其原料组分的重量份为2%浓度过氧化氢40-48、硼氢化钠8-10、氯化钠0.4-0.8、α-烯基磺酸钠0.1-0.5、八角3.4-5.2、儿茶素0.2-0.3、水250-280、二水氯化钙6-8、助剂4-5;
助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乌饭子3-4、柠檬酸亚锡二钠0.5-0.8、水合二氧化硅0.2-0.6、鱼腥草5-10、山梨糖醇5-6、次磷酸钠10-12、吐温801-2、间苯二甲酸-磺酸钠1-3,其制备方法为:先将鱼腥草、乌饭子加入到它们重量份10倍的水中煎煮3-5小时,过滤,所得滤液冷却至50-6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雪,王明杰,陈瑶,高建民,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林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