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玉翠专利>正文

一种消化内科用胃管收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0105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消化内科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消化内科用胃管收纳装置,包括盒体,所述盒体的上表面设置有盒盖,盒盖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挡环,挡环的表面与盒体的表面接触,盒盖的上表面和盒体的左右两侧粘接有固定机构,盒体的底部开设有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盒体、轴承、转动机构和锁死机构,在使用该收纳装置时,打开盒盖,并通过固定环将胃管固定在转轴上,然后将胃管本体放置在凹槽内,盖上盒盖,当需要收纳胃管本体时,转动转盘,通过转轴,使胃管缠绕在转轴上,然后,将锁死螺钉插入至锁死槽内,通过锁死螺钉将转轴固定住,进而将一部分胃管本体固定在盒体内,减小胃管本体长度,便于病人正常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化内科用胃管收纳装置
本技术涉及消化内科
,尤其涉及一种消化内科用胃管收纳装置。
技术介绍
消化内科是研究食管、胃、小肠、大肠、肝、胆及胰腺等疾病为主要内容的临床三级学科。在消化内科的临床工作中,经常会遇到需要留置胃管,为患者进行肠胃营养支持及持续胃肠减压。目前,对于需要长期留置胃管的病人,通常将固定胃管的胶布贴在病人的鼻翼及颊部,但由于胃管较长,导致其干扰患者正常活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目前,对于需要长期留置胃管的病人,通常将固定胃管的胶布贴在病人的鼻翼及颊部,但由于胃管较长,导致其干扰患者正常活动,而提出的一种消化内科用胃管收纳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消化内科用胃管收纳装置,包括盒体,所述盒体的上表面设置有盒盖,所述盒盖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挡环,所述挡环的表面与盒体的表面接触,所述盒盖的上表面和盒体的左右两侧粘接有固定机构。所述盒体的底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转动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消化内科用胃管收纳装置,包括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盒盖(2),所述盒盖(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挡环(3),所述挡环(3)的表面与盒体(1)的表面接触,所述盒盖(2)的上表面和盒体(1)的左右两侧粘接有固定机构(4);/n所述盒体(1)的底部开设有通孔(5),所述通孔(5)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轴承(6),所述轴承(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转动机构(7),所述转动机构(7)的内壁贴合设置有胃管本体(8);/n所述盒体(1)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凹槽(9),所述凹槽(9)的内壁与胃管本体(8)的表面接触,所述盒体(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锁死机构(10),所述锁死机构(10)的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化内科用胃管收纳装置,包括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盒盖(2),所述盒盖(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挡环(3),所述挡环(3)的表面与盒体(1)的表面接触,所述盒盖(2)的上表面和盒体(1)的左右两侧粘接有固定机构(4);
所述盒体(1)的底部开设有通孔(5),所述通孔(5)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轴承(6),所述轴承(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转动机构(7),所述转动机构(7)的内壁贴合设置有胃管本体(8);
所述盒体(1)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凹槽(9),所述凹槽(9)的内壁与胃管本体(8)的表面接触,所述盒体(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锁死机构(10),所述锁死机构(10)的表面与转动机构(7)的内壁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化内科用胃管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4)包括柔性带(41),所述柔性带(41)的底部与盒盖(2)的上表面粘接,所述柔性带(41)靠近盒体(1)的一侧粘接有第一魔术贴(42),所述第一魔术贴(42)靠近盒体(1)的一侧粘接有第二魔术贴(43),所述第二魔术贴(43)靠近盒体(1)的一侧与盒体(1)的表面粘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化内科用胃管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7)包括转轴(71),所述转轴(71)的表面与轴承(6)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玉翠
申请(专利权)人:陈玉翠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