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病患的新型转运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护理用品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病患的新型转运装置。
技术介绍
护理是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涉及到患者恢复、修养过程的方方面面,因此护理工作在患者的康复进程中至关重要。在抢救或住院的过程中,往往涉及对病人的转运工作,现有技术中,这一转运过程主要是依靠轮椅、护理床、担架等设施完成的,此类设施虽然能承载人体并完成转运工作,但功能相对单一。其中,担架由外部人员手抬进行移动,仅能用于救援或抢救等过程:轮椅则只能供使用者以坐姿进行使用,主要用于病人的小范围活动;护理床则只能供病人静卧于其上,主要用于日常的休息。现有技术中,尚不具有能在轮椅和护理床之间切换、变形的多功能产品。那么,如果能开发一种可自由切换轮椅功能和护理床功能的多功能设施,则将拓展此类产品的功能特征,也更加便于病患人员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针对现有技术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用于病患的新型转运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缺乏一种能在轮椅和护理床之间切换、变形的多功能产品的技术问题。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病患的新型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框架(1),上框架(2),下框架(3),支架(4),半环片(5),销孔(6),螺栓(7),后支撑架(8),主支撑轮(9),电机(10),前支撑架(11),轮椅支撑轮(12),支撑杆(13),四分之一环片(14),护理床支撑轮(15),衬垫(16),其中,在中框架(1)的一端铰接有上框架(2),在中框架(1)的另一端铰接有下框架(3),在中框架(1)的侧端固定连接有2个支架(4),在上框架(2)的侧端以及下框架(3)的侧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半环片(5),半环片(5)位于支架(4)的侧方,在半环片(5)的中部及末端分别开设有销孔(6)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病患的新型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框架(1),上框架(2),下框架(3),支架(4),半环片(5),销孔(6),螺栓(7),后支撑架(8),主支撑轮(9),电机(10),前支撑架(11),轮椅支撑轮(12),支撑杆(13),四分之一环片(14),护理床支撑轮(15),衬垫(16),其中,在中框架(1)的一端铰接有上框架(2),在中框架(1)的另一端铰接有下框架(3),在中框架(1)的侧端固定连接有2个支架(4),在上框架(2)的侧端以及下框架(3)的侧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半环片(5),半环片(5)位于支架(4)的侧方,在半环片(5)的中部及末端分别开设有销孔(6),在支架(4)上丝接有螺栓(7),螺栓(7)贯穿其中一个销孔(6);在下框架(3)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前支撑架(11)和后支撑架(8),在后支撑架(8)上分别连接有主支撑轮(9)和电机(10),电机(10)与支撑轮(9)传动连接,在前支撑架(11)上连接有轮椅支撑轮(12);在上框架(2)上铰接有支撑杆(13),在上框架(2)上固定连接有四分之一环片(14),支撑杆(13)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晓萍,戴云翔,李嫣妮,曾文娟,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卫生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