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T”型拼字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0199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玩具或教具领域,公开了一种“T”型拼字模块,包括第一延伸部和连接在第一延伸部中部的第二延伸部,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相互垂直,第一延伸部的两端均为延伸端,第二延伸部的一端与第一延伸部的中部连接,第二延伸部的另一端为延伸端,第一延伸部的左右方向的正投影和第二延伸部的上下方向的正投影的形状均为正方形且正方形全等,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的延伸端形状相同,延伸端上形成有凸块和凹槽。该拼字模块既可以当做单独的玩具使用,又可以作为拼字的连接点与其他拼字模块以及延伸件使用拼成字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T”型拼字模块
本技术涉及玩具或教具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T”型拼字模块。
技术介绍
现有的拼字玩具基本上都是用部首的方式拼字,但中文部首众多,这就造成玩具部件众多,给玩此类玩具的人带来不少的困难。列如,公告号CN201423173Y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汉字拼字玩具”,其用汉字的部首去组成汉字,这势必要用上百种不同的部件才能组成一些经常使用的汉字。中国专利CN201621352331.2公开了一种拼字玩具,其包含简单的方形构件、相连构件和相交构件,还有含在其中的磁性部件和转轴部件,其特征在于:用方形模块组成直线笔画包括点横竖撇捺钩,用相连构件用来连接笔画的相连部分,用相交构件来组成相交部分,拼字十分方便。但是该种拼字玩具,各个部件之间不能够拼接,而且过于简单,趣味性较低,同时拼出的字体稳定性较差,而且采用磁性件来作为零部件的一部分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拼字玩具趣味性低,连接可靠性差等缺点,提供了一种“T”型拼字模块。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T”型拼字模块,包括第一延伸部和连接在第一延伸部中部的第二延伸部,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相互垂直,第一延伸部的两端均为延伸端,第二延伸部的一端与第一延伸部的中部连接,第二延伸部的另一端为延伸端,第一延伸部的截面和第二延伸部截面面积相等均为正方形;延伸端端面上形成有凸块和凹槽。该拼字模块用于形成呈“T”字型结构以及“T”字型结构的变形。比如形成汉字笔画“横”和笔画“竖”连接形成的结构样式,以及该种形式的变形。该拼字组件用于形成文字中具有三个延伸方向交叉点,其中两个延伸方向在同一直线上且与另一个延伸方向垂直。作为优选,延伸端端面为正方形,凸块和凹槽的个数均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延伸端端面的四角,凹槽形成在凸块之间使凸块和凹槽相间分布,凸块和凹槽的形状相匹配,凸块截面形状和凹槽底面形状均为正方形且面积为延伸端端面面积的四分之一。该种拼接形式便于延伸段的延伸以及与其他拼字模块的组合。作为优选,“T”型拼字模块包括左侧的第一组件、右侧的第二组件和下侧第三组件,第二组件和第三组件通过榫卯结构连接在第一组件上,第一组件的左端形成第一延伸部左端的延伸端、第二组件右端形成第一延伸部右端的延伸端、第三组件下端形成第二延伸部的自由端。作为优选,第一组件的前端面开设有L型槽,L型槽的下端贯穿第一组件的下端面,L型槽右端贯穿第一组件的右端面,第三组件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一插柱,插柱的形状和L型槽竖直部分形状匹配,第二组件的左端设置有第二插柱,第二插柱与L型槽水平部分形状匹配,第一插柱的上部开设有第十一榫眼,第二插柱的左端延伸有第十一榫头,第十一榫头和第十一榫眼的形状相匹配。作为优选,第一组件后端面的右下角开设有装配口,装配口形状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为第一组件后端面的部分下侧边和部分右侧边;第三组件的上端面的后侧设置有形状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第一插块,第一插块的顶角朝上,第一插块的最长边等于第三组件上端面左右方向的边长;第二组件的右端面的后侧设置有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第二插块,第二插块和第一插块全等,第二插块的顶角朝左,第二插块的最长边等于第二组件左端面上下方向的边长,装配口的直角边长度等于第二插块的最长边,第一插块和第二插块厚度相等且等于装配口的深度。作为优选,还包括功能件,功能件包括延伸件,延伸件的正面和反面均可和延伸端进行配合,延伸件之间可以相互配合。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申请人将汉字的组成由传统的从偏旁笔画分析入手,改变为从汉字中每个连接点延伸方向的个数以及延伸方向之间的角度来入手。