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潘建良专利>正文

调整型枕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009 阅读:3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调整型枕头,该枕头由一主枕及一支撑枕所组合而成,所述主枕以软弹性适宜的泡绵一体成型,中央具有一拱形中空部,中空部内固设所述支撑枕,其是一种可依不同重量的头部调整枕靠,且具有抗压力及缓冲弹性,避免压迫头颈而产生酸痛,更可促进气体对流、不闷热,可充分提高睡眠品质的调整型枕头。(*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调整型枕头,尤其涉及一种可依不同重量的头部调整枕靠,且具有抗压力及缓冲弹性,避免压迫头颈而产生酸痛,更可促进气体对流、不闷热的调整型枕头。睡眠在人的一生中约占三分的一的时间,良好的睡眠品质能消除一天工作的疲劳,若是经常失眠、睡不安稳,容易引发身体疾病,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因此,市场上即出现许多符合人体结构的枕头,供人们头部枕靠,以求得良好的睡眠品质。如台湾专利公告第367786号(马鞍状健康睡枕)新型专利,其呈两侧高中央低的马鞍状枕头,中段下凹圆弧以供头部置放,且中段向两边形成的凸起弧面供颈椎支撑,使枕头具有不同的高低弧度,配合使用者在仰睡或侧睡时所需的自然弧度。上述枕头的组合方式,在设计结构上存在以下缺点一、该马鞍状枕头由发泡一体成型,枕头虽具有不同的高低弧度,却无法适合不同重量的头部(如大人、小孩)枕靠,而需一一购买合适尺寸的枕头,相当浪费金钱二、当人们欲依自己所需枕靠的高度调整枕头高低时,因枕头高度固定而无法调整,使用相当不方便。三、该马鞍状枕头于人们枕靠时,因不具缓冲及抗压的弹性,头部贴靠枕睡时,由于马鞍状枕头的抗压力固定不具调整性,睡久易使头、颈、肩部酸痛僵硬。四、该枕头一体成型制成,当人们枕睡时,头部散发的热气无法加以对流排除,相当闷热不舒服。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依不同重量的头部调整枕靠,且具有抗压力及缓冲弹性,避免压迫头颈而产生酸痛,更可促进气体对流、不闷热,可充分提高睡眠品质的的调整型枕头。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调整型枕头,其特征在于该枕头由一主枕及一支撑枕所组合而成,所述主枕以软弹性适宜的泡绵一体成型,中央具有一拱形中空部,中空部内固设所述支撑枕,支撑枕由泡绵制成,且呈 形体,顶面中央凹设一凹入部,凹入部二侧边并分别形成一倾斜面,支撑枕二侧边各为一副枕。所述的支撑枕可利用软绳穿设捆绑固定于所述主枕的中空部内。所述中空部内也可固设一平整绵。本技术由于采用上述设计方案,使其具有以下优点一、本技术的主枕以软弹性适当的泡绵制成,中央具有一拱形中空部而具缓冲作用,中空部内固设一支撑枕或一平整绵,以供不同重量的头部枕靠(如大人、儿童)不需分别购买不同高度的枕头,避免金钱的浪费。二、所述 形的支撑枕中央凹入部二侧的倾斜面恰可贴靠撑持定位人们头颈部,确实形成稳定枕靠不移位,使颈部保持正直免除酸痛及落枕的现象发生。三、所述 形的支撑枕的二副枕可供人们左、右侧睡,且因副枕内衬于主枕中空部,而令主枕的高度与肩膀距离相当,使人们侧睡时,不会压迫身体,防止手臂、局颈麻痹。四、主枕因以软弹性适宜的泡绵一体制成,且中央设有一中空部,而具有抗压力及缓冲弹性,避免人们头部用力下压枕靠而造成头部伤害,确保头部安全。五、主枕的中空部可供气体对流,使人们枕睡时头颈部所散发的热气可快速排除,舒爽而不闷热,提高睡眠品质。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外观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仰睡恻视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另一方向仰睡剖面图。图5为本技术的另一方向侧睡剖面图。图6为本技术的侧睡侧视剖面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另一使用状态剖面图。图8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立体分解图(组设平整棉)。图9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使用状态剖面图。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的主要由一主枕1及一支撑枕2所组合而成,主枕1以软弹性适宜的泡绵一体成型制成,中央具有一拱形中空部11而具缓冲弹性,中空部11内部二侧边适当处各设有一穿孔12,主枕1顶端表面依序向上还可固设一隔热绵13及一透气纱布14,而具有隔热效果;一支撑枕2条由泡绵制成,且呈 形体,中央凹设一凹入部21,凹入部21二侧边并分别形成一倾斜面22,二侧边各为一副枕23,二副枕23适当处对应穿孔12各开设一通孔24。组装时,将支撑枕2设置入主枕1的中空部11,并以二软绳3穿过穿孔12及通孔24加以紧绑固定,使支撑枕2固组于中空部11内;使用时,当人们仰睡时,头部枕靠于主枕1上,使主枕1弹性下压贴靠凹入部21,且今主枕1一侧边向外软弹性形成一弧凸部15,以有效支撑人们肩颈部(如图3所示)确保肩颈部符合睡觉躺卧的最佳人体姿势,使全身血液循环顺畅,并利用二倾斜面22定位头部,防止头部移位离开主枕1而产生落枕现象(如图4所示),该支撑枕2二侧边的副枕23,作为供人们左、右侧睡时所需(如图5所示),且因内衬垫有副枕23而使主枕1的高度与人们肩膀距离相当,过免身体压迫手臂而产生酸痛感(如图6所示),当人们头部离开主枕1时,主枕1即弹性复位,不会因长久枕靠使用而变形。另外,若欲使主枕1适用不同重量的头部舒适枕靠时,可将上述支撑枕2拆下,使主枕1于枕靠时高度降低(如图7所示),适用头部重量较轻的人枕睡(如儿童),亦可将一高度较高的平整绵4(亦由泡绵制成)投入中空部11(如图8所示),并以软绳3穿设平整绵4的透孔41及主枕1的穿孔12,将平整绵4固组于中空部11内,使主枕1于枕靠时高度增加(如图9所示),以适用头部较重的人使用(如大人),所述主枕中空部11更可供头部所产生的热气A对流消散,枕睡更为凉爽舒适(如图6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调整型枕头,其特征在于:该枕头由一主枕及一支撑枕所组合而成,所述主枕以软弹性适宜的泡绵一体成型,中央具有一拱形中空部,中空部内固设所述支撑枕,支撑枕由泡绵制成,且呈“*”形体,顶面中央凹设一凹入部,凹入部二侧边并分别形成一倾斜面,支撑枕二侧边各为一副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整型枕头,其特征在于该枕头由一主枕及一支撑枕所组合而成,所述主枕以软弹性适宜的泡绵一体成型,中央具有一拱形中空部,中空部内固设所述支撑枕,支撑枕由泡绵制成,且呈 形体,顶面中央凹设一凹入部,凹入部二侧边并分别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建良
申请(专利权)人:潘建良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