从而设计出具有不同个数延方向的拼字模块,然后利用功能件将各个拼字模块连接在一起形成汉字,该种拼字方式具有普适性,而且更具有乐趣。同时各个拼字模块通过榫卯结构拼接组成,榫卯结构为中国传统的文化形成,连接不需要借助外力以及螺丝钉即刻使连接件之间相互固定,从而组合形成的文字稳定性更高,平整度更高,不会出现掉落现象,而且单个拼字模块也可作为玩具供儿童以及成人进行使用,趣味性高。本方案提供的“T”型拼字模块能够实现汉字笔画“横”和笔画“竖”的连接。该拼字组件用于形成文字中具有三个延伸方向的交叉点,其中两个延伸方向在同一直线上且与另一个延伸方向垂直。由于其采用特殊的榫卯结构进行拼接,所该种拼字模块能够单独作为玩具使用,其本身即具有相当程度的趣味性。同时其可以可其他拼字模块形成复杂文字,也可以紧靠“T”型模块以及功能件拼装呈简单的汉字,比如汉字“工”。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T”型拼字组件的拼装完成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后视图。图3是“T”型拼字组件的爆炸图。图4是图3的后视立体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6的拼字模块结构示意图,实施例的上下左右前后方位以该图为准。图6是图5的爆炸图。图7是图5的爆炸图。图8是实施例7的拼字模块结构示意图,实施例的上下左右前后方位以该图为准。图9是图8的爆炸图。图10是实施例8拼字模块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实施例的上下左右前后方位以该图为准。图11是实施例8拼字模块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12是实施例8拼字模块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13是实施例8拼字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实施例9的拼字模块结构示意图,实施例的上下左右前后方位以该图为准。图15是图14的爆炸图。图16是实施例10的拼字模块结构示意图,实施例的上下左右前后方位以该图为准。图17是图14的剖视图。图18是实施例11拼字模块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实施例的上下左右前后方位以该图为准。图19是实施例11拼字模块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0是实施例11拼字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21是实施例12的拼字模块结构示意图,实施例的上下左右前后方位以该图为准。图22是图21的爆炸图。图23是实施例13的拼字模块结构示意图,实施例的上下左右前后方位以该图为准。图24是图22的爆炸图。图25是图22的剖视图。图26是延伸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7是拼接形成的汉字示意图。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201—第一延伸部、202—第二延伸部、203—延伸端、204—凸块、205—凹槽、206—第一组件、207—第二组件、208—第三组件、209—L型槽、210—第一插柱、211—第二插柱、212—第十一榫眼、213—第十一榫头、214—装配口、215—第一插块、216—第二插块、217—延伸件、218—第一板、219—第二板、220—第三板、221—第四板、222—“T”型槽口、223—“工”字槽、224—第五板、225—第一插条、226—第一装配槽、227—第一插口、228—第二插口、229—下面板、230—第一装配柱、231—第二装配柱、232—右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T”型拼字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延伸部(201)和设置在第一延伸部(201)中部的第二延伸部(202),第一延伸部(201)和第二延伸部(202)相互垂直,第一延伸部(201)的两端均为延伸端(203),第二延伸部(202)的一端与第一延伸部(201)的中部连接,第二延伸部(202)的另一端为延伸端(203);第一延伸部(201)的延伸端(203)和第二延伸部(202)延伸端(203)端面为形状相同的长方形,延伸端(203)端面上形成有凸块(204)和凹槽(205),凸块(204)和凹槽(205)的形状相适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T”型拼字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延伸部(201)和设置在第一延伸部(201)中部的第二延伸部(202),第一延伸部(201)和第二延伸部(202)相互垂直,第一延伸部(201)的两端均为延伸端(203),第二延伸部(202)的一端与第一延伸部(201)的中部连接,第二延伸部(202)的另一端为延伸端(203);第一延伸部(201)的延伸端(203)和第二延伸部(202)延伸端(203)端面为形状相同的长方形,延伸端(203)端面上形成有凸块(204)和凹槽(205),凸块(204)和凹槽(205)的形状相适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T”型拼字模块,其特征在于:第一延伸部(201)的延伸端(203)和第二延伸部(202)延伸端(203)端面形状均为边长为a的正方形,凸块(204)和凹槽(205)的个数均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延伸端(203)端面的四角,凹槽(205)形成在凸块(204)之间使凸块(204)和凹槽(205)相间分布,凸块(204)和凹槽(205)的形状相匹配,凸块(204)截面形状和凹槽(205)底面形状均为正方形且面积为延伸端(203)端面面积的四分之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T”型拼字模块,其特征在于:第一延伸部(201)和第二延伸部(202)的截面均为边长为a的正方形,且第一延伸部(201)和第二延伸部(202)共面且相交,由第一延伸部(201)和第二延伸部(202)构成的“T”型拼字模块通过多个组件拼接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T”型拼字模块,其特征在于:第一延伸部(201)的中心线和第二延伸部(202)的中心线垂直;第一延伸部(201)和第二延伸部(202)通过第一组件(206)、第二组件(207)和第三组件(208)相互榫接构成,或第一延伸部(201)和第二延伸部(202)通过第四组件(276)和第五组件(277)榫接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一种“T”型拼字模块,其特征在于:第一延伸部(201)和第二延伸部(202)构成的“T”型拼字模块通过第一组件(206)、第二组件(207)和第三组件(208)相互榫接构成;
第一组件(206)包括左端的第一板(218)和一体成型在第一板(218)右端面的第二板(219),第一板(218)的左侧为第一延伸部(201)左端的延伸端(203),第二组件(207)包括下端的第三板(220)和设置在第三板(220)上方的第四板(221),第三板(220)的下端为第二延伸部(202)的延伸端(203),第二板(219)的右端面和第四板(221)的右端面均开设有“T”型槽口(222),装配时,第二板(219)的“T”型槽口(222)和第四板(221)的“T”型槽口(222)拼组形成“工”字槽(223),第三组件(208)包括第五板(224),第五板(224)的右端为第一延伸部(201)右端的延伸端(203),第五板(224)的左端面设有“工”字型的第一插条(225);
或第一组件(206)为截面为矩形的柱状件,第一组件(206)的左端为第一延伸部(201)左端的延伸端(203),第一组件(206)的右端开设有沿第一组件(206)横向延伸的第一装配槽(226),第一组件(206)的前端面设有第一插口(227),第一组件(206)的后端面开设有第二插口(228),第一插口(227)和第二插口(228)均贯穿第一组件(206)的上端面、下端面且和第一装配槽(226)连通,第二组件(207)的包括下面板(229),下面板(229)的下端为第二延伸部(202)的延伸端(203),下面板(229)的上端面设置有与第一插口(227)形状匹配的第一装配柱(230),与第二插口(228)形状匹配的第二装配柱(231),第三组件(208)包括右面板(232),右面板(232)的右侧为第一延伸部(201)右端的延伸端(203),右面板(232)的左端面设置有与第一装配槽(226)形状匹配的第一插杆(233);
或第一组件(206)包括左端的第六板(234)、下侧的第七板(235),第七板(235)左端内侧通过开设第二卡口(238)形成“L”型板件,第二组件(207)的中部沿前端面和右端面形成与“L”型板件匹配的“L”型槽口(280);第二组件(207)的后端面开设有第一阶梯口(239),第七板(235)的后端面开设有第二阶梯口(240),第一阶梯口(239)和第二阶梯口(240)形成“C”型槽(241),第六板(234)上开设有与“C”型槽(241)对应的第三插口(242),第三组件(208)包括右端的第八板(236)和后侧的第九板(237),第八板(236)的右侧为第一延伸部(201)右端的延伸端(203),第九板(237)的前端面设置有第二插板(281),第二插板(281)用于与“C”型槽(241)和第三插口(242)匹配;第八板(236)的前侧设置有第四插口(243),第二组件(207)的右端面设置有第一拼块(244)、第七板(235)的右端面设置有第二拼块(245),第一拼块(244)和第二拼块(245)用于和第四插口(243)装配。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一种“T”型拼字模块,其特征在于:第一延伸部(201)和第二延伸部(202)构成的“T”型拼字模块通过第四组件(276)和第五组件(277)相互榫接构成;
第四组件(276)的左端为第一延伸部(201)左端的延伸端(203),第四组件(276)的右端为第一延伸部(201)右端的延伸端(203);第四组件(276)的后侧面开设有第一通槽(246),第一通槽(246)贯穿第四组件(276)的上端面和下端面;第一通槽(246)的底面开设有第五插口(247),第五插口(247)贯穿第四组件(276)的前端面;第五组件(277)包括下端的第十板(248)、第十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栋李川
申请(专利权)人:第拾四科文化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